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凤鸣

作品数:1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理
  • 7篇皮肤
  • 4篇组织病理
  • 3篇临床及病理
  • 3篇黑素
  • 3篇黑素瘤
  • 3篇病理分析
  • 2篇增生
  • 2篇色素痣
  • 2篇皮肤表现
  • 2篇染色
  • 2篇组织病理分析
  • 2篇细胞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结节
  • 2篇病理过程
  • 1篇导管
  • 1篇型胶原

机构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开远市...

作者

  • 17篇陈凤鸣
  • 16篇王雷
  • 5篇高天文
  • 5篇刘玲
  • 4篇刘宇
  • 3篇付萌
  • 3篇屈欢欢
  • 2篇刘芳
  • 2篇李娜
  • 1篇王刚
  • 1篇坚哲
  • 1篇郭娟
  • 1篇石琼
  • 1篇张晓
  • 1篇余斌
  • 1篇罗莉
  • 1篇柳琳
  • 1篇戴维
  • 1篇李文静
  • 1篇高美艳

传媒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明细胞丘疹病二例被引量:1
2022年
2例2岁女性患儿,下腹部及双侧腹股沟点状白斑1年。皮损组织病理均显示表皮基底层可见透明细胞,细胞未见异形性,体积较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大,胞质淡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透明细胞表达CK7、EMA及CEA,Masson-Fontana染色显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减少。诊断:透明细胞丘疹病。
李娜陈凤鸣王雷
关键词:透明细胞
丛状神经鞘瘤10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丛状神经鞘瘤(PS)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S患者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0例患者中女7例,男3例;发病年龄1~58岁。皮损单发者9例,多发者1例。皮损位于躯干者7例,上肢者2例,躯干及四肢均累及者1例。所有患者皮损表现为单发光滑的丘疹(2例)、多个光滑丘疹融合成的斑块(2例)、外生性结节(2例)、褐色丘疹(3例)及褐色斑块(1例)。1例并发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1例并发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所有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均示真皮或皮下可见丛状分布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团块,肿瘤团块内细胞形态以Antoni A型为主,可见特征性的Verocay小体,可见个别核分裂象或轻度异形性,肿瘤团块内或间质中可有黏液。免疫组化示肿瘤团块内S-100蛋白弥漫性阳性,神经丝蛋白(NF)阴性。结论:PS是神经鞘瘤中罕见的类型,好发于躯干及双上肢,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主要依靠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余斌陈凤鸣陈凤鸣
关键词:神经鞘瘤
皮内痣伴局灶性棘层松解角化不良1例
2023年
患者女,46岁,因面部黑色丘疹20余年就诊。患者于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面部出现黑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诊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面部见一黑色丘疹,直径约0.3cm,界限清楚,表面光滑,色素均匀,未见凹陷、溃疡等改变(图1A)。
陈凤鸣付萌王雷高天文刘玲
关键词:棘层松解皮内痣角化不良自觉症状局灶性
皮肤肌上皮瘤一例
2020年
42岁男性患者,左眉上方皮下结节3年余。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上皮样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局部仅见少量腺腔样及软骨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E1/AE3阳性,S-100蛋白阳性,EMA和SMA局部阳性,CAM5.2阳性,Calponin阴性。诊断:皮肤肌上皮瘤。
刘明明陈凤鸣王雷
关键词:肌上皮瘤皮肤
Ⅰ期皮肤黑素瘤163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Ⅰ期皮肤黑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西京皮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3例Ⅰ期皮肤黑素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63例Ⅰ期皮肤黑素瘤患者就诊中位年龄53岁,男56例(34.36%),女107例(65.64%)。原发皮损位于肢端104例(63.80%),其中位于指(趾)甲39例,肢端其他部位65例;皮损位于日光暴露部位如头面部29例(17.79%),非日光暴露部位如躯干、四肢(除手足外)30例(18.40%)。56例(34.36%)病理诊断为ⅠA期,107例(65.64%)ⅠB期。病理分型:肢端雀斑样黑素瘤104例(63.80%),浅表扩散性黑素瘤23例(14.11%),结节性黑素瘤15例(9.20%),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14例(8.59%),其他少见或难以确定分型者7例(4.29%)。163例患者均行至少1次手术治疗,其中截指(趾)15例,扩大切除94例,切除(未扩大)54例;切除的54例患者中,35例行二次手术,其中33例行扩大切除,2例截指。7例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和/或远处脏器转移,其中2例远处脏器转移后死亡。163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98.00%。结论Ⅰ期皮肤黑素瘤整体预后较好,但也有术后发生淋巴结、远处脏器转移的病例,提示应加强长期跟踪随访及对转移患者的早期干预。
