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慧 作品数:7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医务人员健康体检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健康体检的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上消化道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行健康胃镜查体的703例医务人员,统计其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检出情况,对检出疾病人群的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受检者中男女比为1:1.32;受检人群年龄均为40岁以上,检出疾病以食管炎(13.51%)、慢性糜烂型胃炎(12.94%)、胃息肉(12.09%)为主,男性(54.75%)检出居多;医务人员HP总感染率为42.69%,检出消化道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的受检者HP感染率较高;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胃黏膜组织重度炎症多见于胃溃疡(53.66%),其炎症改变较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息肉等严重。胃黏膜萎缩伴肠化生改变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论医务人员健康查体胃镜检查疾病检出率高,HP感染率高,建议40岁以上医务人员及其他职业人群定期行胃镜健康查体。 管鑫 丁红云 崔艳欣 王明慧 姜相君关键词:医务人员 组织病理 41例颈动脉蹼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蹼的影像学特点及其相关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对其中符合颈动脉蹼诊断标准的患者的影像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行头颈部CTA检查的8653例患者中,检出颈动脉蹼患者有41例(0.47%)。41例中典型部位的颈动脉蹼共38例(92.68%),26例(63.41%)位于颈内动脉,12例(29.27%)位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发生于颈动脉之外部位者共3例(7.32%),其中2例(4.88%)位于锁骨下动脉,1例(2.44%)位于椎动脉。41例患者共发现47个蹼结构,其中蹼附着于管腔后壁者33个(70.21%),位于侧壁者10个(21.28%),位于前壁者4个(8.51%)。41例患者最终诊断脑梗死者20例(48.7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4例(34.14%),脑出血者3例(7.32%),其他表现者4例(9.76%)。结论颈动脉蹼在CTA上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除最好发于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外,亦可见于颈部其他动脉如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蹼结构管腔内附着部位多见于后壁及侧壁,少数发生于前壁。颈动脉蹼与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 王明慧 张竹青 赵晗 牛蕾 段崇锋 赵继平 刘松 李滢 任延德 刘学军关键词:卒中 CT血管造影 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分析及术后随访 2024年 目的:分析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表现。7例术前均行MRI及DR检查,其中3例行CT检查,术后复查均行MRI检查。结果:7例发病部位均为膝关节,其中右膝4例,左膝3例。MRI显示膝关节腔及髌上囊内多发米粒体小结节影,以分布在髌上囊内更多更明显,T_(2)WI压脂信号稍低但略高于肌肉信号,可见滑膜增厚,其中5例见小的树枝状脂肪瘤;CT见关节腔积液,其内无高密度结节影;DR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术后复查MRI显示积液较术前明显减少,滑膜增厚明显减轻。随访时间段内所有病例未见复发。结论:T_(2)WI压脂序列可显示关节腔内多发稍低信号的米粒体、滑膜增厚以及树枝状脂肪瘤,有助于提高米粒体滑囊炎的诊断率,术后MRI复查显示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庄勋慧 张洁琳 宋修峰 王明慧 鲍爱华关键词:儿童 关节 滑囊炎 脑实质内炎性假瘤伴高IgG4血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29岁,因“双眼颞侧视野缺损1月余”于2016年12月13日就诊,行颅脑MRI检查发现脑内多发异常信号灶,增强扫描示病灶部分强化(图1),临床诊断考虑为脑内炎性病变,给予激素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 张竹青 付伟伟 王明慧 宋双双 牛蕾 段崇锋 刘松 李滢 刘斌 焦迎斌 刘学军关键词:浆细胞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在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3... 王明慧关键词:肝纤维化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索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2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良好的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VBM)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全脑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和右侧中央后回( t =3.817、4.049, P <0.001);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灰质体积增大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右侧缘上回、右侧补充运动区( t =-4.627^-3.907, P <0.001)。结论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相关脑区和涉及多感觉前庭处理脑区均发现灰质体积异常,这应该是前庭性偏头痛的神经生物学因素之一。 王淑青 李滢 王明慧 阎文静 刘学军 王海萍关键词:前庭疾病 偏头痛 灰质 前庭性偏头痛发作间期的全脑灌注及灰质体积变化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时的全脑灌注及灰质体积变化,了解VM发作间期的影像学特征,以进一步探究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处于... 王明慧关键词:病理机制 全脑灌注 影像特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