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世策

作品数:131 被引量:510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建筑科学
  • 16篇文化科学
  • 13篇医药卫生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风洞
  • 28篇风洞试验
  • 21篇开孔
  • 15篇开孔结构
  • 12篇教学
  • 10篇有限元
  • 10篇混凝土
  • 10篇荷载
  • 10篇风压
  • 9篇内压
  • 9篇建筑
  • 9篇风致
  • 9篇钢筋
  • 9篇钢筋混凝
  • 9篇钢筋混凝土
  • 8篇圆钢管
  • 8篇风振
  • 7篇腰椎
  • 7篇气动
  • 7篇风荷载

机构

  • 130篇浙江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广东省建筑科...
  • 2篇浙江省电力设...
  • 2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船第九设计...
  • 1篇上海现代建筑...
  • 1篇铁道部第二勘...
  • 1篇杭州市建筑设...
  • 1篇浙江华云电力...

作者

  • 131篇余世策
  • 54篇蒋建群
  • 42篇楼文娟
  • 35篇胡志华
  • 24篇孙炳楠
  • 24篇刘承斌
  • 19篇冀晓华
  • 12篇赏星云
  • 12篇徐海巍
  • 12篇钱匡亮
  • 11篇沈国辉
  • 10篇林竣
  • 9篇陈勇
  • 8篇陈其昕
  • 8篇吴浩波
  • 7篇刘耀升
  • 7篇屠荣伟
  • 7篇唐小君
  • 7篇廖胜辉
  • 6篇李方财

传媒

  • 8篇浙江大学学报...
  • 7篇实验室研究与...
  • 5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空气动力学学...
  • 5篇实验技术与管...
  • 4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工程力学
  • 4篇实验室科学
  • 4篇实验流体力学
  • 4篇实验科学与技...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 1篇振动.测试与...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13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洞测力天平多功能支撑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测力天平多功能支撑装置。矩形钢板水平固定在风洞转台上,圆形钢板放置在矩形钢板上表面,圆形钢板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开有等分的三段弧形槽,固定在矩形钢板的上的等分布置三根小螺杆分别穿过各自的弧形槽用螺母将圆形...
余世策冀晓华胡志华屠荣伟林竣蒋建群
文献传递
腰椎活动节段精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采用一种新型CAD方法用CT资料精确建立腰椎L4-L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方法用一种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提取腰椎目标区域得到二值图像;再用反应腰椎曲度的“最佳切割平面”从初始表面模型获得非平行的切割轮廓线并建立“分段线性子空间”;后者经仿射变换到“规则子空间”后快速重构腰椎曲面,最后经逆变换恢复原三维空间的形状特征。将L4-L5节段表面模型所有结点的坐标数据和三角面片信息导入ANSYS进行网格划分。结果所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包含L4-L5节段所有重要解剖结构,压缩、屈曲、伸直载荷下有限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合。结论包含先进算法的CAD技术实现了腰椎复杂几何模型的快速、精确建模。
刘耀升陈其昕李方财唐小君方杰廖胜辉余世策
关键词:生物力学腰椎有限元模型
新冠疫情下建筑材料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被引量:5
2021年
介绍了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在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基于实验课程特点,将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过程分解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并依据不同实验项目的特点及可操作性将其分为讲解型、演示型、操作型等三类实验。对于讲解型、演示型实验及操作型实验的理论部分,以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授课,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直播或回放进行学习;线上学习可弥补线下展示的局限性,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理论知识。操作型实验的实践部分,在学生返校后集中完成,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通过同步开展多个实验项目、控制实验小组及实验室内人数等措施保证线下实验顺利实施。此外,通过编写实验测试题库并设置提问考查等环节保证了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保证实验教学的高效完成。
彭宇钱匡亮余世策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一种冷却塔气弹模型风致位移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气弹模型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在风洞模型试验区底板安装有中心开圆孔的转盘,转盘支撑在圆柱形转台上,圆柱形转台底面与圆柱形支架上端间为水平转动连接,电机安装在圆柱形支架内,电机轴上的小齿轮与固定在圆柱...
余世策沈国辉蒋建群
文献传递
开孔结构风致内压及其与柔性屋盖的耦合作用
国内外风灾调查研究表明,低层房屋及大跨度柔性屋盖的风致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外压共同作用引起的,部分敞开或突然开孔导致的内压增大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然而人们对内压产生机理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而结构设计人员对...
余世策
关键词:风致内压迭代算法频域法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钢筋混凝土实验教学综合加载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实验教学综合加载装置。基础底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四根工字型立柱下端垂直固接在基础底板上,四根工字型立柱上端分别设有可调高度的工字型反力梁构成长方形框架,四根工字型立柱间的基础底板上分别...
余世策蒋建群刘承斌钱匡亮赏星云胡志华
文献传递
正弦波激励下刚性开孔结构内压响应特性实验
2011年
利用声音振动发生原理研制了专门用于内压机理研究的实验装置,对单一开孔的刚性结构在正弦波气压激励下的内压动力特性进行了多参数对比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孔结构在外部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腔体共振,随开孔面积增大,腔体共振频率增大阻尼比减小;随孔口深度及内部容积增大,腔体共振频率减小阻尼比增大;对于深宽比很小且开孔面积相同的孔口,孔口形状对腔体共振频率影响不大,对阻尼比有一定影响。
余世策李庆祥俞海峰吕江王彤
关键词:开孔内压正弦波
单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内部气承刚度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内部气承刚度模拟装置。四根空心圆钢管底部垂直安装于风洞转台周边,四根钢管顶部与风洞转盘固定,风洞转盘中心安装有可拆卸圆盘,可拆卸圆盘中心开有孔洞。四根钢管间的风洞转台上通过圆形橡胶垫,...
余世策楼文娟蒋建群徐海巍
风洞边界层模拟的尖劈隔栅组合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边界层模拟的尖劈隔栅组合装置。长度等于风洞试验段宽度的两根等边角钢的一边固定在风洞断面的上下壁面上,两根等边角钢的另一边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均开有腰形槽,两根等边角钢间垂直安装有多根T形钢,该短边与两根等...
余世策冀晓华胡志华蒋建群
开孔结构内压脉动影响因子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准确描述开孔结构内压脉动响应过程,将不同内压脉动预测公式进行比较,对不同开孔尺寸和内部容积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了湍流度、来流风速和开孔位置对开孔结构内压脉动响应的影响,并探讨不同预测公式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开孔迎风时内压脉动较大,而斜风向下内外压脉动均方根比达到最大;孔口处湍流强度对内压脉动影响显著,而风速对内压均方根影响并不显著;迎风墙面中心开孔相比偏心开孔具有更大的内压均值和均方根.
徐海巍余世策楼文娟
关键词:开孔结构内压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