张晓陈凤鸣柳琳罗莉郭金高天文石琼
关键词:黑色素瘤预后临床病理特征
唇恒径动脉3例
2022年
报告3例唇恒径动脉。例1.女,41岁。下唇右侧黏膜粉色丘疹2个月。例2.女,55岁。下唇内侧粉色丘疹1年。例3.男,71岁。下唇内侧淡黄色结节1年。皮损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真皮或皮下脂肪可见一厚壁血管,有明显的肌层,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完整的内弹力膜。诊断:唇恒径动脉。3例患者均予手术完整切除皮损,无复发。
陈凤鸣戴维屈欢欢王雷
关键词:结节
皮肤胶原血管病被引量:1
2021年
报告1例双下肢皮肤胶原血管病。患儿女,13岁。双下肢淡红色斑片4年。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多发、对称性淡红色斑片,边界欠清,部分皮损相互融合,按压皮损部分褪色。皮肤镜检查:可见多发扩张毛细血管。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血管数量增多,管壁增厚,可见PAS染色阳性的透明样物质沉积。免疫组化:增厚的血管壁上Ⅳ型胶原呈层状同心圆排列。诊断:皮肤胶原血管病。
葛睿葛睿陈凤鸣刘宇刘芳王雷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PAS染色
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16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CSMH)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皮肤医院确诊的16例CSMH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女性9例(56.3%),男性7例(43.7%),就诊年龄2~28岁,平均(11±12)岁。其中15例患者(93.7%)出生即有皮损,1例(6.3%)于2岁发病。15例患者(93.7%)表现为单发皮损,1例(6.3%)为多发皮损;皮损发生于面部者11例(68.7%),四肢者3例(18.8%),躯干者2例(12.5%);皮损表现为斑片或斑块者14例(87.5%),表现为群集性丘疹者2例(12.5%);皮损颜色为褐色者11例(68.7%),红色者3例(18.8%),肤色者2例(12.5%);8例患者(50.0%)表现为多毛。皮肤镜下可见病变区域毛发数量增加。皮损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真皮内无一定走向的成熟平滑肌束,肿瘤细胞胞质呈明显的嗜酸性,细胞核呈雪茄样,两端钝圆。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结蛋白(desmin)。结论:CSMH多出生即有,单发多见,可发生于面部、四肢和躯干,主要表现为褐色斑片,少见局部毛发数量增加。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皮肤镜可用于辅助诊断。
陈凤鸣屈欢欢张宇伟王雷刘玲
关键词:组织病理皮肤镜
皮肤Rosai-Dorfman病4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CRDD)的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RDD的诊断率。方法收集40例CRDD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不同分型皮损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总结不同皮损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40例患者中女25例(62.50%),男15例(37.50%);26例为单发(65.00%),14例为多发(35.00%);32例行单处组织病理检查,8例行2处组织病理检查,共48处皮损,其中丘疹结节型25处(52.08%)、浸润斑块型18处(37.50%)和肿瘤样型5处(10.42%)。40例患者中,随访34例(85.00%),失访6例(15.00%),随访期为6~66个月。22例接受不同治疗。12例未接受治疗者中,2例出现新发皮损,但原部位皮损较前变平、变小。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交替出现淡染区及深染区,可见数量不一、体积较大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被吞噬的现象,可伴有血管数量增加、胶原纤维化及淋巴滤泡等不同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中组织细胞均表达S100和CD68,不表达CD1a。结论CRDD的临床表现是以丘疹结节型和浸润斑块型为主,而肿瘤样型少见。因CRDD临床缺乏特征性,极易漏诊或误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有效提高CRDD的诊断率。CRDD具有自限性,但随访出现复发或新发,故应建议患者长期随访。
肖翠容陈凤鸣王雷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组织病理
疱疹样皮炎10例临床、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疱疹样皮炎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2020年9月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10例疱疹样皮炎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为12~74岁,平均发病年龄(53.60±20.97)岁。10例患者皮损以四肢(肘部、膝部)及臀部为主,对称分布,其中有4例累及头面部。1例患者面部水疱,背部及上肢为荨麻疹样红斑。所有患者均伴剧烈瘙痒。组织病理:8例可见真皮乳头中性粒细胞微脓肿,7例见表皮下疱。直接免疫荧光显示10例患者真皮乳头IgA颗粒状沉积,其中9例患者同时伴有真表皮交界处IgA颗粒状沉积。3例真皮浅层纤维状IgA沉积。结论疱疹样皮炎皮损好发于肘部、膝部及臀部,对称分布,剧烈瘙痒,病理表现为真皮乳头中性粒细胞微脓肿。直接免疫荧光显示真皮乳头及(或)真表皮交界处有IgA颗粒状沉积,可伴真皮浅层纤维状IgA沉积。
叶瑜郭娟李文静王雷陈凤鸣刘宇
关键词:疱疹样皮炎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IG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