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湘安

作品数:352 被引量:2,271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6篇期刊文章
  • 70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0篇理学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9篇油藏
  • 61篇低渗
  • 56篇驱油
  • 48篇采收率
  • 46篇低渗透
  • 43篇调剖
  • 32篇渗流
  • 31篇多孔介质
  • 28篇封堵
  • 26篇流体
  • 25篇低渗透油藏
  • 23篇提高采收率
  • 21篇岩心
  • 21篇原油
  • 21篇聚合物驱
  • 21篇非均质
  • 20篇堵水
  • 20篇渗透率
  • 20篇流变性
  • 18篇粘弹性

机构

  • 30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1篇中国石油天然...
  • 36篇东北石油大学
  • 3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海石油(中...
  • 9篇北京石大融智...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教育部
  • 7篇中国海洋石油...
  • 6篇西安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川庆钻探工程...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冀东...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52篇岳湘安
  • 85篇张立娟
  • 74篇侯吉瑞
  • 40篇赵仁保
  • 30篇安维青
  • 29篇邹积瑞
  • 26篇方欣
  • 26篇冯雪钢
  • 18篇刘中春
  • 15篇吕鑫
  • 12篇王锐
  • 11篇刘德新
  • 10篇魏浩光
  • 9篇魏发林
  • 9篇冯兵
  • 9篇张雪楠
  • 8篇夏惠芬
  • 8篇李先杰
  • 8篇贺杰
  • 7篇杨朝蓬

