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国辉

作品数:158 被引量:925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5篇建筑科学
  • 14篇电气工程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4篇风洞
  • 61篇风洞试验
  • 58篇荷载
  • 54篇风荷载
  • 40篇输电
  • 30篇有限元
  • 29篇输电塔
  • 28篇风压
  • 24篇风致
  • 22篇风致响应
  • 21篇建筑
  • 19篇数值模拟
  • 19篇值模拟
  • 18篇屋盖
  • 18篇风振
  • 17篇冷却塔
  • 15篇体型系数
  • 15篇高层建筑
  • 13篇屋盖结构
  • 12篇平均风

机构

  • 155篇浙江大学
  • 37篇浙江省电力设...
  • 7篇浙江省建筑设...
  • 6篇广东省建筑科...
  • 5篇广东省电力设...
  • 4篇杭州市建筑设...
  • 4篇中国能源建设...
  • 4篇中国能源建设...
  • 3篇联合工程公司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华东电力设计...
  • 2篇杭州市钱江新...
  • 2篇国核电力规划...
  • 2篇绍兴大明电力...
  • 2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157篇沈国辉
  • 83篇楼文娟
  • 79篇孙炳楠
  • 21篇郭勇
  • 19篇邢月龙
  • 11篇余世策
  • 11篇陈勇
  • 8篇鲍侃袁
  • 7篇宋刚
  • 7篇张扬
  • 6篇叶尹
  • 6篇王珩
  • 6篇王轶文
  • 6篇潘峰
  • 6篇李庆祥
  • 5篇陈震
  • 5篇杨仕超
  • 4篇金虎
  • 4篇陈水福
  • 4篇袁光辉

