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麻醉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手术
  • 3篇利多卡因
  • 3篇丙泊酚
  • 2篇胸科
  • 2篇胸科手术
  • 2篇瑞芬太尼
  • 2篇视频喉镜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左侧卧位
  • 2篇胃镜
  • 2篇胃镜检查
  • 2篇卧位
  • 2篇小剂量利多卡...
  • 2篇镜检
  • 2篇喉镜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谭红
  • 8篇李树人
  • 5篇李彦平
  • 4篇韩如泉
  • 4篇刘缚鲲
  • 3篇崔伟华
  • 2篇冀明
  • 2篇万磊
  • 2篇岳红丽
  • 2篇邵刘佳子
  • 1篇俞力
  • 1篇赵欣
  • 1篇王芳
  • 1篇马宁
  • 1篇郝增平
  • 1篇洪方晓
  • 1篇李俊发
  • 1篇王拥军
  • 1篇翟惠虹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诺昔康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和吗啡组。患者根据需要启动PCA泵(氯诺昔康0.8mg/次,吗啡1mg/次,锁定时间5min)。由疼痛缓解程度(PAR)、疼痛缓解总和(TOT-PAR)和患者24h镇痛总体效果来评价镇痛效果,同时监测血小板聚集率、肝、肾功能,并观察胃肠道反应等。结果:氯诺昔康组和吗啡组的TOTPAR和镇痛总体印象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吗啡组起效早于氯诺昔康 组。氯诺昔康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2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PCA镇痛,其镇痛效应与吗啡相近,不良反应较少。
王芳谭红李树人
关键词:术后镇痛患者自控镇痛吗啡
左侧卧位I-scope气管插管用于上消化道早癌经胃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与平卧位I-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相比较用于全身麻醉下胃食管早癌患者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150例胃食管早癌患者,均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外周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测量门齿间距离和Mallampati评分。麻醉诱导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3~0.4 mg/kg,舒芬太尼0.3~0.5μg/kg,丙泊酚1.5~2.0 mg/kg,罗库溴铵0.8 mg/kg。根据SPSS 20.0(seed=200)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SL组、SS组、MS组,每组各50例。SL组患者采用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SS组患者采用平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MS组患者采用平卧位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记录三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和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以及口干、咽痛、咳嗽、口腔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结果SL、SS、MS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分别为(42.79±11.95)s、(46.73±21.41)s、(51.21±24.58)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SS、MS组患者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6%(48/50)、90%(45/50)和92%(46/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SS、MS组患者术后口干、咽痛和咳嗽发生率分别为42%(21/50)、18%(9/50)、4%(2/50);38%(19/50)、18%(9/50)、18%(9/50);26%(13/50)、38%(19/50)、12%(6/50)。有3例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损伤,SL组1例,MS组2例。结论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全身麻醉时,左侧卧位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时间和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与传统Macintosh喉镜等平卧位气管插管无显著差异,I-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可用于左侧卧位气管插管。
刘缚鲲谭红薛富善邢丽娇万磊冀明翟惠虹张倩
关键词: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左侧卧位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方法:年龄18~65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病情为Ⅰ~Ⅱ级、择期行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0例纳入研究,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和维持期2组患者给药顺序如下:(1)静脉滴注马来酸咪达唑仑0.03 mg/kg;(2)利多卡因组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 mg/kg,之后持续滴注33μg.kg-1.min-1,对照组等速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之后持续滴注0.2μg.kg-1.min-1;(4)静脉滴注丙泊酚,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 mg/L,每次以0.3 mg/L上调,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在40~60;(5)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监测和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BIS、心率、有创动脉血压(IAP)、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鼻咽温、阿托品或麻黄碱和硝酸甘油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的差异。监测利多卡因组患者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9)岁;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1±1)岁。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麻黄碱或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用量、BIS、IAP、鼻咽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合并症。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分别比较如下:气管插管时,(1.9±0.4)mg/L比(2.4±0.4)mg/L,(1.2±0.4)mg/L比(1.6±0.4)mg/L;器官切除时,(2.0±0.5)mg/L比(2.7±0.7)mg/L,(2.0±0.5)mg/L比(2.7±0.7)mg/L;关胸时,(1.7±0.4)mg/L比(2.2±0.7)mg/L,(1.8±0.4)mg/L比(2.3±0.7)mg/L;拔管时(0.8±0.2)mg/L比(0.9±0.2)mg/L,(0.9±0.2)mg/L比(1.0±0.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120、240 min和手术结束时血清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2.24±0.53)、(2.20±0.42)、(2.45±0.73)和(2.31±0.75)mg/L,均低于中毒浓度(8 mg/L)。
