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苗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玻璃体
  • 1篇电刺激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玻璃体
  • 1篇增生性玻璃体...
  • 1篇色素上皮
  • 1篇色素上皮细胞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神经损伤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损伤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田苗
  • 1篇彭绍民
  • 1篇梁婷
  • 1篇范明
  • 1篇金喜浓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第三届国际葡...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刺激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健康雌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40只,另选取同批次8只健康雌性成年Wistar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置,仅分离视网膜,对视网膜RGC进行计数,获得正常大鼠RGC密度。电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分离暴露视神经,于球后2mm处垂直插入钨丝(直径100μm,长1mm)并存留于组织内。电刺激组伤后当即给予电刺激,随后隔日一次。刺激参数为:双相方形脉冲,1ms/phase、20Hz、100μA,刺激时间为60min。空白对照组只行视神经损伤,不给予电刺激。电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组内随机分为伤后3、7、14、30、45d亚组。所有实验动物取材前1周,分别向上丘及外侧膝状体注射2μl荧光金(10g/L),于各时间点取材,行HE染色。分离视网膜,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并对RGC进行计数。结果 HE染色可见钨丝在组织内存留的位置,周围可见大量胶质细胞增生将其包裹。视神经损伤后,电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的RGC密度均逐渐降低,降低幅度于伤后14d最大,14d以后趋于平缓。在电刺激作用下,伤后3、7、14d电刺激组的RGC密度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伤后30d和45d时,两组的RGC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刺激对视神经损伤后的RGC具有保护作用,且在损伤后1周内这种保护作用最明显。
梁婷金喜浓田苗范明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保护
Dispase与RPE细胞联合诱导的小鼠PVR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用dispase和同种异体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联合作用,诱导C57BL/6J小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产生,并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将32只健康的成年C57BL/6J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向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5μL dispase+RPE(A组)、dispase(B组)、RPE(C组)、PBS(D组)。A、B两组dispase的浓度为2.4 U/mL。A、C两组RPE细胞的浓度为2×104/5μL。于注射后3天、1、2、4、6周时,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情况,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记录PVR的分级。结果注射后第3天~6周,A组、B组、C组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内可见弥散色素颗粒、小细胞团,条索及膜结构形成,视网膜皱褶,视网膜脱离等PVR典型征象。A组较B、C两组病变发生时相早、程度深而广泛。D组未见明显的PVR征象发生。注射后第6周结束时,A、B、C 3组视网膜脱离率分别为87.5%、62.5%和75%。结论 Dispase和RPE细胞诱发的小鼠PVR模型,建立方法快速,有效,成功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对PVR病理过程,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田苗彭绍民
关键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DISPASE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初诊检查见玻璃体内细胞的活动性后葡萄炎七例
姜荣涛田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