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方

作品数:17 被引量:27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流变性
  • 7篇多孔介质
  • 6篇粘度
  • 6篇驱油
  • 5篇表观粘度
  • 4篇残余油
  • 3篇渗流
  • 3篇渗流规律
  • 3篇驱油效率
  • 3篇聚丙烯
  • 3篇聚合物驱
  • 3篇HPAM
  • 3篇丙烯酰胺
  • 3篇采油
  • 2篇电场
  • 2篇粘弹性
  • 2篇粘土
  • 2篇直流电场
  • 2篇三次采油
  • 2篇石油

机构

  • 13篇东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大庆职工大学
  • 1篇辽河石油管理...

作者

  • 17篇张宏方
  • 10篇王立军
  • 8篇王德民
  • 7篇岳湘安
  • 3篇侯吉瑞
  • 2篇汤清宏
  • 2篇李先杰
  • 1篇宋文玲
  • 1篇陈涛平
  • 1篇赵仁保
  • 1篇邱茂君
  • 1篇王常斌
  • 1篇徐绍良
  • 1篇张宏方

传媒

  • 3篇大庆石油学院...
  • 3篇石油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AM分子对多孔介质中残余油的作用机理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实验测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在流变仪中的流变性及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计算了衰竭层厚度,用不同的浓度、注入速度和岩芯渗透率进行了驱油实验。提出了HPAM分子缠结作用的增强引起的表观粘度的增加或衰竭层厚度的降低使平行于油水界面的拉动残余油的力增加,能使残余油饱和度降低,采收率提高。HPAM溶液浓度的增加能增加表观粘度,降低衰竭层厚度;注入速度的增加能降低衰竭层厚度。不同浓度和不同注入速度情况下的驱油结果证实了HPAM分子缠结作用和衰竭层效应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张宏方王德民岳湘安王立军
关键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多孔介质残余油表观粘度残余阻力系数
喷射泵在非等密度体系中的水力特性被引量:5
1997年
为了合理地描述喷射泵的水力特性,将Brown方法修正、扩展到非等密度体系中,推导出了适用于一般条件下的喷射泵工作特性方程,并分析了密度比和摩擦损失因数对喷射泵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因次体积流量比一定的条件下,用高密度动力液泵送低密度地层液时,可获得较高的举升能力和泵效;摩擦损失因数对泵特性的影响很大,对于每一种泵型都应通过实验确定出摩擦损失因数。
王常斌陈涛平张宏方张宏方
关键词:喷射泵水力特性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张宏方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衰竭层效应的计算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在流变仪中的流变曲线和流过多孔介质的流变曲线 ,用双流体模型和线形衰竭层模型计算了衰竭层效应。通过改变聚合物溶液浓度和岩心渗透率 ,计算了较宽浓度范围和渗透率范围内的衰竭层效应。结果表明 :衰竭层厚度大小与聚合物分子的回旋半径级别相当 ;线形模型计算的衰竭层厚度高于双流体模型计算的结果。在聚合物浓度较低时 ,衰竭层厚度变化不大 ;浓度高于缠结浓度时 ,衰竭层厚度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但是 ,即使浓度高至 15 0 0mg/L ,衰竭层厚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仍很大 ;衰竭层厚度与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大小无关。因此 ,这种效应有利于聚合物在非均质油藏低渗透部位的流动 ,能起到扩大聚合物驱波及体积的作用。
张宏方王立军汤清宏
关键词:多孔介质流变性表观粘度聚合物驱石油开采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对采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5
2003年
通过实验测定了HPAM溶液和黄原胶溶液的流变性、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 ,计算了衰竭层效应 .用不同的浓度和注入速度进行了驱油实验 .提出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的增强不仅引起表观粘度增加或衰竭层厚度降低 ,而且使平行于油水界面的拉动残余油的力增加 ,从而使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采收率提高 .随浓度增加 ,HPAM溶液的表观粘度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加 ,衰竭层厚度减小 ;黄原胶溶液的浓度高于缠结浓度时 ,衰竭层厚度和表观粘度变化不大 .注入速度增加时 ,两种聚合物溶液的衰竭层厚度均降低 ,HPAM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不变 ,粘弹性增加 ;而黄原胶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下降 .不同浓度和注入速度情况下两种聚合物溶液的驱油结果证实了文中提出的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和衰竭层效应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分子结构的不同是造成两种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和对残余油作用机理的差别的根本原因 .