崔伟华谭红韩如泉李彦平李树人
关键词:利多卡因丙泊酚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胸科手术
同种异体肾移植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一氧化氮在其中的作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肾移植时全身和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评价NO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肾移植手术患者 2 8例 ,分为高血压组 (H组 ,n =14 )和血压正常组 (N组 ,n =14 )。麻醉前、开放前及开放后 5min、30min、1h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 ,开放后 5、30min时测量移植肾RBF ;静脉血测定NO、NOS和ET血浆浓度。另抽测 14例无肾脏疾患志愿者血样 ,作为NO、NOS和ET水平的对照值。结果 两组肾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相近。两组肾移植患者麻醉前NO、NOS及E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两组间及组内各时点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和肾移植组中 ,NO、ET与MAP之间分别呈负、正相关 (P <0 0 5 ) ;但肾移植组NO、ET与移植肾RBF相关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肾移植时血压正常和偏高时血流动力学相差不大 ;NO
马宁谭红李树人
关键词:一氧化氮肾移植血流动力学肾血流
潜伏期和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比较硬膜外分娩镇痛始于潜伏期与活跃期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潜伏期(宫口扩张0.5~3.0cm)组(L组,n=40)和活跃期(宫口扩张〉3.0cm)组(A组,n=40)。同时随机选取不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为对照组(c组)。A组和L组均以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以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1)5ml为试验剂量,随后注入上述药物10ml,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药物同上,采用PCA模式,PCA量6ml,间隔时间30min。于镇痛前即刻(c组于宫口扩张3cm时)、镇痛开始后5、10、15、30min、宫口扩张7~8cm及10cm时行VAS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肌力。镇痛前取静脉血样,胎儿娩出即刻取母体静脉血样及脐带血样,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脐带血浆罗哌卡因浓度。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药物用量、胎儿娩出后1、5min时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组和A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胎儿娩出即刻母体血浆皮质醇浓度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催产素使用率升高,剖宫产率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A组镇痛时间缩短(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脐带血浆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始于潜伏期与活跃期均能降低剖宫产机率,在其程度上无差异,且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同样安全。
岳红丽谭红李彦平韩如泉李树人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分娩过程
左侧卧位I-scope气管插管优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麻醉时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I-scope气管插管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能否优化术前麻醉时间。方法2018年3—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拟行ESD的150例早期胃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SPSS 20.0随机数字分为3组,每组50例。SL组患者左侧卧位,使用I-scope气管插管;SS组患者平卧位,使用I-scope气管插管;MS组患者平卧位,Macintosh喉镜直接气管插管。主要观察术前非必需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成功后至内镜手术开始的间隔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的插管次数、相关并发症等并行统计分析。结果SL组的术前非必需麻醉时间为(8.55±2.16)min,SS组为(10.44±2.43)min,MS组为(10.56±3.2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8,P<0.001),SL组明显少于SS组(P<0.001)和MS组(P<0.001),SS组与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9)。SL组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6.0%(48/50),SS组为90.0%(45/50),MS组为92.0%(46/5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1,P=0.627)。患者术后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至返病房期间的咳嗽咳痰、口干、黏膜损伤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咽痛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5,P=0.028),MS组(38.0%,19/50)高于SL组(18.0%,9/50,P<0.05)和SS组(18.0%,9/50,P<0.05),SL组与S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卧位I-scope气管插管用于ESD能有效优化术前麻醉时间。
刘缚鲲谭红邢丽娇邵刘佳子曾娜俞力王拥军冀明薛富善
关键词:左侧卧位视频喉镜