传媒

  • 20篇浙江大学学报...
  • 17篇振动与冲击
  • 15篇空气动力学学...
  • 12篇工程力学
  • 8篇建筑结构学报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建筑结构
  • 6篇湖南大学学报...
  • 4篇低温建筑技术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工业建筑
  • 3篇空间结构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电网技术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土木建筑工程...
  • 2篇2004年全...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5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12篇2004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限元在高压输电线路脱冰分析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的脱冰将对相邻塔产生纵向不平衡张力,严重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提出输电线路覆冰脱落的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输电塔线体系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导线和地线的覆冰和脱冰,分析导线和地线整档同时脱冰产生的系统响应。本文算例...
沈国辉袁光辉孙炳楠楼文娟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高压输电线路动力响应
文献传递
双山情况下水平风的加速效应被引量:1
2020年
为获得双山情况水平风的加速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左右排列、前后排列和斜列情况双山水平风的加速比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工况风洞试验验证了CFD模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山体上水平风加速比的分布特征为山前、山顶和山后分别是减速区、最大加速位置和尾流区;左右排列双山的加速比随着山体间距的减少而增加,双山间距为0m时加速比最大,单山情况加速比最小,单山相当于双山间距无穷远情况;前后紧密排列双山情况下,前山对后山有遮挡效应,后山使得前山的水平风速略微降低,水平风速加速比呈现单山>前山>后山的规律,但三者差别较小;斜列情况下风向角对山顶水平风加速比的影响较小;山体的CFD计算结果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规范比较接近,中国规范关于山体加速比的规定比较保守。
沈国辉姚剑锋王昌金仁云楼文娟
关键词:CFD加速比
大跨网架屋盖结构的风振系数计算
本文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在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直接采用风洞试验的数据,以台州市体育中心为例,计算了大跨网架屋盖结构的竖向位移风振系数。计算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具有准确、有效的特点,从计算结果中得出了一些大跨屋面位移风振系数...
王珩孙炳楠楼文娟沈国辉林书明金琨
关键词:有限元时程分析风振系数风洞试验
文献传递
X型超高层建筑扭转风荷载谱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X型超高层建筑模型多点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文中研究了高层建筑扭转风荷载系数平均值、均方根值沿高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X形高层建筑扭转动力风荷载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数学计算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文中还探讨了各层扭转动力风荷载的相干特性,以Vickery提出的尾流激励相干函数公式为计算模型,根据风洞试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模型参数,并给出拟合的计算参数。文中最后研究了扭转风荷载与顺风向、横风向风荷载的相干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结果证明该模型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
金虎楼文娟沈国辉
关键词:高层建筑扭转风荷载功率谱相干函数
直径30cm圆柱的气动力参数和绕流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为研究光滑圆柱的气动力系数和绕流特性,在均匀流中进行不同风速下的测压风洞试验,试验获得了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表面风压分布、风压相关性系数、斯托罗哈数等随雷诺数的变化特征,并将试验结果与以往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升力系数的脉动值大于阻力系数的脉动值,说明涡脱造成的横风向激励比顺风向紊流激励剧烈;雷诺数位于临界区域时,圆柱表面风压分布呈现出对称-不对称-对称的变化过程,反映了由层流分离转化为湍流分离的全过程;在雷诺数为352000时呈现一侧为层流分离、另一侧为湍流分离的临界流态,风压呈现出左右不对称的单边泡形式;获得层流分离和湍流分离时的表面风压相关性分布特征,层流分离时圆柱同一侧的风压测点均呈较强的正相关,而湍流分离时在分离点前的区域相关性较强,分离点之后的区域相关性较弱;层流分离的升力系数谱有显著的峰值,表明尾流是规则的漩涡脱落,而湍流分离的升力系数谱没有明显峰值,表明尾流是随机的漩涡脱落。
沈国辉姚剑锋郭勇邢月龙楼文娟
关键词:圆柱风洞试验风压分布
覆冰输电线路舞动气动阻尼识别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覆冰导线刚性节段模型外加弹簧及配重模拟覆冰输电线路竖向及扭转运动动力特性,制作了D形覆冰单导线、新月形覆冰单导线和分裂导线竖向-扭转二自由度气弹模型,通过调整模型竖向/扭转自振频率比及风速、风攻角,于风洞中激发了D形覆冰单导线气弹模型的纯竖向和竖扭耦合失稳舞动,以及新月形覆冰分裂导线气弹模型的竖扭耦合舞动,并记录了其响应时程,通过Hilbert变换进行了竖向舞动和扭转气动阻尼的识别,研究了风速、风攻角、竖扭频率比、覆冰断面、导线数量及布置形式对气动阻尼的影响。对D形覆冰导线纯竖向舞动时根据响应识别所得气动阻尼比与根据Den-Hartog机理计算所得理论气动阻尼比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舞动时气动阻尼比为负值,在试验风速范围内其绝对值随风速增长而增大;D形覆冰导线纯竖向舞动时识别所得气动阻尼比绝对值略小于理论气动阻尼比;导线分裂数量对气动阻尼具有影响;扭转响应对竖向舞动气动阻尼的影响则较为复杂。
王昕楼文娟沈国辉
关键词:舞动覆冰导线风洞试验气动阻尼
山墙封闭和半封闭对煤棚风振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从刚性模型风洞试验中得到的风荷载时程对两端山墙封闭和半封闭两种状态的煤棚钢网架进行风致响应计算,获得不同风向角下的风致响应系数,给出整体风振系数和分区风振系数。研究表明不同风向角下整体风振系数变化明显,相同风向角下封闭和半封闭两种状态下的风振系数差异较大。对于A类地貌下两端山墙封闭的煤棚:z方向整体风振系数在大风情况下约为1.43,y方向的整体风振系数在大风情况下约为1.90。对于A类地貌下两端山墙半封闭的煤棚:z方向整体风振系数在大风情况下约为1.55,y方向的整体风振系数在大风情况下约为1.82。
林少波方志庆赵英能沈国辉
关键词:干煤棚风振系数有限元计算风洞试验
伞形膜结构组合屋盖风荷载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结合井冈山机场航站楼的风洞试验 ,分析了伞形膜结构组合屋盖平均风压与脉动风压的分布特性 ,并从平均风压与脉动风压相关性的分析中讨论了准定常理论的适用性 ,同时探讨了脉动风压的概率分布 ,并对峰值因子的取值提出了建议 ,论文提出对不同紊流区应分别对待的观点 。
余世策孙炳楠沈国辉楼文娟
关键词:屋盖结构膜结构风荷载特性脉动风压平均风压概率分布
单塔和双塔情况下大型冷却塔的表面风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大型冷却塔在单塔和双塔情况下的表面风压分布,应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增加模型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来补偿模型试验的雷诺数效应,通过与以往成果的比较以确定合理的粗糙度,进行变风向角和塔间距工况的双塔干扰试验.研究表明:模型表面粗糙度对冷却塔外表面风压系数有较大影响;双塔串列时前塔对后塔的影响远大于后塔对前塔的影响;斜列时可根据前塔对后塔的干扰程度并按风向角划分为3个区域.同时给出典型塔间距下考虑风向角因素的后塔体型系数包络线,供设计参考.
沈国辉鲍侃袁孙炳楠李庆祥
关键词:风荷载风压系数粗糙度
屋盖结构背景响应等效风荷载的一种简化算法被引量:3
2006年
屋盖结构以非共振响应为主,因此适用于共振响应的阵风荷载因子法已不再适用,而LRC法由于具有计算繁琐、与响应位置和类型有关等不足而难于应用。提出以最大(小)升力为目标的荷载升力相关(LLC)法,分析其原理,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当风压为全相关时,LLC法得到的等效风荷载即为屋面的脉动风压,因而LLC法将用于结构整体计算和围护结构计算的风荷载公式相统一。通过两个实例检验LLC法计算低层房屋屋盖结构等效风荷载时的合理性。
沈国辉孙炳楠楼文娟
关键词:风荷载低层房屋等效风荷载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