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泥炭地
  • 4篇泥炭
  • 4篇泥炭藓
  • 3篇有机碳
  • 3篇有机碳含量
  • 3篇碳含量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土壤有机碳含...
  • 2篇氮沉降
  • 2篇氮输入
  • 2篇沼泽
  • 2篇泥炭沼泽
  • 2篇贫营养
  • 2篇模拟氮沉降
  • 2篇鄂西南
  • 1篇氮转化
  • 1篇电子受体
  • 1篇厌氧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生物资源保护...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森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和...

作者

  • 10篇薛丹
  • 5篇陈槐
  • 4篇刘建亮
  • 4篇刘建亮
  • 2篇高永恒
  • 2篇卜贵军
  • 2篇刘俊霞
  • 1篇杨军
  • 1篇张金波
  • 1篇刘正祥
  • 1篇朱单
  • 1篇何奕忻
  • 1篇詹伟
  • 1篇胡骥
  • 1篇詹伟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位下降对若尔盖泥炭地垂直剖面土壤甲烷产生及厌氧氧化潜势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泥炭地是主要的甲烷(CH_(4))排放源,甲烷循环过程对水位变化响应敏感。研究选取两块具有水位差异的泥炭地土壤,通过厌氧培养实验探究水位变化对泥炭地甲烷产生和甲烷厌氧氧化(Methane Anaerobic Oxidation, AOM)潜势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潜势大小的生物地球化学因子。结果显示,高水位泥炭地(0 cm)CH_(4)产生累积量为(0.89±0.01)μg/g,要显著高于低水位(-30 cm:(0.70±0.03)μg/g)泥炭地甲烷产生量,但低水位AOM累积量要显著高于高水位泥炭地(0 cm:(2829.93±35.99)μg/g),低水位泥炭地AOM量为(3588.06±24.78)μg/g。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甲烷产生潜势与含水量和DOC具有显著相关性,AOM潜势与含水量、pH、DOC具有显著相关性,含水量和DOC是影响若尔盖泥炭地甲烷产生及AOM潜势大小的重要因子。此外,发现高水位泥炭地甲烷产生潜势对温度升高的响应较为明显,特别是表层土壤(0—20 cm)。本研究明确了水位变化对若尔盖泥炭地甲烷产生及AOM潜势的影响特征,估算了全国泥炭地甲烷产生及AOM潜势的大小,以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刘俊霞刘俊霞薛丹刘建亮刘建亮刘建亮
关键词:甲烷产生泥炭地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及其碳动态被引量:8
2018年
高海拔泥炭地是维护高原气候环境稳定的重要生态系统,由于其兼具高海拔和高寒的特点,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碳储量丰富,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碳储量估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长时间尺度碳通量的模拟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每千年的面积变化和碳累积速率重新评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并利用泥炭分解模型和碳通量重建模型探讨了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约从15000年开始发育,发育高峰期在12000—10000年和7000—5000年,泥炭累积速率范围为0.22—1.31 mm/a,平均值为0.56 mm/a;碳累积速率范围为13.4—77.2 g C m-2a-1,平均碳累积速率为33.5 g C m^(-2)a^(-1),3000年至今碳累积速率最高,7000—6000年是碳累积速率次峰值时期;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存量达1.4 Pg(1 Pg=1015g),碳累积输入和碳累积释放分别为5.6 Pg和4.2 Pg;净碳平衡平均值为0.087 Tg (1 Tg=1012g) C/a,峰值出现在11000—10000年为0.295 Pg;在6000—2000年若尔盖泥炭地出现微弱碳源,最大值出现在5000—4000年,约为-0.034 Pg,净碳平衡在15000—11000年和4000年至今呈现上升趋势,而10000—400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碳汇,本研究将为我国高海拔泥炭地碳库保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刘利娟刘欣蔚鞠佩君朱单薛丹刘建亮刘建亮何奕忻
关键词:碳通量季风
冷浸田改种泥炭藓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且降低胞外酶活性
2024年
[目的]研究冷浸田改种泥炭藓(Sphagnum)不同年限后土壤的固碳潜力和胞外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利用冷浸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紫林山村为研究区,以种植水稻的冷浸田为对照,对比分析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3、10和20年后表层(0-10 cm)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探究泥炭藓种植对冷浸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1)种植泥炭藓改变了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种植10年后,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及总酚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9%、33.8%和88.1%。(2)随着泥炭藓种植年限增加,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酸性磷酸酶、β-1,4-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显著降低。(3)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0年后,土壤总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而改种泥炭藓2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酸性磷酸酶、β-1,4-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显著降低。(4)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对于总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泥炭藓种植年限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对于可溶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胞外酶活性的直接影响最大。土壤理化性质普遍通过影响胞外酶活性对4种碳产生间接影响,泥炭藓种植年限则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对4种碳产生间接影响。[结论]种植泥炭藓改变了土壤环境,显著增加冷浸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且降低土壤胞外酶活性,促进碳积累,且长期种植泥炭藓使碳积累更加明显。
高娅菲赵媛博徐玲孙嘉悦夏煜轩薛丹武海雯宁航吴安驰吴林
关键词:冷浸田泥炭藓土壤酶活性
低水位增加灌木多样性和生物量但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以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为例
2023年
