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时林

作品数:33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储层
  • 6篇南堡凹陷
  • 6篇凹陷
  • 4篇砂体
  • 4篇砂岩
  • 4篇盆地
  • 4篇成岩作用
  • 3篇致密砂岩
  • 3篇沙三段
  • 3篇主控因素
  • 3篇西山窑组
  • 3篇裂缝
  • 3篇测井
  • 2篇低幅度构造
  • 2篇地质断层
  • 2篇断层
  • 2篇油田
  • 2篇致密砂岩储层
  • 2篇溶孔
  • 2篇砂体分布

机构

  • 17篇西南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冀东...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北京奥能恒业...

作者

  • 33篇王时林
  • 10篇秦启荣
  • 9篇苏培东
  • 9篇李亮
  • 5篇乔海波
  • 5篇张博明
  • 3篇刘晓
  • 3篇李虎
  • 3篇杨岚
  • 2篇刘翠琴
  • 2篇赵晓东
  • 2篇梅梓
  • 2篇樊佐春
  • 2篇郭颖
  • 1篇卿颖
  • 1篇姜复东
  • 1篇赵晓东
  • 1篇刘银
  • 1篇范晓丽
  • 1篇唐小云

传媒

  • 5篇石油地质与工...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吐哈油气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堡凹陷拾场次洼沙三3亚段物源体系与砂体分布
拾场次洼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东北部,构造位置处于燕山褶皱带前缘,构造演化具有多幕性特点;该区沙三3亚段岩性油藏是近年来勘探成果最显著的油藏类型,由于缺乏对物源体系的系统研究,对砂体的展布范围和规模仍存在争议,制...
王时林刘晓薛林杨岚文雯
文献传递
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裂缝期次及对渗流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裂缝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的储层发育和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室内实验测试,对该区裂缝发育特征、期次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区主要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以大于75°的高角度缝和直立剪切缝为主,裂缝具有宽度小(闭合)、间距大、密度小的特征。储层裂缝形成期次分为3期,第1期为成岩缝,多充填泥质或炭;第2期裂缝为构造缝,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常见方解石充填;第3期裂缝也为构造裂缝,形成于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运动,充填程度低。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EW裂缝的张开度大、渗透率高,是布置开发井网时优先考虑的方向。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组系裂缝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井网调整。
范存辉王时林袁云峰潘蕾颖罗惠芬
关键词:渗流
一种测量页岩储层孔隙度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页岩储层孔隙度的装置,涉及页岩储层领域,包括工作台、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工作台的第一电机及安装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转盘;至少一个安装于转盘的套筒及位于第一电机上方的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之...
王时林苏培东邱鹏李有贵李虎何顺唐涛孟令箭张永超商琳
文献传递
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被引量:20
2009年
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裂缝型储层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已经不断显示出其重要性。储层中裂缝既是储油空间,又可以沟通储层中各种孔隙空间,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对储层裂缝的识别和预测是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单一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精细预测需要,需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指导勘探开发的目的。从地质、测井、地震和特殊手段方面论述了裂缝识别与预测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点,为裂缝识别与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时林秦启荣苏培东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裂缝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储层裂缝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腰英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其中的1号区块~301号区块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砂岩为裂缝性低渗储集层,裂缝较为发育。通过对岩芯的系统观测、薄片裂缝观察、测井资料解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对裂缝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裂缝发育,其中发育程度最高的为青山口组一段II砂组;裂缝长度的主要分布在5~15 cm,宽度主要分布在0.1~1.0 mm,密度平均0.41条/米,大部分裂缝都被全充填,充填物以方解石为主,裂缝倾角主要分布于75?~90?,裂缝方位主要共有4组,分别是NWW(280?)向、NNW(345?)向、NNE(18?)向和NEE(76?)向;微裂缝以宽度小于0.5 mm为主,被方解石或者有机质充填或者半充填,裂缝性质以剪切缝为主,部分发育张性缝;裂缝发育期次主要分为两期,分别为嫩江末期和明水末期。
王时林秦章晋
关键词: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储集层测井
黄龙场构造长兴组裂缝预测被引量:4
2011年
四川盆地黄龙场构造长兴组主要为生物礁储层,裂缝是影响单井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区构造成因及动力来源,总结了研究区构造形成模式。结合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各种生产资料,利用古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岩体的破裂程度进行预测,然后计算出研究区岩体的破裂接近程度,确定岩体破裂程度与裂缝发育的关系,确定裂缝发育级别,对裂缝发育程度、裂缝类型和产状进行综合预测。得到了黄龙场地区早晚期主应力的矢量方向,并把裂缝发育分为2期、4级和6类。
王时林秦启荣董海英苏培东
关键词:储层分析裂缝数值模拟长兴组四川盆地
盆缘张扭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南堡凹陷柳赞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柳赞地区沙河街组地层埋深大、邻近南堡凹陷东北边缘柏各庄控盆边界大断层。研究区受多物源近源供给以及多期断裂叠加的影响,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利用地震资料对本区构造进行重新解释与认识,认为该区为一较典型的盆缘张扭构造。并对本区的断裂特征、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
崔立杰杨岚王时林
一种预测滩坝砂体位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滩坝砂体位置的方法,所述预测滩坝砂体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样本数据收集以及三维模型数据采集;将蕴含准确滩坝砂体模型数据的相关信息导入采集模块,并输入滩坝砂体形成相关古因素...
王时林苏培东邱鹏李有贵陈泓位郭向前
南堡3号构造储层原生异常高孔隙带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根据岩石铸体薄片观察,对南堡3号构造带古近系东三段和沙一段储层物性进行纵向分段研究,发现南堡3号构造带东三段和沙一段储层中原生孔隙含量超过50%,最高可达80%以上,存在原生异常高孔隙带。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油气充注和地层压力4个方面对控制原生异常高孔隙带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原生异常高孔隙带的成因。结果表明,有利的沉积相带为原生异常高孔隙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长石与岩屑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增加了储层的次生孔隙,对储层起到了建设性作用;早期的油气充注从承压和抑制后期胶结作用两方面保护了储层孔隙;早期形成的异常高压带减缓了压实作用对储层的破坏,保护了储层孔隙。
刘丛宁王时林杨岚
关键词:储层特征
柳赞地区古近系沙三~3亚段物源体系综合研究
柳赞地区构造上隶属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东北部,是在中生代隆起基础上逐渐发育起来的同沉积断背斜构造,由柳中断背斜、柳北断鼻、柳东断鼻和柳西斜坡构成。目前柳赞断背斜构造主体已经开发,柳东断鼻、柳西斜坡等地区展示了较好...
王时林刘晓张博明李亮乔海波郭颖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