Dixon序贯法测定丙泊酚镇静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2023年
目的应用Dixon序贯法来研究丙泊酚镇静抑制老年患者对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75~84岁老年患者3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均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丙泊酚剂量由1.1 mg/kg(第1例患者)开始,阶梯剂量为0.1 mg/kg,后续患者的丙泊酚剂量由前1例患者的胃镜插入反应确定,插入反应未抑制则增加0.1 mg/kg,插入反应抑制则减少药物,将"胃镜插入反应阳性—插入反应阴性"这一变化视为拐点,出现7个拐点时即停止纳入。记录患者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的心率、MAP、SpO_(2)变化,记录恶心呕吐、咳嗽呛咳、吞咽、体动等胃镜插入反应。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丙泊酚镇静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11±0.16)mg/kg,MAP在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105.05±13.39)、(90.48±10.98)、(90.48±11.11)、(82.68±9.98)mmHg,给药后各观察点MAP较麻醉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77.26±12.67)、(72.81±10.39)、(72.90±11.63)、(68.32±9.42)次/min,给药后各观察点心率较镇静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在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96.48±1.81)%、(98.65±1.31)%、(97.36±2.14)%、(96.48±1.81)%,镇静前SpO_(2)与胃镜进镜时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镜进镜时SpO_(2)与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Dixon序贯法确定丙泊酚镇静抑制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11±0.16)mg/kg。
黄杨心蕊谭红刘维超刘缚鲲
关键词:胃镜检查丙泊酚序贯法
复合应用小剂量利多卡因减轻瑞芬太尼停药后疼痛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输注能否减轻瑞芬太尼停药后疼痛。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剖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及对照组(C组)。两组术中均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L组同时输注利多卡因33μg.kg-1.min-1,C组输注等容积生理盐水。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和MAP调整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血浆浓度。记录麻醉后恢复室(PACU)内疼痛评分-4(VRS-4),Ricker s镇静躁动(SAS)评分及吗啡用量;拔管后48 h疼痛VAS评分和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吗啡用量。L组患者测定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拔管后30、60、120 min吗啡用量L组明显低于C组(P<0.05)。拔管后6 h PCA吗啡用量L组明显低于C组(P<0.05)。拔管后6 h L组咳嗽时VAS评分低于C组(P<0.05)。拔管后6 h内利多卡因血药浓度>(0.34±0.18)μg/ml,L组PCA吗啡用量低于C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血药浓度>(0.34±0.18)μg/ml时,能起到减轻瑞芬太尼停药后疼痛的作用。
崔伟华谭红韩如泉李彦平李树人
关键词:利多卡因瑞芬太尼胸科手术术后疼痛
魏氏鼻喷射通气导管在60岁以上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讨魏氏鼻喷射通气导管在60岁以上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将2021年1—6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择期行丙泊酚单镇静方案下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魏氏鼻喷射通气导管组(观察组)和经鼻导管吸氧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主要观察低氧血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检查过程中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低氧血症发生后的处理措施(抬下颌、面罩给氧),不良反应(体动、呛咳、鼻出血、咽痛)发生率,满意度(患者、麻醉医师及内镜操作医师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内镜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1/40)比25.0%(10/40),χ2=8.538,P=0.003],平均最低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97.7%±2.5%比92.6%±5.8%,t=5.093,P<0.001),托下颌实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2/40)比35.0%(14/40),χ2=11.250,P=0.001];体动、呛咳、鼻出血、咽痛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无一例发生鼻出血和咽痛;患者满意度构成、麻醉医师满意度构成和内镜医师满意度构成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魏氏鼻喷射通气导管能够安全应用于60岁以上患者的丙泊酚单镇静方案下无痛胃镜检查,能够减少低氧血症发生和气道干预次数,但临床应用中需关注鼻出血、咽痛的发生,避免暴力操作。
谭红万磊刘缚鲲薛富善邵刘佳子
关键词:胃镜检查丙泊酚低氧血症鼻导管
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危险度评估与并发症被引量:7
2013年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比重上升,因妇科疾患需行各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这些患者多数伴有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明显减退.因此以往对老年妇女的妇科手术倾向于保守.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数量和比例也不断增加.由于老年妇女特有的生理及病理特点,以及妇科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妇科手术存在许多不同,本文就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危险度评估与患者围术期的生理影响以及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并发症方面介绍如下.
谭红郝增平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危险度评估并发症麻醉生理影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