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杰

作品数:88 被引量:48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8篇盆地
  • 26篇海盆
  • 26篇海盆地
  • 23篇南黄海盆地
  • 21篇油气
  • 17篇南黄海
  • 17篇储层
  • 16篇海相
  • 13篇勘探
  • 11篇地层
  • 11篇古生界
  • 10篇地质
  • 9篇海域
  • 8篇盐岩
  • 8篇碳酸
  • 8篇碳酸盐
  • 8篇碳酸盐岩
  • 8篇孔隙
  • 6篇水合物
  • 6篇天然气水合物

机构

  • 55篇青岛海洋地质...
  • 31篇国土资源部
  • 25篇中国海洋大学
  • 20篇中国地质调查...
  • 14篇河海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青海油田公司
  • 2篇中石化海洋石...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88篇梁杰
  • 50篇陈建文
  • 41篇张银国
  • 20篇袁勇
  • 19篇王建强
  • 18篇龚建明
  • 12篇吴淑玉
  • 11篇董刚
  • 10篇李清
  • 10篇蔡峰
  • 9篇刘俊
  • 8篇董贺平
  • 8篇雷宝华
  • 7篇闫桂京
  • 7篇杨长清
  • 7篇赵青芳
  • 7篇杨传胜
  • 7篇李慧君
  • 5篇孙晶
  • 5篇张金亮