地下水位变化对泥炭地的植被组成及多样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从而可能会深刻改变泥炭地的储碳潜力。目前,有关泥炭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水位波动的响应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有关亚热带贫营养泥炭地地下水位对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选择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4个地下水位梯度(-4 cm、-8 cm、-12 cm、-20 cm)下的植被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探究不同水位梯度对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溶解氧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且,低水位(-20 c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是高水位(-4 c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72%。(2)地下水位显著改变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物种组成,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灌木物种数量增加,且以浅根系的杜鹃花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3)总体上,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灌木多样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而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4)地下水位对植被地上总体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随地下水位的降低,灌木生物量极显著增加(P<0.01)、草本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而苔藓生物量降低。本研究表明,较高的地下水位是维持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键,维管植物多样性的提升并不能增加该泥炭地的固碳潜力。
吴浩余玉蓉王佳钰赵媛博高娅菲李小玲卜贵军薛丹薛丹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土壤有机碳
模拟氮沉降对鄂西南湿地泥炭藓生理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2023年
泥炭藓(Sphagnum)作为泥炭藓湿地中的优势种,是泥炭藓湿地最主要的固碳(C)植物,其生理与形态特征关系着泥炭藓湿地的碳汇潜力。氮(N)沉降对泥炭藓生理和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但有关N沉降对湿地泥炭藓生理及形态特征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N沉降对亚热带湿地泥炭藓生理及形态特征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以鄂西南泥炭藓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喷洒不同浓度的NH4Cl溶液,探讨模拟N沉降对泥炭藓生理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模拟N浓度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0(N0)、3(N3)、6(N6)、12 g·m^(-2)·a^(-1)(N12),其中N0为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1)N沉降对泥炭藓体内总C、总N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N3处理下的总C、总N含量最高,相比于CK分别增加了3.78%和88.52%。(2)N沉降对泥炭藓叶绿素含量和荧光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对泥炭藓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可溶性糖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3)随N沉降量增加,泥炭藓株高、分枝数、单株质量及叶细胞面积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N3处理。(4)泥炭藓对N沉降很敏感,2年的N沉降对泥炭藓的生理及形态特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N沉降负荷值,约为3 g·m^(-2)·a^(-1),大于该值后,泥炭藓各类形态指标受到抑制,受到胁迫显著增加。该研究表明,当前自然大气N沉降量对鄂西南湿地泥炭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持续或加倍的N沉降可能会对泥炭藓生长造成伤害。
余玉蓉吴浩高娅菲赵媛博李小玲卜贵军薛丹薛丹刘正祥吴林
关键词:泥炭藓氮输入叶绿素抗氧化酶
川西高原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2年
川西高原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有机碳资源丰富,但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有机碳分布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探究其分布特征对于补充该地区泥炭资源数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野外调查,收集了川西高原阿坝州和甘孜州共87个样点的0-30 cm深度泥炭沼泽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并讨论环境因子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垂直分布上,川西高原泥炭沼泽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亚表层(10-30 cm)土壤,与土壤pH、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P<0.01).在空间分布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均随纬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有机碳含量分布主要受土壤容重及年均温影响,有机碳密度分布主要由年均温及纬度决定.此外,本研究区域泥炭沼泽0-30 cm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20.04 kg/m^(2))是整个中国陆地生态系统0-3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3.70 kg/m^(2))的约5.4倍.总体而言,川西高原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资源丰富,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低南高”,这种分布格局主要由年均温决定,结果可为更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下的高海拔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碳循环提供一定理论和数据支撑.(图4表7参82)
陈良帅黄新亚薛丹陈槐林波梁栋
关键词: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川西高原
牦牛排泄物输入对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短期氮转化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牦牛放牧是若尔盖泥炭地一个普遍现象,牦牛排泄物直接返还于泥炭地.通过室内短期培养实验,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法结合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MCMC)数值模型,研究牦牛排泄物输入对泥炭地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粪组土壤NH_4^+-N的总生产速率(17.49 mg kg^(-1) d^(-1))约为对照组的2倍(8.94 mg kg^(-1)d^(-1)),其中有机氮的矿化作用是其主要来源途径.两种处理土壤NH_4^+-N的总消耗速率均大于各自总生产速率,其中被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固定于难分解有机氮库中的NH4+-N分别占其总消耗量的70%(对照组)和91%(施粪组).微生物的自养硝化作用是两种处理土壤NO_3^--N的主要产生途径,分别为5.31 mg kg^(-1) d^(-1)(对照组)和2.13 mg kg^(-1) d^(-1)(施粪组),均占各自NO_3^--N总生产量的80%以上.对照组和施粪组土壤NO_3^--N的主要利用方式均为NO_3^--N的异化还原作用,分别为0.20和0.24 mg kg^(-1) d^(-1).施粪组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最高,为7.81 mg kg^(-1),对照组次之,为6.08 mg kg^(-1),施尿组最少,为3.04 mgkg^(-1).施粪和施尿使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08和9.49 mg kg^(-1).施粪组和施尿组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分别为对照组(145.17 mg kg^(-1))的3.89倍和22.63倍.总体来说,牦牛粪便输入通过促进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作用、抑制微生物的自养硝化作用以及促进NO_3^--N的异化还原作用,提高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和减少了NO_3^--N的淋溶风险.