张宏方王德民岳湘安王立军
关键词:采油残余油聚合物驱油表观粘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时衰竭层厚度的计算被引量:3
2002年
为了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衰竭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分别采用流变仪和岩心渗流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并用双流体模型和线性衰竭层模型计算了衰竭层厚度 .结果表明 :衰竭层厚度与聚合物分子的回旋半径级别相当 ;在聚合物溶液质量分数较低时 ,用双流体模型计算的衰竭层厚度高于线性模型计算的结果 ,但在聚合物质量分数高于缠结质量分数时 ,线性模型计算的厚度较大 ,并且衰竭层厚度随聚合物质量分数升高而减少 ,下降的指数约为 1.1~ 1.3 ;在聚合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5× 10 - 4时 ,衰竭层厚度下降为 0 .1μm左右 ,但表观粘度仍因衰竭层的存在下降了 3 3 .5 %
张宏方王立军宋文玲汤清宏
关键词:流变性表观粘度多孔介质聚合物驱油油田化学剂
衰竭层效应和粘弹性效应对聚合物波及系数的作用研究
通过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和粘弹性测定实验及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的渗流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衰竭层效应和粘弹性效应的表现、表征方法、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通过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模型中的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溶...
张宏方
关键词:HPAM黄原胶流变性粘弹性残余油
文献传递
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矿物的膨胀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实验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粘土膨胀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粘土膨胀率降低,电解膨率大小与粘土性质、电场强度、体相溶液矿化度及施加电场时机等有关。在相同电场强度条件下,膨胀性强的蒙脱石的电解膨率最大,而伊利石、高岭石的电解膨率较小。蒙脱石的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本实验中为2 V/m)时,电解膨率值基本不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蒙脱石的电解膨率以指数规律降低。施加电场时机对电场降低粘土膨胀率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注入蒸馏水的同时施加电场可以有效防止粘土膨胀;在注入蒸馏水之后施加电场可以有效降低粘土膨胀率;先施加低强度电场(EFS=2 V/m)然后再注入蒸馏水,可以造成粘土的膨胀,即使提高电场强度,粘土膨胀率仍然很大。
李先杰岳湘安张宏方侯吉瑞徐绍良
关键词:直流电场电场强度
利用粘土电解膨效应改善油藏渗透特性
2007年
为了在修复粘土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中应用直流电场,用粘土膨胀实验及填砂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的电解膨效应及含蒙脱石的石英砂填砂岩心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的膨胀性越强,其电解膨效应越明显;粘土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E的增加而增加,E>2V/m后趋于稳定;外加直流电场能够提高填砂岩心的渗透率,渗透率因子随E的增加而增加,E>12V/m时其增幅较小。利用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的电解膨效应可以修复或者防止粘土的膨胀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该方法对于膨胀性粘土含量高、粘土膨胀伤害严重的油藏效果更明显。
李先杰岳湘安张宏方侯吉瑞
关键词:油藏渗透率石油粘土直流电场
AMPS共聚物溶液的性质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征被引量:9
2005年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在高温、高矿化度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增粘性能。对这类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AMPS共聚物的溶解性、溶液流变特性以及在岩心中流动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其溶解性较差;矿化度对溶液的滤过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剪切速率γ为10~100s-1时,曲线出现拐点,且聚合物浓度越低,拐点越明显;浓度和矿化度均会影响聚合物分子的缔合程度。岩心试验表明,高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中存在的不溶物或微凝胶会使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
赵仁保岳湘安张宏方
关键词:AMPS共聚物溶解性矿化度流动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