传媒

  • 39篇油气地质与采...
  • 24篇油田化学
  • 14篇石油学报
  • 14篇石油钻采工艺
  • 1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0篇西安石油大学...
  • 8篇大庆石油学院...
  • 8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钻采工艺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断块油气田
  • 4篇日用化学工业
  • 4篇油气田地面工...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第七届全国流...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高电压技术
  • 3篇矿物学报
  • 3篇应用化学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3篇2020
  • 5篇2019
  • 16篇2018
  • 15篇2017
  • 9篇2016
  • 24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9篇2012
  • 16篇2011
  • 22篇2010
  • 28篇2009
  • 31篇2008
  • 29篇2007
  • 18篇2006
  • 29篇2005
  • 10篇2004
3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碱剂对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大庆油田已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ASP复合驱油矿场试验.随着试验区的扩大,逐渐暴露出了因使用高浓度的碱剂而造成的不利影响.针对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利用Haake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结果表明碱剂的加入明显地破...
侯吉瑞岳湘安刘中春张立娟
关键词: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性
文献传递
特低渗油藏水平井区深部调剖技术适应性评价及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肇州油田具有储层渗透率(特)低、非均质性强、油层薄等特点,由此导致水平井区油井含水上升快、产量低。针对该油田的油藏特点,选用地下聚合交联的凝胶SC-2作为调剖剂;从注入性、封堵能力、封堵选择性等方面对SC-2凝胶在目标区块中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并设计了目标区块水平井区深部调剖矿场试验方案。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油藏条件下未成胶SC-2溶液的黏度与水相近,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在储层模型中聚合交联后的凝胶对水窜通道封堵率达到99%以上,且对水流通道具有良好的封堵选择性。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区块实施深调后,注水井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油藏中液流方向得到调整,油井含水率明显下降,其中肇57-平35井的含水率由85.0%下降到78.2%,日产油由1.1 t上升至1.3 t。
张国良岳湘安岳湘安董利飞赵仁保
关键词:特低渗深部调剖
不同渗透率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探讨不同渗透率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强弱,考虑低渗油藏储层裂缝发育的特征,利用巴西劈裂法室内实验研制含裂缝的储层物理模拟砂岩岩心,测试基质渗透率分别为18.876×10-3,234.247×10-3,540.12×10-3μm2的均质岩心和裂缝岩心在不同有效压力下的渗透率变化,结合渗透率保持率这一表征参数来分析裂缝对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影响,对低渗油藏与中、高渗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差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储层的应力敏感性。裂缝性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与裂缝的闭合程度有关,裂缝在低有效压力范围内未完全闭合,储层应力敏感性较强;有效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裂缝完全闭合,储层应力敏感性减弱。不同渗透率下无裂缝均质油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相近,但在含有相同裂缝条件的油藏储层中,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较弱;实际油藏条件下,裂缝多发育在低渗油藏储层中,因此表现为低渗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比中、高渗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强。
董利飞岳湘安徐星苏群宋伟新
关键词:低渗透裂缝应力敏感
聚合物滞留率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调堵效果的影响——以长庆西峰油田某边底水天然能量开发油藏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聚合物的滞留率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调堵效果的影响,利用人造非均质储层模型开展注聚合物-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借助自主设计的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实现了室内开采实验对目标油藏矿场开发特征的精准模拟,明确了聚合物滞留率对控水、保压、稳油和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聚合物在高渗透层的滞留有助于控制水窜、抑制油藏压力降低速度,对延长油井稳产期效果明显。此外,采收率与聚合物滞留率为非单调变化规律,即存在一个采收率达到峰值的最佳聚合物滞留率;以最佳聚合物滞留率为界,聚合物滞留率过小或者过大,采收率均明显降低。对于目标油藏,适宜的聚合物滞留率为70%~82%,其适宜的注入量为高渗透层孔隙体积的0.3~0.6倍。由此可知,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调堵工艺需要控制聚合物适宜的注入量和适度的滞留率。
李秋言岳湘安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调堵
非牛顿流体在偏心环空中轴向层流的摄动解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应用摄动方法研究了非牛顿流体在偏心环形空间中轴向层流的流动规律.文中以相对偏心度ε作为摄动参数,得到了其流场、极值速度、压力梯度等流动参数的一阶解.
岳湘安孔祥言陈家琅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偏心环空摄动方法
氮气泡沫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填砂管研究了不同注气压差下多孔介质中泡沫的产生及其对气体阻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泡沫在烧杯及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注入压差的增加,泡沫对气体的初始残余阻力系数呈幂指数增加;而其残余阻力系数(对气和液)随时间均呈幂指数下降。泡沫在体相中的稳定性远低于多孔介质,且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泡沫的稳定性呈线性增大。基于简单的孔隙模型分析可知,孔隙介质中良好的分散条件及在分散过程中具有的较厚液膜是其稳定性远远高于体相中的重要原因。孔隙和喉道半径比值越大,则孔隙中的气体附加压力越大,泡沫的初始残余阻力系数将越大;吼道越长,泡沫聚并的几率降低,其稳定性增大。若孔隙网络中非均质性越强,则孔隙中气体压差越大,不同孔隙中气体聚并的几率增大,泡沫的稳定变差。
赵仁保岳湘安柯文奇侯永利
关键词:氮气泡沫多孔介质残余阻力系数
外加电场作用下水驱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被引量:4
2005年
用非稳定法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实验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场对水驱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直流电场下岩心水湿性增强,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影响这种渗透率变化的因素有油相和水相的渗流特性、油藏壁面的双电层结构以及油藏中原油的电粘效应等。10 V/cm正向电场作用时水驱采收率提高约10%;7 0 V外加电压下,45°C原油在剪切速率0 036 s-1时的视粘度由771 mPas降至310mPas,这对油层中原油流动十分有利。
张继红岳湘安侯吉瑞刘德新张立娟
关键词:水驱油藏直流电场相对渗透率
低温调堵剂SAMG-Ⅰ的岩心封堵特性被引量:16
2005年
针对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常出现的高渗条带或窜流通道难以封堵的问题,用新研制的SAMG-Ⅰ低温调堵剂进行了室内高渗透岩心封堵特性实验研究.SAMG-Ⅰ调堵剂由5%~7%的淀粉,4.5%~7%的丙烯酰胺,0.05%~0.2%的有机交联剂,0.1%~1%的引发荆,0.1%~0.5%的缓聚剂以及吉林油田地层水配制而成,在30℃地层温度下,具有成胶时间可调,凝胶强度大,成胶稳定性好、抗剪切、抗老化能力强等特性.SAMG-Ⅰ调堵剂在高渗透岩心中运移特性好,运移深度可控,与砂岩孔隙骨架粘结强度大,封堵强度高,段塞厚度达10cm时测得突破压力为2.5 MPa,封堵率达99.91%.SAMG-Ⅰ调堵剂具有较好的封堵选择性,适用于低温油藏大孔道、窜流通道的封堵.图2表2参6.
张继红岳湘安侯吉瑞李宏岭杨升峰高健
关键词:调剖堵水剂封堵特性高渗透层砂岩油藏
一种多季铵盐型粘土层间修饰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季铵盐型粘土层间修饰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不饱和脂肪酸溶解于二甲苯中,并与催化剂混合,加热至180-220℃,再加入二乙烯三胺进行反应,得到双酰胺;2)将双酰胺与乙醇混合,加热至...
吕鑫岳湘安侯吉瑞
文献传递
JYC-1聚合物微球乳液膨胀性能及调驱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JYC-1聚合物微球乳液,筛分为毫米级、微米级和纳米级,测定了纳米级微球乳液的粒径和表观黏度随养护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了其在高含水非均质油藏模型中的调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油藏温度(70℃)下JYC-1聚合物微球水化膨胀粒径逐渐增大,70℃恒温养护60 d后,JYC-1聚合物微球的PDI值为0.274,平均粒径超过了410.8 nm,此时微球乳液体系的分散性最好,膨胀作用趋于稳定;JYC-1微球乳液体系的表观黏度变化不大,养护60 d后最大表观黏度为2.4 mPa.s;JYC-1聚合物微球乳液的适宜注入浓度为2000 mg/L,适宜注入段塞为0.2 PV毫米级+0.2 PV纳米级,在渗透率级差大于3的非均质油藏模型中调驱后,可有效扩大低渗透率岩心的波及体积,明显提高低渗透率岩心的采收率。
曹毅邹希光杨舒然王小培岳湘安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表观黏度波及体积深部调剖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