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冰

作品数:111 被引量:324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耐药
  • 34篇耐药性
  • 22篇细菌
  • 22篇杆菌
  • 18篇药性分析
  • 18篇耐药性分析
  • 15篇病原菌
  • 13篇敏感性
  • 12篇病原
  • 11篇菌药
  • 11篇鲍曼不动杆菌
  • 11篇不动杆菌
  • 10篇药物
  • 10篇细胞
  • 9篇药物敏感
  • 9篇内酰胺酶
  • 9篇抗菌
  • 8篇原菌分布
  • 8篇生物被膜
  • 7篇药物敏感性

机构

  • 106篇成都军区总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2篇成都军区疾病...
  • 2篇凉山州第二人...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什邡市妇幼保...
  • 1篇凉山州第一人...

作者

  • 111篇朱冰
  • 80篇邹自英
  • 51篇曾平
  • 28篇熊杰
  • 24篇刘媛
  • 18篇胡宗海
  • 18篇刘媛
  • 16篇吴丽娟
  • 15篇汪璐
  • 11篇钱江龙
  • 10篇汤雪晴
  • 8篇郭志兵
  • 6篇尤宏
  • 6篇陈莉
  • 6篇王琴
  • 6篇刘明
  • 6篇胡娟
  • 5篇刘霞
  • 4篇禹正杨
  • 4篇袁成良

