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地震伤
  • 1篇地震伤员
  • 1篇血蛋白质类
  • 1篇原胶原
  • 1篇灾害
  • 1篇伤员
  • 1篇重症患者
  • 1篇自然灾害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患者
  • 1篇卧位
  • 1篇酶联

机构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王艺萍
  • 3篇蒲虹
  • 2篇黄晓波
  • 2篇黎嘉嘉
  • 2篇李春玲
  • 1篇潘灵爱
  • 1篇隆云
  • 1篇黄友金
  • 1篇肖菲
  • 1篇尚凯茜
  • 1篇张晓勤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GSN)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探讨GSN水平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9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当天、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4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GSN水平,并将186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浆GSN水平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患者血浆GSN水平及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GSN水平与患者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为12 -51分,平均(25.3±6.2)分;患者血浆GSN水平初值为6.1-58.2 mg/L,平均(25.4±10.8)mg/L.危重症患者血浆GSN总体均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F=1986.37,P<0.001);危重症死亡患者血浆GSN水平低于存活患者(F=16.691,P<0.001).危重症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与生存结局呈正相关(r=0.489,P=0.009),死亡组APACHEⅡ评分(29.5±7.7)高于存活组(2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375,P<0.001).危重症患者血浆GSN总体水平与生存结局呈负相关(r=-0.512,P<0.001).危重症患者血浆GSN水平变化趋势与预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浆GSN水平末次测定值和血浆GSN总体平均值是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浆GSN水平可以反映危重症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张晓勤蒲虹王艺萍黎嘉嘉潘灵爱黄友金李春玲
关键词:危重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LOGISTIC模型
床旁超声指导设定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通气时间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用肺部超声评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不同时间点肺通气状况的改变,以确定俯卧位通气的最佳维持时间.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78例重度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行俯卧位通气5d,每天8h.记录每次俯卧位即刻(T0)、2 h(T1)、4 h(T2)、6 h(T3)、8 h(T4)的肺通气评分和动脉血气分析[包括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不良反应、7d后的机械通气状态、氧合指数及28 d存活率.结果 与T0比较,俯卧位T1、T2、T3、T4点肺重力依赖区的肺通气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区域俯卧位2h后的肺通气评分即有明显改善(P<0.05),4h后肺通气评分继续改善不明显(P>0.05);T1、T2、T3、T4的PaO2、PaO2/FiO2均高于T0(P<0.05),T2的PaO2/FiO2高于T1(t=2.840,P<0.05),其余相邻两点的PaO2、PaO2/Fi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5d后65例(83.3%)患者氧合指数> 300 mmHg;7d后30例(38.5%)患者可以脱机;28 d死亡率为7例(8.97%).结论 俯卧位通气2-4h可显著改善重度ARDS患者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状况,超过4h的俯卧位通气可能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益处.
王艺萍肖菲黎嘉嘉蒲虹黄晓波
关键词:俯卧位
对重症芦山地震伤员的ICU救治流程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芦山地震重症伤员接受重症医学科(ICU)治疗的诊治流程及救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中转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ICU中的重症伤员的病例特征及救治过程。共收入18例重症地震伤员,其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23)岁,平均APACHEⅡ为(11±6)分。所有伤员中有四肢骨折16例(88.9%)、胸部创伤11例(61.1%)、颅脑外伤8例(44.4%)、9例骨盆骨折(50%)。所有伤员在收入ICU后均采取以“VIPC”计划为先导的早期救治,而后采用“CRASHPLAN“方案进一步评估伤情,并由多学科专家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在ICU治疗期间7例(38.9%)伤员发生ARDS,2例接受无创通气,5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0例(55.6%)伤员并发全身性感染,并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6例伤员为重度颅脑损伤,ICU期间以Lund概念为指导原则进行脑保护。13例(72.2%)伤员接受20例次手术治疗。所有住院伤员中,16例(88.9%)伤员痊愈出院,2例(11.1%)昏迷伤员仍接受治疗中。结论地震导致的重症伤员病情复杂,集中抢救制定合理的ICU救治流程,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员病死率。
黄晓波郭清华李春玲王艺萍宋连燕尚凯茜蒲虹隆云
关键词:危重病自然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