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君

作品数:18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盆地
  • 8篇地质
  • 6篇南黄海盆地
  • 6篇海盆
  • 6篇海盆地
  • 4篇油气
  • 4篇海域
  • 4篇沉积盆地
  • 3篇地质条件
  • 3篇油气地质
  • 3篇南黄海
  • 3篇古生界
  • 3篇海相
  • 2篇地震
  • 2篇地质封存
  • 2篇油气地质条件
  • 2篇砂岩
  • 2篇砂岩孔隙
  • 2篇砂岩孔隙度
  • 2篇适宜性

机构

  • 17篇青岛海洋地质...
  • 9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8篇李慧君
  • 8篇陈建文
  • 7篇梁杰
  • 6篇袁勇
  • 4篇张银国
  • 4篇杨长清
  • 4篇曹珂
  • 3篇龚建明
  • 2篇闫桂京
  • 2篇王丰
  • 1篇陈超
  • 1篇王文娟
  • 1篇吴淑玉
  • 1篇皮金云
  • 1篇张剑
  • 1篇张莉
  • 1篇于开宁
  • 1篇张训华
  • 1篇杨风丽
  • 1篇孙爱群

传媒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地质通报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对海域沉积盆地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海域沉积盆地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沉积盆地的地层体积模型,将纵向评价深度范围内的沉积地层自上而下按一定间隔划分成多个计算单元;选取关键参数并确定其取值,所述关键参数包括计算单元内的地...
袁勇陈建文曹珂路东宇梁杰李慧君杨长清
南黄海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被引量:3
2021年
钻探、包裹体分析及地球化学探测表明,南黄海盆地深部海相中—古生界存在油气充注过程,具备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基于南黄海盆地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和邻区下扬子陆域最新的钻井资料的充分认识,通过对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盆地的构造区划、下古生界成藏要素及油气成藏组合的系统分析,阐述了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南黄海盆地是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形成的残留盆地,下古生界构造形变作用较弱,地层保存较完整,盆地中部崂山断隆带的高石稳定带构成了下古生界构造相对稳定带;(2)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较优越,下寒武统烃源岩厚度较大且有机质含量较高,以Ⅰ型干酪根为主,中寒武统—奥陶系多发育交代白云岩和颗粒灰岩,可作为较好的储集层,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厚层泥质岩广泛发育,具备较好的封盖能力,可作为一套区域性盖层;(3)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相对稳定的高石稳定带发育多个大型构造圈闭且存在油气充注,构造圈闭与油气形成时空匹配较好,后期构造破坏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可作为南黄海盆地深部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张鹏辉付奕霖梁杰梁杰张银国陈建文薛路张银国
关键词: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勘探潜力构造区划南黄海盆地
印支运动在南黄海盆地的响应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南黄海盆地位于扬子地块东缘,占据了下扬子地块的主体,其构造演化过程可与中—上扬子区类比。南黄海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印支运动在盆地的定型及改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印支运动在盆地不同部位的构造响应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并不明确。依据南黄海盆地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最新区域地震、钻井等资料,认为印支运动在南黄海盆地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构造表现。盆地中部崂山隆起受印支运动影响最弱,之后拉伸构造反转作用也相对最弱,南部青岛坳陷次之,而北部烟台坳陷受印支运动影响最强烈。从油气地质条件看,印支运动对不同期次油气藏具有不同影响,对下古生界油气藏具有调整改造作用,对于上古生界的圈闭具有定型作用。印支运动断裂系统对深部油气的疏导、储层裂缝的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梁杰许明陈建文陈建文王建强张银国袁勇王建强李慧君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印支运动油气地质条件
墨西哥湾南部晚侏罗纪主力烃源岩的形成条件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对墨西哥湾不同时代可采储量的分布特征和油源对比资料的分析认为,晚侏罗纪烃源岩是墨西哥湾南部最主要的烃源岩。资料显示,晚侏罗纪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是稳定的构造和沉积条件以及超咸的还原环境,其中,"世界顶级"的晚侏罗纪提塘阶烃源岩主要形成于超咸的碳酸盐岩和/或蒸发岩沉积环境,属半深海还原环境,有机质以藻类为主,推测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可能与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藻类勃发有关。
龚建明文丽李慧君王文娟杨传胜
关键词:还原环境晚侏罗纪烃源岩
一种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方法,基于必要指标体系描述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基础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和封存潜力的优劣;基于关键指标体系描述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袁勇陈建文曹珂梁杰李慧君杨长清
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黄海中—新生代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前印支期基底之上的陆相断陷盆地。简要概述黄海盆地特征,分析盆地沉积建造特征、构造演化阶段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的形成机制。认为华北东部地幔热柱的形成与演化,使黄海地区的构造体制从印支期末的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拼贴—增生,转变为地幔热柱演化—幔枝构造形成—区域伸展断陷。黄海盆地是东部盆岭区的一部分,其形成受华北东部地幔热柱演化的制约。
李慧君张训华牛树银于开宁孙爱群张建珍陈超
关键词:地幔热柱幔枝构造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盖层条件被引量:14
2016年
分析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的盖层条件,可为该区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以及后期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充分利用现有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实际资料,在对盆地及邻区构造、地层、沉积等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盖层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主要发育5套盖层,包括钻井已经钻遇的上二叠统龙潭—大隆组泥质岩、下三叠统泥灰岩和膏岩、下白垩统湖相泥质岩,以及两套经地震解释和海陆对比划分的下寒武统、下志留统泥质岩;盆地现存盖层条件的好坏是中、古生界油气藏能否得以保存的关键条件,其中下古生界整体要优于上古生界,上古生界的青岛坳陷要好于烟台坳陷,海相中生界总体较差。
梁杰陈建文张银国蔡峰李慧君董刚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盖层条件泥质岩盖层
针对海域沉积盆地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海域沉积盆地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沉积盆地的地层体积模型,将纵向评价深度范围内的沉积地层自上而下按一定间隔划分成多个计算单元;选取关键参数并确定其取值,所述关键参数包括计算单元内的地...
袁勇陈建文曹珂路东宇梁杰李慧君杨长清
一种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方法,基于必要指标体系描述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基础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和封存潜力的优劣;基于关键指标体系描述海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袁勇陈建文曹珂梁杰李慧君杨长清
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区划被引量:15
2014年
南黄海盆地属于下扬子地块海域部分,是我国海相中—古生界发育最齐全,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地区之一。该区具双层基底结构及复杂的深部构造体系,经历了多旋回的盆地成生、改造及叠加过程。海相中—古生界则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等构造运动的改造,以往由于缺少深部地震资料,无法对海相中—古生界进行构造区划。通过该区沉积盆地原型的分析,结合深部地震资料的解释划分了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的构造格局。
李慧君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构造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