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乐天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大洋
  • 1篇大洋中脊
  • 1篇地学
  • 1篇地学领域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洋壳
  • 1篇洋中脊
  • 1篇热液
  • 1篇西南印度洋
  • 1篇陆架
  • 1篇陆架区
  • 1篇陆缘
  • 1篇南极半岛
  • 1篇南印度洋
  • 1篇弧后扩张
  • 1篇活动陆缘
  • 1篇构造层
  • 1篇构造层序
  • 1篇海底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4篇马乐天
  • 2篇李家彪
  • 1篇丁巍伟
  • 1篇陈永顺
  • 1篇方银霞
  • 1篇董崇志
  • 1篇冯旭文
  • 1篇王春阳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标准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洋技术国际标准化在中国的起步及其实践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通过探讨海洋技术国际标准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1)海洋观测国际标准与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2)海洋通用技术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3)海洋资源勘探与国际标准的紧密联系;(4)向更深的深海发展——潜水器技术与国际标准相结合,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在海洋技术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初步实践成果。同时指出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分委会(ISO/TC8/SC13)落户中国,是带动我国海洋技术标准走出去的契机,有利于推进海洋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
马乐天冯旭文李家彪
关键词:海洋技术海洋观测
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沉积演化
2017年
基于横穿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的多道地震剖面解释,对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极半岛西侧陆缘陆架区可以划分为四大平行于南极半岛走向的构造单元,从陆侧至海侧,分别是陆架内缘区、陆架盆地、陆架中部隆起和陆架外缘区。同时通过地震剖面不整合面识别以及结合区域演化历史,对陆架外缘区层位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四大构造层序:俯冲碰撞前层序S4,俯冲碰撞后层序S3,上新世冰川沉积S2及全新世冰海沉积S1。基于构造单元及构造层序的划分,将南极半岛西侧不活动陆缘陆架区的构造-沉积演化分为三期:(1)中生代—始新世,菲尼克斯板块向着南极半岛俯冲,南极半岛西侧陆缘为主动大陆边缘,陆架内缘区发生火山活动,形成海底火山岩,而在陆架盆地区和陆架外缘区沉积火山碎屑岩;(2)从始新世开始,南极洲-菲尼克斯洋中脊逐步分段式地抵达南极半岛西侧大陆边缘,南极半岛西缘逐渐转变成不活动的大陆边缘,并在陆架中部发生隆起作用,使得陆架盆地内的沉积物发生变形形成向斜构造,同时在陆架外缘区沉积硅质碎屑岩;(3)上新世开始,南极半岛西缘发生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大陆边缘的沉积主要受控于冰川作用。
王春阳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马乐天方鹏高
关键词:构造层序
海洋调查标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被引量:6
2020年
海洋强国是国家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海洋调查为海洋开发保护及科学研究提供最基本和必需的数据资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海洋调查标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海洋调查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本文总结了海洋调查标准体系构建的依据和目标,框架设计的思路,并对标准体系各层次要素的内在关系作了分析,指出未来海洋调查标准制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冯旭文吕小飞高学民马乐天马乐天
关键词:海洋调查
国际大洋中脊第三个十年科学计划介绍(2014—2023)被引量:4
2015年
国际大洋中脊计划是国际地学领域的重要科学计划之一,由国际大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提出,旨在协调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大洋中脊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国际大洋中脊协会创办之初,洋中脊研究主要在少数国家单独进行。第一个十年科学计划(1994—2003)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西南印度洋脊考察研究、推进了洋中脊全球取样,更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使该协会发展成为完整的联合团体。第二个十年科学规划(2004—2013)仍以促进学科间交流、
马乐天李家彪陈永顺
关键词:大洋中脊地学领域西南印度洋洋壳弧后扩张海底热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