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萌

作品数:40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0篇骨折
  • 15篇速康
  • 15篇康复
  • 15篇加速康复
  • 13篇外科
  • 13篇关节
  • 12篇康复外科
  • 12篇加速康复外科
  • 8篇手术
  • 7篇肱骨
  • 7篇外科理念
  • 7篇加速康复外科...
  • 7篇骨科
  • 6篇骨折固定
  • 6篇创伤
  • 5篇伤骨科
  • 5篇老年
  • 5篇骨折固定术
  • 5篇固定术
  • 4篇肩胛

机构

  • 40篇北京积水潭医...
  • 7篇天津医院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北京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成都大学
  • 4篇深圳市第二人...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市门头沟...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西安市红十字...
  • 2篇毕节市中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0篇米萌
  • 23篇李庭
  • 17篇吴新宝
  • 17篇孙旭
  • 14篇蒋协远
  • 14篇黄强
  • 10篇王京
  • 8篇周雁
  • 6篇田伟
  • 6篇东靖明
  • 6篇柴益民
  • 6篇高鹏
  • 6篇余斌
  • 6篇彭贵凌
  • 5篇翟建坡
  • 5篇公茂琪
  • 5篇张玉富
  • 4篇韩巍
  • 4篇李开南
  • 4篇赵霞

