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艳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污染
  • 5篇有机物
  • 5篇污染特征
  • 5篇挥发
  • 5篇挥发性有机
  • 5篇挥发性有机物
  • 5篇臭氧
  • 3篇VOCS
  • 2篇疫情
  • 2篇园区
  • 2篇污染物
  • 2篇颗粒物
  • 2篇臭氧生成
  • 2篇大气污染
  • 1篇严控
  • 1篇氧化硫
  • 1篇氧化碳
  • 1篇有机气溶胶
  • 1篇源解析
  • 1篇站点

机构

  • 14篇江苏省环境监...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江苏省苏力环...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无锡中科光电...
  • 1篇重庆市生态环...
  • 1篇江苏省苏州环...

作者

  • 14篇秦艳红
  • 9篇秦玮
  • 4篇杜嵩山
  • 3篇曹军
  • 3篇张祥志
  • 2篇张璘
  • 2篇钟声
  • 2篇陈诚
  • 2篇杨雪
  • 2篇袁琦
  • 2篇王爱平
  • 1篇蒋益荃
  • 1篇汤莉莉
  • 1篇刘晓慧
  • 1篇孙旭光
  • 1篇朱彬
  • 1篇江飞
  • 1篇刀谞
  • 1篇郁建桥
  • 1篇黄樱

