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芳

作品数:56 被引量:248H指数:11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逆灸
  • 18篇命门穴
  • 14篇更年期
  • 13篇关元
  • 12篇针灸
  • 12篇力竭
  • 11篇游泳
  • 11篇力竭游泳
  • 9篇关元穴
  • 8篇电针
  • 8篇治未病
  • 8篇未病
  • 7篇蛋白
  • 7篇热休克
  • 7篇热休克蛋白
  • 6篇缺血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缺血
  • 5篇糖原
  • 5篇逆针灸

机构

  • 5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2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扬州市妇幼保...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6篇孙志芳
  • 50篇李晓泓
  • 33篇莫捷
  • 26篇王洪彬
  • 24篇王婧
  • 22篇何龙
  • 22篇张露芬
  • 16篇丁娜
  • 13篇朱世鹏
  • 7篇朱江
  • 6篇胡琅琳
  • 6篇嵇波
  • 5篇何玉伟
  • 5篇徐莉莉
  • 5篇解秸萍
  • 5篇郭孟玮
  • 5篇任晓暄
  • 5篇宋晓琳
  • 4篇赵雅芳
  • 3篇沈小雨

传媒

  • 9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第三届国际针...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学报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8篇2013
  • 21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女性更年期针灸辨质治未病被引量:15
2011年
根据中医体质学及治未病理论,系统分析更年期女性体质特征为肾虚、冲任不足及血少气余,初步探讨更年期前或早期辨质介入针灸的方法,以补肾调冲、调和气血为原则,穴取三阴交、肾俞、关元、百会等,采用适宜的针灸刺激,以期为我国更年期妇女防病保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莫捷王婧何龙
关键词:更年期针灸治未病
力竭游泳大鼠糖原和内源性脑肠肽的变化及逆灸命门穴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力竭游泳大鼠肝糖原、肌糖原及血清内源性脑肠肽(ghrelin)含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d,第21天进行一次力竭...
孙志芳李晓泓王婧莫捷何龙来世鹏张露芬
关键词:力竭游泳逆灸命门穴糖原
更年期因质致病探析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归纳总结古代医籍中对于更年期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论述,发现更年期体质与疾病的发生、证候和症状的易感性、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程度、病程及预后关系密切,提示调理体质是更年期防病保健的关键。
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莫捷王婧何龙
关键词:更年期体质发病
“既病防变”思想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随着健康医学时代的来临,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将日益凸显其睿智的光芒,并且由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其中针对"治未病"中"既病防变"阶段的干预迫在眉睫。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病之一。因此,研究"既病防变"思想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既病防变"阶段的核心问题-"正气",从理论源流、临床应用、发展方向等角度,探讨了"既病防变"思想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预测:伴随着现代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中医药"既病防变"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研究应用将使中医"治未病"更具实质性的进展。
郑有福孙志芳
关键词:既病防变治未病中医药预防恶性肿瘤正气
逆灸关元穴对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热休克蛋白70、SOD、E_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热休克蛋白70(HSP7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雌激素(E2)水平的影响。方法经阴道筛查出动情周期紊乱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自然10、12月龄组,逆灸12月龄组,每组16只。另选3.5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10只为年轻对照组。逆灸12月龄组予以艾灸关元穴8周,每周2次。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比浊法观察各组大鼠子宫HSP70、SOD、E2水平以及逆灸关元穴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年轻对照组相比,自然10月龄组子宫HSP70、SOD和E2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自然10月龄组,自然12月龄大鼠子宫HSP70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子宫SOD及E2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12月龄组比较,逆灸使子宫HSP70表达进一步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逆灸还使子宫SOD的活性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逆灸关元穴可以明显提高子宫HSP70和SOD的表达,增强子宫抵抗不良应激的能力,对我们之前提出的针灸良性预应激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而逆灸对子宫E2的作用,由于实验周期短而未能体现出来,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孙志芳李晓泓莫捷郑玲王洪彬王婧何龙何玉伟张露芬解秸萍
关键词:逆灸热休克蛋白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197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及PubMed数据库(1950-2009年)。将纳入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计算常用腧穴及经络的使用频率。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99篇,涉及96个穴位、705频次,平均每个穴位使用7.34次;选用穴位累积频率50%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太冲、神门、肝俞、脾俞;选用经络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膀胱经(23.97%),其次为任脉(14.33%)、脾经(12.62%)、督脉(10.50%)。结论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所选穴位以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最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脾经。
王洪彬李晓泓莫捷孙志芳王婧何龙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针灸取穴规律
逆灸命门穴对正常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及HPA轴的影响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及游泳力竭后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天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的差别,并采用生化法检测下丘脑C...
孙志芳李晓泓莫捷王婧何龙丁娜王洪彬张露芬
关键词:逆灸力竭游泳HPA轴
文献传递
针灸治未病思想在内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古代医家将针灸治未病思想广泛应用在预防及治疗外感伤寒、温病、中风、哮喘、消渴等内科疾病方面,在人体未病时、疾病的先兆期和早期、疾病发作间期介入针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程度,为现代临床应用针灸...
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莫捷王婧何龙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电针“三阴交”穴对痛经大鼠子宫丙二醛、β-内啡肽含量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痛经大鼠子宫的保护作用,分析其镇痛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阴道涂片法,筛选出处于动情间期的3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以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造痛经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组(造模结束后电针双侧"三阴交"穴20 min),每组16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丙二醛(MDA)、β-内啡肽(-βE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与盐水组比较,痛经模型组大鼠子宫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子宫-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1),子宫HSP 70表达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子宫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子宫-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有升高痛经模型大鼠子宫HSP 70表达的趋势。结论:电针"三阴交"穴可以清除痛经大鼠子宫的氧自由基,增加子宫局部镇痛物质-βEP,这可能是其对子宫保护和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
宋晓琳张露芬李晓泓徐莉莉李春华丁喜艳任晓暄赵雅芳郭孟玮孙志芳朱江
关键词:电针三阴交穴痛经丙二醛
不同频率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经穴皮肤电阻值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经穴皮肤电阻值的变化及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对经穴皮肤电阻值的特异性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频组、低频组,除正常组外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术后两针刺组按照不同的参数进行治疗,用腧穴电阻探测仪记录经穴皮肤电阻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内关、天泉的电阻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组内关穴针刺即刻的皮肤电阻值显著升高(P<0.05);而外关低频10min、高频30min的皮肤电阻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关穴与心脏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心脏的生理病理的变化,也是治疗心脏疾病的良穴,并且经穴皮肤电阻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穴-脏腑相关效应。
丁娜孙志芳嵇波胡琅琳朱世鹏罗丽李晓泓
关键词:心肌缺血低频电针高频电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