传媒

  • 15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中华骨与关节...
  • 4篇骨科临床与研...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改良Judet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Judet入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25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29~66岁);肩胛盂骨折根据Goss-Ideberg分型:Ⅱ型8例,Ⅳ型2例,Ⅴ型10例,Ⅵ型5例。应用Mimics 16.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确定骨折诊断及分型,测量并记录肩胛骨关节面塌陷程度和移位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评估功能。结果术前肩胛骨关节面塌陷的平均高度为5.8 mm(1.2~6.3 mm),关节内骨折折端移位的平均距离为7.7 mm(2.1~12.9 mm)。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时间平均58.8个月(7~92个月)。术后6个月前屈上举角度平均158.6°(125°~180°),体侧外旋角度平均为39.0°(30°~45°)。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平均为92.6分(75~100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96%(24/25)。结论对于Goss-IdebergⅡ、Ⅳ、Ⅴ、Ⅵ型肩胛盂骨折,通过改良的Judet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可获确切的复位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米萌黄东宁杨凯星张金明黄强蒋协远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肩胛盂骨折
条件性基因敲除方法研究内源性BMP2促进小鼠骨折愈合的生物学作用
目的:研究小鼠骨折愈合过程内源性BMP2在软骨性骨痂或骨性骨痂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细胞群与时相。方法:通过以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特异性Bmp2基因敲除小鼠及Cre阴性对照组小鼠为平台,建立开放性胫骨骨干横形骨折...
米萌周力金红婷韩巍朱仕文Di Chen吴新宝
关键词:骨折愈合软骨细胞成骨细胞
一种新型张力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张力计,一种新型张力计,包括底座,滑动装置和弹性件,其中:滑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为工字型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纵梁;滑动装置包括直线轴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各...
李庭费晗孙志坚肖鸿鹄米萌孙旭顾航宇刘刚王京孙宁武勇蒋协远吴新宝田伟
文献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在创伤骨科应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和专业细化,外科医生可高水平地完成某一特定手术。然而,过度注重专科诊疗可能忽视患者作为整体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创伤骨科疾病病种和部位复杂、起病急、疼痛明显、康复时间长。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多学科共同参与,通过优化一系列围手术期措施,减少创伤患者应激反应,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具体实施中,要使这一理念真正落地,需强调临床应用、研究和推广并重。
李庭米萌
关键词:创伤骨科加速康复外科循证医学
腰椎融合后的加速康复:一项评价患者康复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加速康复外科(ERAS)路径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然而,关于脊柱手术后加速康复的前瞻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对ERAS路径提高单和双节段腰椎融合术后的康复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56例患者进行患者和评估者双盲随机研究,患者接受加速康复治疗(17项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措施)或常规治疗。以术后第3天的康复质量-40评分(40-200分)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米萌Soffin EMBeckman JDTseng A
关键词:康复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随机对照研究腰椎融合双盲随机
老年新鲜骨折患者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的依从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新鲜骨折患者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实施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进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ERAS围手术期处理流程数据库的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年龄≥65岁的患者为观察组,然后按照性别、骨折类型和住院时间时段通过1∶1匹配年龄<65岁的患者得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14条ERAS核心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实施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骨折类型完全匹配。观察组中62.1%(41/66)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1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对14条ERAS核心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依从率均为78.6(71.4,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尽早恢复经口饮食观察组患者依从率(80.3%,53/66)较对照组(92.4%,61/66)低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13条处理措施两组间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在老年新鲜骨折患者中实施良好,可以获得与非老年患者差不多的依从率。
孙志坚孙旭米萌肖鸿鹄费晗彭贵凌张春玲姜耀周雁李庭公茂琪吴新宝
关键词:病人依从骨折加速康复外科
ERAS理念下踝关节骨折诊疗方案优化的专家共识被引量:51
2019年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之一。通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进行全面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诊疗效果。为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基于前期研究经验,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该专家共识,供全国创伤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该共识适用于所有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踝关节骨折患者。共识共包含25条推荐意见,就踝关节骨折患者急诊处理、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恢复进行了全面介绍。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李庭孙志坚柴益民张堃东靖明孙旭周雁赵霞米萌肖鸿鹄王京翟建坡王倩李旭高志强彭贵凌王爱国刘利民胡三保王剑芮云峰吴新宝余斌裴福兴田伟高鹏刘璠姜保国唐佩福王满宜李宁张英泽邱贵兴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髓内固定的小鼠胫骨开放骨折模型与股骨闭合骨折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小鼠骨折模型的建立难点、术式特点,分析模型建立后不同时相的骨折愈合特点,确定更具优势的小鼠骨折模型。方法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平台建立胫骨开放横形骨折髓内固定模型及股骨闭合横形骨折髓内固定模型。术后连续观察并在术后第4、7、10、14、21、28、35天收取骨折部位标本,采用X线、micro-CT、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对上述骨折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连续观察小鼠活动能力。结果开放性胫骨骨干横形骨折模型单批建立成功率为94.2%,无新发现骨折,无固定针移位现象。闭合性股骨骨干横形骨折模型单批建立成功率为80.0%,17.9%的小鼠发现粉碎性骨折或手术区域外骨折,14.3%出现固定针向近端移位现象。胫骨骨折组小鼠骨性骨痂体积百分比及骨连接密度在术后第10、14、21及28天均显著高于股骨骨折组小鼠(P<0.05)。术后第7天,胫骨骨折组小鼠软骨骨痂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股骨骨折组小鼠;术后第10、14、21、28天,胫骨骨折组小鼠骨性骨痂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股骨骨折组小鼠(P<0.05)。胫骨骨折组小鼠和股骨骨折组小鼠的软骨骨痂面积百分比分别在术后第7天和第10天到达峰值。术后胫骨骨折组小鼠活动能力的恢复快于股骨骨折组小鼠。结论小鼠开放性胫骨骨干横形骨折髓内针固定模型是较为理想的小鼠骨折模型。
米萌周力金红婷韩巍李宁朱仕文
关键词:骨折动物模型股骨胫骨骨痂
加速康复外科在创伤骨科无痛闭合整复桡骨远端骨折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比较麻醉与非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规范化麻醉下闭合整复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就诊的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自身意愿,72例患者采用初步建立的基于ERAS理念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规范化闭合整复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114例患者采用非麻醉下传统的闭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复位次数、肿胀程度评分、再手术率、石膏拆除时间、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的功能评分和Lidstr?m影像学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8、83例患者,随访至骨折愈合;分别有51、78例患者完成整复后6个月随访。试验组与对照组复位次数分别为(1.1±0.1)、(1.6±0.1)次,再手术率分别为2.8%(2/72)和12.3%(14/114),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增加患肢肿胀,试验组与对照组复位后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2.0±0.1)分和(2.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拆除石膏时间分别为(5.3±0.2)、(6.9±0.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与对照组PRWE功能评分分别为(23.4±1.0)、(30.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idstr?m影像学等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闭合复位相比,基于ERAS理念的急诊无痛闭合整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将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提高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再手术率,并能有助于患者尽早拆除石膏,更好地恢复患者骨折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
肖鸿鹄李庭米萌周力刘洪波高志强马若飞孙铂林李波吴新宝
关键词:桡骨骨折臂丛神经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16例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岁(40~77岁)。12例原始损伤伴有肩关节脱位。原始移位的大结节骨折未及时手术治疗者8例,初次手术治疗大结节骨折未有效复位者4例,手术治疗后大结节骨折再次移位者4例。2例向前方移位,3例向后方移位,11例向上方移位。大结节移位距最后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移位距离平均16.5 mm。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55个月(16~118个月)随访。15例术后大结节解剖复位,顺利愈合;1例复位欠佳,随访发现大结节再次出现向上移位。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分别为(37.0±11.7)、(91.0±9.9)分,前屈上举范围分别为33.0°±26.7°、144.0°±38.5°,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1.0)、(0.7±1.3)分,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1例患者肩部功能评分欠佳,但尚能满意完成日常生活需要。结论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移位特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米萌张金明蒋协远黄强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陈旧性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