王兴灵薛丹陈槐刘建亮刘建亮詹伟詹伟胡骥
微生物介导的甲烷厌氧氧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温室气体甲烷减排是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甲烷厌氧氧化(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AOM)过程是一个以前被忽视的甲烷汇,在调控全球甲烷收支平衡及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AOM微生物以甲烷为唯一电子供体,与硫酸盐(SO42-)、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金属离子(Fe3+、Mn4+、Cr6+)等结合完成氧化还原过程,该过程是耦合碳、氮、硫循环的关键环节。本文系统整理分析了不同AOM类型、发生机理、相关功能微生物类群(ANME-1、ANME-2、ANME-3、NC10、MBG-D)及影响AOM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目前80%以上研究都集中在对最常见电子受体类型(SO42-/NO3-/NO2-/Fe3+/Mn4+)的AOM相关过程,而忽视了潜在的新型电子受体(AQDS/HAs O42-/Cr6+/ClO4-等)的耦合作用过程和相对应的微生物类型及作用机理。对未来AOM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研究甲烷厌氧氧化菌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分布及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新的思路。
刘俊霞刘俊霞陈槐薛丹高永恒杨军
关键词:电子受体温室气体全球变化
模拟氮沉降对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两种藓类植物生长与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以泥炭藓属(Sphagnum)植物为优势种的贫营养泥炭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其优势植物的生长与分解动态关系着贫营养泥炭地碳汇潜力,但有关氮沉降对贫营养泥炭地优势藓类植物生长与分解的影响还存在很大争议,并且氮沉降对亚热带贫营养泥炭地优势藓类植物生长与分解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以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喷洒不同浓度的NH_(4)Cl溶液,采用生物量收割法和分解袋法,探讨模拟氮沉降对泥炭藓(S.palustre)与金发藓(Polytrichumcommune)生长及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氮沉降对两种藓类植物生长高度与生物量均有明显的影响,且两种藓类植物生长存在一定的氮沉降阈值,约为3g·m^(-2)·a^(-1);(2)氮沉降对两种藓类植物生长影响程度不同,金发藓对氮沉降的响应灵敏度要大于泥炭藓;(3)高浓度氮沉降(6和12g·m^(-2)·a^(-1))抑制了泥炭藓分解,低浓度氮沉降(3g·m^(-2)·a^(-1))对泥炭藓分解的影响取决于分解时间,而所有浓度氮沉降均抑制了金发藓凋落物的分解;(4)分解1年以后,泥炭藓的最终质量残留率平均值为105.99%,金发藓的最终质量残留率平均值为70.79%,金发藓的分解速率远大于泥炭藓;(5)氮沉降对两种藓类凋落物化学元素含量与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且与分解时间密切相关。
李小玲朱道明余玉蓉吴浩牟利洪柳刘雪飞卜贵军薛丹吴林
关键词:泥炭藓沼泽氮输入
湖北省恩施市太山庙泥炭藓泥炭沼泽分布及其环境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泥炭藓泥炭沼泽多分布于冷湿的寒温带地区;亚热带亚高山地区降水充足,气温相对较低,部分山间洼地也发育有泥炭藓泥炭沼泽,分布在亚热带的泥炭藓泥炭沼泽更为珍稀。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对湖北省恩施市太山庙林场泥炭藓泥炭沼泽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有22处泥炭藓泥炭沼泽,其泥炭层厚50~110 cm,呈斑块状分布在地势低洼处,总面积为39.59 hm^2;在泥炭藓泥炭沼泽中,全年水位在-17.65^-0.34 cm之间波动;在泥炭藓泥炭沼泽中,0~50 cm深度土壤的pH为3.92~4.30,土壤的酸性较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和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在减小;0~5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质量比为246.51~283.30 g/kg,可溶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33.97~77.64 mg/L,全氮质量比为8.19~12.71 g/kg,碱解氮质量比为436.22~741.35 mg/kg;在泥炭藓泥炭沼泽中,共有植物33科42属52种;优势植物主要为杜鹃花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的植物;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苔藓层的植物盖度分别为(75±16)%、(46±18)%和(92±8)%;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为1.83 kg/m^2,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苔藓层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为(0.42±0.13) kg/m^2、(0.032±0.015) kg/m^2和(1.38±0.42) kg/m^2。
王涵吴林薛丹刘雪飞洪柳牟利李小玲
关键词:水位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