传媒

  • 23篇海洋地质与第...
  • 21篇海洋地质前沿
  • 5篇地质通报
  • 4篇海洋地质动态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Marine...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被引量:21
2017年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且厚度较大,油气多源多期成藏,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基础,但一直未获得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研究认为,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其良好的静态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改造或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成为关乎该区海相油气勘探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要素。为此,从构造运动与烃源岩条件、盖层特征、岩浆活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多个方面对该盆地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2个主要阶段(中—古生代海相盆地稳定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构造变格与成盆阶段)控制了区域烃源岩的发育及演化,呈现出差异性油气保存的特点;(2)相对较弱的构造改造及品质较好的厚层烃源岩发育、纵向上良好的盖层封盖性能、较弱的岩浆活动、相对封闭性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有利区需要同时具备的前提条件。结论认为:该盆地中部的崂山隆起构造稳定、断裂活动及岩浆活动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为优越,发育多个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且生储盖组合完整的大型构造圈闭,是该区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最为有利的远景区带。
梁杰张鹏辉陈建文龚建明袁勇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油气保存条件海相地层岩浆活动
巴基斯坦东部海域中-新生代沉积研究进展
2022年
巴基斯坦海域地处全球三大板块交汇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经历过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快速隆升,并在巴基斯坦东部海域发育世界第2大深水扇-印度扇;此外,还位于亚洲两大季风区之一的印度季风区,是研究"构造-沉积-气候"耦合问题的天然有利场所。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巴基斯坦东部海域中-新生代沉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区尚存争议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目前,针对巴基斯坦东部海域沉积研究主要有4大方向:中新世以来印度扇沉积研究现状;中-新生代其他典型地质体沉积研究现状;晚第四纪末次浊流沉积研究现状;构造-沉积-气候耦合研究现状。相比较而言,对于德干玄武岩之下的中生代沉积、典型沉积体系之外的区域沉积演化、陆域-海域沉积体系对比等方面报道较少,尚需更加深入地研究。
李森梁杰龚建明龚建明陈建文张银国陈建文杨传胜张银国雷宝华
基于卫星重力异常信息的动态重力仪零位漂移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卫星重力异常信息的动态相对重力仪零位漂移补偿方法,包括:(1)按照作业规程基于动态相对重力仪进行测量作业并处理数据,得到测线上的重力异常信息<Image file="DDA000274443255000...
陆凯杨源梁杰单瑞李攀峰孙建伟杜润林
文献传递
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南黄海中-古生代地层发育多套海相碳酸盐岩,由于其储层成因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造成地震响应差异较大,因此,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为本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物性指示因子对孔隙度比较敏感,能够较好地判断碳酸盐岩物性的优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CRP地震道集进行优化、分角度提取地震子波和建立高精度的低频模型,采用叠前同时反演方法,得到纵波阻抗(ZP)、横波阻抗(ZS)和密度体(ρ),由坐标旋转得到的物性指示因子数据体,能够有效地预测碳酸盐岩有利储层。根据叠前同时反演结果,南黄海中-古生界上震旦统灯影组(Z2d)白云岩、中-上寒武统—奥陶系(C-2-3—O)灰岩和石炭系-下二叠统(C-P1q)碳酸盐岩,物性较好,尤其是位于古高地的局部发育风化壳、淋滤带、白云岩,其孔、洞、缝比较发育,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条件较好,易形成有利的储层。因此,采用叠前同时反演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南黄海海相碳酸盐岩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为下一步的南黄海参数井的钻探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技术支撑。
吴淑玉陈建文陈建文张银国刘俊袁勇张银国许明梁杰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南黄海
南黄海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4年
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是沉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介绍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方法,分析总结了南黄海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了南黄海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方向,即建立适合南黄盆地自身特点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模拟技术方法;基于构造热演化模拟的生烃期次研究;加强苏北盆地与南黄海盆地的对比研究。
闫桂京蔡峰何玉华梁杰董刚李清
关键词:构造热演化南黄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至三叠系沉积体系特征及其沉积演化被引量:21
2014年
南黄海是下扬子板块主体,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从浅层陆相至深层海相地层仍未取得油气突破,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都较低。根据南黄海地震和钻井资料,充分结合下扬子陆区成果认识,将南黄海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和三叠系青龙组划分为6大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开阔台地沉积体系、局限台地沉积体系、陆棚沉积体系,并分析了各沉积体系特征。根据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和三叠系青龙组地震反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4大地震相类型,分析了各地震相的沉积意义。钻井沉积相和地震相相结合,分析了沉积体系的分布特征,龙潭组、大隆组和青龙组沉积体系具有水体西北深、东南浅的分布特征。龙潭组至青龙组沉积时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海侵和两次大规模海退,形成了海平面的上升-下降的旋回式变化,岩性组合上构成了潮坪砂泥岩-潮坪煤层-潮坪砂泥岩-陆棚页岩-开阔台地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序列。
张银国梁杰
关键词:南黄海地震相
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特征及未来勘探方向被引量:5
2021年
基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随着渤中19-6凝析气藏、永乐8-3-1基岩油气藏及渤中13-2油气田等取得重大突破,证实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截至目前,已在渤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获得多个高产基岩油气田。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具有分布广泛、纵向层系多、岩性多、类型多样的特征,主要发育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侵入体、中生代碎屑岩等4套储层,尤其以前寒武系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侵入体为主。研究表明基岩油气藏主要表现为新生古储,其形成主要受控于富烃凹陷、构造运动、储盖条件等多种控制因素的影响。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海域未来基岩油气藏勘探应重点关注6大勘探方向:渤海盆地残山,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东北部局部凸起,南黄海盆地凸起带,东海陆架盆地低凸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和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南海南部中建南盆地和万安盆地。
王建强梁杰梁杰张银国陈建文董贺平张银国孙晶
关键词:基岩油气藏勘探方向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以南黄海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为例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板块向东延伸的主体,为前震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的一个多旋回叠合盆地,为目前我国近海海域唯一一个尚未获得油气突破的大型沉积盆地其油气勘探一直是海洋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海域已有钻井证实南黄海...
吴淑玉刘俊陈建文梁杰
关键词:南黄海
文献传递
针对海域沉积盆地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海域沉积盆地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沉积盆地的地层体积模型,将纵向评价深度范围内的沉积地层自上而下按一定间隔划分成多个计算单元;选取关键参数并确定其取值,所述关键参数包括计算单元内的地...
袁勇陈建文曹珂路东宇梁杰李慧君杨长清
热液作用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充分利用钻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分析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探讨了热液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研究认为,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溶蚀缝洞大量充填与热液活动相关的自生矿物,热液作用对砂岩储层主要起破坏性作用。分析发现,北黄海盆地中生界具有热异常以及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力作用条件,发育与岩浆相关的热液活动地质背景;热液作用的发育纵向上具有层位性,主要位于上侏罗统顶部,平面分布则多与断裂发育有密切关系。
梁杰温珍河肖国林张银国赵青芳董贺平李清
关键词:热液作用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北黄海盆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