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博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凹陷
  • 5篇南堡凹陷
  • 4篇油藏
  • 4篇储层
  • 3篇低幅度构造
  • 3篇盆地
  • 2篇地质
  • 2篇东营凹陷
  • 2篇东营组
  • 2篇断块
  • 2篇一体化
  • 2篇油藏地质
  • 2篇源岩
  • 2篇沙河街组
  • 2篇剩余油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剩余油分布规...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凸起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冀东...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石化重庆涪...

作者

  • 19篇张博明
  • 9篇李亮
  • 6篇乔海波
  • 5篇王时林
  • 3篇刘翠琴
  • 3篇赵晓东
  • 3篇刘晓
  • 3篇文雯
  • 2篇杨少春
  • 2篇冯建伟
  • 2篇徐波
  • 2篇伍志敏
  • 2篇李明林
  • 2篇郭颖
  • 2篇曲丽丽
  • 1篇付兴深
  • 1篇卿颖
  • 1篇夏景生
  • 1篇操应长
  • 1篇孟涛

传媒

  • 3篇特种油气藏
  • 3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沙三段是南堡凹陷沙河街组主要的烃源岩层之一,认清沙三段的烃源岩特征对于南堡凹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对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进行综合研究可知:林雀次凹有机碳含量最高;热解S1+S2含量主要分布在0.01~75.69 mg/g之间;氯仿沥青“A”含量约为0.149%,总烃含量均值为1 100×10-6;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主要分布在0.25%~1.75%范围内;生烃高峰深度在4 000m左右.对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特征的落实,为南堡凹陷油气成因的认识、油气的预测和下一步的勘探提供了参考.
王时林刘翠琴卿颖张博明李亮乔海波
关键词: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
火成岩发育区储层地震识别新技术与应用
赵宝银王宇超高斌刘伟方李玉存王春红霍丽丽田彦灿张博明付兴深
针对南堡凹陷火成岩发育严重影响砂岩储层识别,并导致钻探成功率低的瓶颈问题,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形成了以波动方程角度域叠前偏移速度建模、基于VTI介质及复杂地表条件的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成像和多阶微分拓频及能量-频率耦合岩性识别...
关键词:
关键词:火成岩地震资料
南堡凹陷3号构造中—深层两期断裂特征及其对油藏的控制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几何学,研究南堡凹陷3号构造中—深层两期断裂的油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南堡凹陷3号构造中—深层具有构造体系转换界面和构造反转界面,沙河街组顶部是构造体系转换的关键界面,早期以北东向伸展为主,晚期以南北向伸展兼右旋走滑为主;南堡凹陷3号构造主断层具有长期发育、旋回式活动特征,东西向断层具有活动时间晚、强度稳定特征,存在3类区域构造样式和12类局部构造样式;沙河街组一期断裂影响程度较小,造成深部断层具有较好的断层封闭性,而东营组二期断裂向下断入沙河街组一段内且与砂体连通,在伸展期极易开启并造成油气沿着浅部断层向上运移,深部油气聚集成藏非常有利,也为油藏聚集的有利场所。
张博明赵晓东刘晓乔海波李亮
关键词:南堡凹陷
东营凹陷古近系超高压成因及其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东营凹陷古近系存在3类超高压地层。根据"综合压实曲线"和"压力正演模拟",确定欠压实和生烃作用是泥岩超高压的成因。"接触传递"使与超高压泥岩呈接触关系的Ⅰ类砂岩产生超高压,Ⅱ类超高压砂岩则是"连通传递"的结果。沙三中亚段较深井段泥岩发育弱超高压,沙三下亚段压力增强到中超高压,沙四段发育强超高压。泥岩超高压平面上以沉积中心为超高压中心,向盆地边缘超高压强度减弱,呈"环状分布";浅层砂岩(埋深小于3 000 m)极少发育超高压,只分布在部分断裂带、不整合面附近,砂岩超高压强度大于泥岩;3 000 m以下,泥岩超高压强度大于砂岩。
徐涛玉操应长郭雪娇欧浩文张博明
关键词: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泥岩超高压
南堡2号构造东一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南堡2号构造古近系东营组一段为研究对象,开展东一段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研究。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结合骨架剖面的沉积微相和地震相研究表明,东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等粗岩相与含油性的关系密切,为物性较好的储集相带,伴随着水体变浅,东一段整体上组成了一套向上岩性变粗、泥岩颜色变浅的反旋回沉积,反映了东一段沉积期湖盆不断萎缩、逐渐消亡的过程。该研究对研究区储层的认识和研究区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时林刘翠琴张博明乔海波李亮
关键词: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南堡3号构造中深层中低渗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被引量:12
2015年
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全岩矿物等测试分析表明,南堡3号构造中深层中低渗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在碎屑组分中长石含量较高,存在钾长石、斜长石、微斜长石等多种类型,进一步观察发现储层碎屑组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偏低,为近物源快速堆积。利用铸体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进一步分析了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结果表明:南堡3号构造中深层储层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为粒间溶蚀孔隙、粒内溶蚀孔隙,喉道主要为片状或弯片状喉道,共发育6种孔喉结构,并以中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为主,储层类型为中等—差储层,对该储层喉道加以改造,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
赵晓东刘晓张博明李亮刘翠琴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研究
南堡凹陷东营组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构造破碎、含油面积小、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自2007年注水开发至今,目前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大,存在"三低"特征,即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目前...
曲丽丽张博明徐波伍志敏李明林
关键词: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南堡3号构造沙一期断裂活动特征及控砂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南堡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控制局部构造带的形成及沉积砂体的展布。在三维地震与测井解释基础上,采用分段评价方法,应用生长指数、古落差方法,研究南堡3号构造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演化特征及其控砂作用。结果表明:以沙一期为界,研究区经历两期伸展变形,分别为NW-SE与S-N向,伸展转折期为沙一下亚段,使EW向断裂逐渐增多;沙一期断裂活动强度呈现由强到弱变化趋势,不同时期区域断裂活动呈北强南弱的分区分带特征;西南部属于断裂特殊活动区域,应力状态独特,发育断裂调节带,沙一末期古地貌呈凹隆斜相间,对沉积作用具有导向意义,砂体堆积特征受地貌及断裂活动控制明显。该研究结果对类似构造带研究、南堡凹陷后续油气藏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周延豪杨少春冯建伟兰志勤张博明
关键词:古地貌
断陷盆地岩性圈闭识别技术与应用
王晓文赵忠新叶月明杨晓利龚发雄郭爱华李亮陈见伟张博明刘海青
内容简介: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中深层岩性油气藏十分发育,是近期增储与上产最主要的勘探领域。但断陷盆地中深层具有埋藏深、多物源、储集砂体变化快的地质特征,地震资料成像差、岩性圈闭准确识别及有效储集砂体预测难度大。为此,创新形...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地震预测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挖潜技术研究
南堡凹陷东营组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构造破碎、含油面积小、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自2007年注水开发至今,目前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大,存在“三低”特征,即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目前...
曲丽丽张博明徐波伍志敏李明林
关键词: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