传媒

  • 5篇环境监控与预...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区域治理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20峰会期间宜兴市大气VOCs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应用TH-300B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对江苏省宜兴市大气VOCs进行监测,烷烃、烯烃、芳香烃、乙炔、氯代烃、OVOC、乙腈体积混合比分别为11.00×10^(-9)、1.93×10^(-9)、5.78×10^(-9)、1.23×10^(-9)、4.16×10^(-9)、10.37×10^(-9)、0.27×10^(-9),应用臭氧最大生成潜势系数计算,烯烃和芳香烃为OFP贡献最大的活性组分,VOCs中臭氧前体物NMHCs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42.2%)、机动车尾气(17.9%)、油气挥发(20.8%)、溶剂挥发(7.0%)、植物源贡献(12.1%),结合条件概率函数分析,其中的人为污染源与西北、东南方向的污染源分布有关,植物源与西南山地丘陵区域有关.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严格管控期(2016-09-01~2016-09-06),主要源于一次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NMHCs中工业源占比下降至30.5%,植物源占比上升至16.8%.
张璘张祥志秦玮茅晶晶秦艳红谢卫平史文科陈文泰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江苏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2—3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相比于2019、2020年疫情管控期间PM_(2.5)、PM_(10)、NO_(2)、SO_(2)、CO浓度的全省平均降幅分别为37.5%、36.9%、31.9%、28.2%和21.2%。严格管控期的2月和生产恢复期的3月,江苏省十三市PM_(2.5)、PM_(10)浓度同比降幅大致相当,呈现出较好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均匀性。但各市臭氧浓度同比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空间上,沿江以南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臭氧浓度明显上升,而其他城市臭氧浓度以下降为主;时间上,2月南京等九市臭氧浓度上升,3月徐州等八市臭氧浓度持平或者下降。假设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未采取为阻断疫情蔓延而实施的种种举措,在仅考虑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持续实施的情况下,与预期降幅相比,疫情管控对NO_(2)实况浓度降幅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M_(2.5)和PM_(10)。
楚翠姣江飞孙旭光梁进蒋益荃秦艳红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臭氧
江苏省典型城市PM2.5及其主要化学组分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江苏省8个典型城市的常规参数及PM2.5组分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PM2.5的质量浓度波动较为明显,冬季PM2.5浓度值较高,夏季PM2.5浓度值最低。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苏北地区高于苏南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徐州碳质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排放,连云港、南通、南京、无锡及苏州主要来源均为移动源排放和燃煤排放。
汪琦袁琦秦艳红徐政秦玮
关键词:环境保护
南京典型站点春季大气颗粒物数谱分布特征
2018年
利用TSI公司的APS和SMPS系统,于2017年4月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点位连续一个月进行大气颗粒物数谱观测,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典型月份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均值分别为1.64×104cm^(-3)和1.65×106μm^3/m^3;核模态、爱根核膜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数浓度占比分别为22.72%,53.52%,23.72%和0.05%,体积浓度占比分别为0.01%,1.76%,55.82%和42.41%;颗粒物数浓度平均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PM_(2.5)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新生粒子事件,3~10 nm颗粒物数浓度小时均值短时>7 500 cm^(-3)。
杜嵩山秦艳红张璘
关键词:春季大气颗粒物
江苏省城区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物种识别被引量:4
2020年
利用2019年8月13日—9月30日江苏省13个设区市离线监测的VOCs数据,对江苏省城区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逐日VOCs的体积分数范围为8.83×10^-9~45.11×10^-9,表现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江苏省13个设区市VOCs的体积分数为7.85×10^-9~30.52×10^-9,徐州市VOCs最高,这与徐州市监测点位置分布及其工业结构相关.全省13个设区市臭氧浓度处于优、良、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时,VOCs总体积分数分别为14.96×10^-9、17.96×10^-9、25.85×10^-9和25.11×10^-9,臭氧浓度处于污染状态时的VOCs高于优、良状态,且炔烃占比随着臭氧污染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表明现阶段臭氧生成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通过加权的方式筛选出间/对二甲苯、乙烯、甲苯、丙烯、异戊二烯、邻二甲苯等物种,它们是目前对江苏省城区影响程度较大且影响范围较广的关键活性物种.
秦艳红秦玮蒋自强刘笑媛杜嵩山袁琦
关键词:污染特征活性物种臭氧
大气超级站网建设及在江苏区域的集成应用实践被引量:4
2017年
当前全球大气环境问题趋于复杂化,区域性灰霾、酸雨和以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为主的光化学污染问题成为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江苏省大气污染由过去单一的煤烟型污染逐步转变为多种污染物、多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的复合型污染,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欧美和中国关于大气超级站网设计和建设进行了简要评述和比较分析,提出适合江苏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的大气复合型超级站网建设、区域数据综合集成及应用发展等方面的建设理论。
汤莉莉刀谞秦玮余家燕张祥志王晨波杜嵩山张璘陈诚秦艳红丁爱军
新冠疫情严控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被引量:13
2021年
为研究2020年初新冠疫情严控措施对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选取1月25日~2月10日(疫情严控期)南京及周边省会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5a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疫情停工期间,降水量同比下降,大气扩散条件为近5a较差水平,但除O_(3)浓度不降反升外,其他主要污染物PM_(2.5)、PM10、SO_(2)、NO2和CO浓度均达近5a最低值,分别为36,44,5,22μg/m^(3)和1.1mg/m^(3).通过推算疫情停工期间本地减排措施的“净环境效益”,严控使得PM_(2.5)、PM10、SO_(2)、NO_(2)和CO分别下降了41.7%、45.3%、14.3%、43.5%、18.2%,O_(3)浓度上升了4.8%.从空间上分析,南京市SO_(2)浓度及其同比降幅在长三角省会城市内排名第1,其他污染物改善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从日变化可知,PM_(2.5)和PM10日变化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夜间未出现次峰值.O_(3)夜间浓度明显升高,原因是交通源的大幅削减使NO对O_(3)的滴定反应降低,而白天O_(3)浓度峰值取决于VOCs和NO_(x)的减排比例.
王爱平朱彬秦玮秦艳红杨雪刘晓慧
关键词:空气质量减排
江苏省2013—2016年臭氧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5
2017年
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国控空气自动站获得的臭氧(O_3)观测数据,探讨江苏省O_3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大气氧化剂OX(O_3和NO2)和O_3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升高速率分别为0.98×10-9a-1和3.70μg/(m3·a),O_3增幅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在O_3空间分布上,东部沿海O_3浓度相对高于西部内陆,O_3浓度高值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辐散,呈现出区域性O_3污染。结合经验正交分解进行聚类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O_3分区主要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类,与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张祥志陈文泰黄樱黄樱秦玮秦艳红秦玮
关键词:臭氧经验正交分解
湿式旋转溶蚀器对二氧化硫吸收效率和测量干扰的评估
2021年
利用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Marga 1S)分别与API 100E和Thermo 43i同时测量环境空气和二氧化硫(SO_(2))标气,进而评估了湿式旋转溶蚀器对SO_(2)吸收效率及其测量干扰.研究结果显示,基于API 100E和Marga 1S测得的2017年南京市环境空气SO_(2)浓度分别为(17.1±7.7)μg·m^(-3)和(9.6±5.9)μg·m^(-3),Marga 1S较API 100E低43.8%,当API 100E监测SO_(2)浓度低于25μg·m^(-3)时,API100E和Marga 1S的相对误差较大,秋、冬季Marga 1S测量结果与API 100E最为接近,夏季Marga1S测量结果偏低;基于实验室研究发现,Marga 1S和Thermo 43i的相关系数r为0.999,相关性较好,Marga 1S的测量结果偏低,与环境空气结论一致.湿式旋转溶蚀器对SO_(2)吸收效率为82.1%-91.7%,随着SO_(2)浓度逐渐升高,湿式旋转溶蚀器的吸收效率逐渐升高,60μg·m^(-3)附近时吸收效率趋于稳定.高浓度SO_(2)条件下,颗粒态中SO_(4)^(2-)残留率介于0.43%-1.34%之间,高浓度SO_(2)对颗粒物SO_(4)^(2-)组分监测影响较小.
秦艳红秦玮蒋自强袁琦陈诚高洁刘晨
关键词:二氧化硫
南京某典型化工园区春季VOCs污染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2020年3月28日—5月3日南京某典型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监测数据,分析了园区内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春季园区φ(VOCs)范围为22.3×10^(-9)~892.6×10^(-9),82.1%频率的φ(VOCs)<100×10^(-9);VOCs组分占比表现为:烷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烯烃>卤代烃>芳香烃>炔烃>有机硫。高体积分数VOCs中烷烃和烯烃占比高于低体积分数VOCs,受园区内部储罐存储、运输、转运等过程产生的油气挥发及石油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的生产影响显著。不同时刻φ(VOCs)表现为夜间最高、早晨其次、下午最低的变化特征,这与园区内部VOCs排放累积、大气边界层抬升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等因素有关。OFP值范围为166.2~6920.9μg/m^(3),56.0%频率的OFP<500μg/m^(3),低、高值OFP中贡献前10位的物质均以烯烃和芳香烃为主。
秦艳红秦玮杜嵩山蒋自强陈诚曹军王爱平
关键词: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