传媒

  • 13篇西南国防医药
  • 12篇西南军医
  • 12篇国际检验医学...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四川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4篇西北国防医学...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成都军区医院...
  • 3篇第6届中国医...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我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4月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404株,分析其标本分布,选取57株对亚胺培南(IMI)或厄他培南(ETP)最低抑菌浓度(MIC)≥2μg/ml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其碳青霉烯酶(KPC),纸片扩散法(K-B)检测其对美罗培南(MPN)的敏感性(抑菌环直径)。结果:57株肠杆菌科细菌对IMI敏感率为88.9%,对ETP敏感率为96.0%,对MPN敏感率为99.3%;8株细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结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数量和种类检出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谭积善邹自英刘媛宋富强朱冰刘明王琴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3种血培养方法临床应用的评价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的 3种血液培养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3种不同浓度的 4种细菌各 70株 ,接种到 3种不同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对其阳性检出时间、阳性检出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  mini VITAL系统对所测试的 3种不同浓度的细菌 (苛养菌除外 )阳性检出时间 3 .5~ 2 8.6h;对浓度为 10 0 CFU/ ml的苛养菌A群链球菌 ,m ini VITAL 48h阳性检出率可达 10 0 % ,双相血培养瓶阳性检出率为 17.1% ,自制血培养瓶的阳性检出率为 0 %。结论  mini VITAL 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可缩短培养时间 ,结果快速准确 ;
朱冰胡勇郭志兵熊杰陈威巍钱江龙
关键词:阳性检出率细菌
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对292株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92株临床分离常见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的药物敏感性,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98.11%、84.29%、39.24%和100%、100%、98.11%、71.43%、36.71%。结论: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相似,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
朱冰邹自英曾平熊杰汪璐
关键词:比阿培南亚胺培南抗菌活性
乙型肝炎不同血清模式与HBV-DNA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模式与HBV DNA含量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 2 89份临床标本进行HBV DΝΑ测定 ,ELISA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进行检测。结果 HBsAg(+ )HBeAg(+ )HBcAb(+ )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为 90 3 % ,载量为 6 3 0 3± 0 742 ,以及HBsAg(+ )HBeAg(+ )模式HBV DNA阳性率为 91 6% ,载量为 6 70 2± 0 2 98,明显高于其他模式 ;HBV感染血清学指标全阴模式和单一HBsAb模式各有 1例阳性。结论 HBeAg(+ )模式的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单凭HBV感染血清学指标评估HBV感染状态是困难的 ,只有将血清学指标同HBV DNA定量结果结合才能客观的分析HBV感染状况。
郭志兵朱冰曾平钱江龙
关键词:HBV-DNA荧光定量PCR
三种培养方法临床应用的评价
2003年
朱冰胡勇郭志兵钱江龙
关键词:血液微生物感染败血症
导管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导管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耐受应激环境能力。方法采用结晶紫半定量法和细菌计数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应激环境耐受能力。结果表皮葡萄球菌1457菌株和5株导管分离菌株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
刘媛邹自英朱冰吴丽娟胡宗海曾平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 4年来临床各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耐药状况。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 ;医院感染 5 0例 ,占总分离数的 40 .0 %,其中 38株为MRSA ,占 76 .0 %,社区感染 75例 ,MRSA 2 6株 ,占 34 .7%;体外药敏示MRSA仅对去甲万古霉素、氧氟沙星和凯福隆敏感 ,敏感率达 10 0 %、74.5 %及 73.4%,对其它抗生素基本表现为耐药 ,MSSA对去甲万古霉素、凯福隆、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头孢拉啶和复达欣的敏感率分别为 10 0 %、88.5 %、85 .2 %、82 .0 %、6 7.2 %和 6 3.9%,对其它受试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低于 5 0 %。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和氧氟沙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经验用药应区别对待。
熊杰白生华朱冰钱江龙
关键词: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症状耐药性
抗-HBs阳性与HBV-DNA检测在选择血源及器官移植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了解抗-HBs阳性时HBV—DNA含量及其复制情况,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探讨其对血源及移植供受体选择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选择单项HBsAb(+)样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DNA。结果 共检测出单项HBsAb(+)190例,HBV-DNA阳性率为8.4%,46例既往有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史,HBV-DNA阳性率为0%;144例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HBV-DNA阳性率为11.11%,HBV-DNA(+)的16例中定量〈10^4拷贝/ml占68.75%,(10^4~10^6)拷贝/ml占31.25%,〉10^6拷贝/ml为0。结论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组单项HBsAb(+),确为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组单项HBsAb(+)病例中大部分HBV—DNA停止复制,HBsAb也为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但有少数病例HBV-DNA仍呈低中度复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能成为隐慝感染源,在选择血源和器官移植供体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朱冰禹正杨彭燕尤宏
关键词:HBV-DNA
结核杆菌的细菌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结核抗体检测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0年8月期间临床确诊或怀疑结核的检样326例,进行涂片抗酸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和采集血样进行结核抗体检查。结果 326例检样中,检出TB-DNA阳性107例,阳性率32.82%。其中脓液、支气管灌洗液和痰液最高,分别为48.84%(86例)、31.71%(82例)、30.39%(102例)。抗酸染色标本痰液阳性率为9.80%,脓液25.58%,支气管灌洗液15.85%。结核抗体阳性率52.45%。抗酸染色法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81.60%,而结核抗体检测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符合率61.97%,与荧光PCR检测法的符合率为80.37%。结论三种方法中,以结核抗体法阳性率最高,荧光PCR法次之,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最低。三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弥补单独采用1种方法阳性率低的缺点,几种方法之间可相互佐证,从而使准确性得以提高。
邹自英朱冰汤雪晴汪璐
关键词:结核杆菌
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466株ECO临床分离菌株中,产ESBLs菌株297株,占63.73%;ESBLs阴性菌株169株,占36.27%。对3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ECO357株,占76.61%,其中,产ESBLs菌株287株,占61.59%。329株KPN临床分离菌株中,产ESBLs菌株81株,占24.62%,ESBLs阴性菌株248株,占75.38%。对3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KPN157株,占47.72%,其中,产ESBLs菌株79株,占总菌株数的24.01%,占产ESBLs菌株数的97.53%。已出现亚胺培南耐药ECO和KPN。对于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单酰胺类抗菌药物和部分氨基糖苷类,与ESBLs阴性菌株相比,产ESBLs菌株的MIC值显著升高,耐药率显著升高(P<0.05)。而对头霉素类、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ESBLs阳性组与ESBLs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及时监测ESBLs菌株的发生率及耐药趋势,对于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邹自英刘媛朱冰曾平连丽莎刘霞熊杰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