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雨佳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动力要素
  • 1篇动态随机一般...
  • 1篇动态随机一般...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一般均衡模型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中国制造业
  • 1篇输入型
  • 1篇输入型通胀
  • 1篇通胀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联立方程
  • 1篇贸易政策
  • 1篇进口价格
  • 1篇经济波动
  • 1篇经济增长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华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李雨佳
  • 2篇杨艳
  • 2篇祝梓翔
  • 1篇唐礼智
  • 1篇廖祖君

传媒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统计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要素的“双维驱动”被引量:21
2023年
数据要素已成为5大基础性生产要素之一,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进一步明晰。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入手,建立数据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数据要素的产生路径和价值路径,并据此估算1999—2018年我国省级层面的新增数据要素价值。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数据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双维驱动”作用,即数据要素既能通过自身的经济增长效应直接驱动经济增长,也能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间接驱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本文进行三项扩展性讨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大数据交易平台能够提升数据要素的规模价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省级层面,数据要素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1999—2018年数据要素的产出弹性呈“倒U型”演化趋势。
杨艳王理李雨佳廖祖君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工智能经济增长效应
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力要素的关系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将中国制造业分为四类,分别研究各类行业劳动力要素的配置、供求和技术进步偏向状况,总结得出技术偏向性与劳动力要素的双向关系,发现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要素价格、要素市场、要素替代弹性等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就中国制造业来看,技术进步因素内生化于要素生产过程的程度仍较低,需根据行业特性、资源禀赋条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有差别地得出协调办法。
杨艳李雨佳
关键词:技术进步劳动力要素制造业
新型城镇化与清洁能源消费的双向关联机制及测度
2022年
基于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清洁能源消费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发掘两者之间共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首先从理论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清洁能源消费之间的双向关联机制理论模型。然后,基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构建与测度,选取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采用空间联立方程对新型城镇化与清洁能源消费的双向关联机制开展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清洁能源消费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并且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清洁能源消费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效应;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新型城镇化呈现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清洁能源消费表现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交互效应来看,清洁能源消费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交互效应为负,新型城镇化对清洁能源消费的空间交互效应为正,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区域研究结果也遵循同样的规律。为此,应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清洁能源消费的较强正向促进效应,促进区域间清洁能源消费的协同发展。
唐礼智石军夏李雨佳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实证与理论角度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正向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导致投资、消费和产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投资和消费的解释力度最强,超过30%;对产出和价格的解释力度在长期中超过7%。(3)与关税预期冲击相比,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宏观经济下行效应相对较小但更加持久。(4)企业进入与退出、名义粘性和预防性储蓄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传导机制。
李雨佳车明祝梓翔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输入型通胀的宏观效应:价格分化和货币政策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世界工厂和开放经济体,中国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系统分析输入型通胀的经济和政策影响。来自SVAR的证据显示,进口价格冲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负向供给冲击,推高通胀同时抑制经济活动。进口价格冲击对PPI的影响远强于对CPI的影响,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反事实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主要源于进口价格冲击的直接效应,同时放大了进口价格冲击的负面影响。接着论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模型引入多种进口品和盯住进口通胀的货币政策。估计结果显示,进口价格加成冲击解释了大部分时期的PPI变化,但对CPI的解释效力有限。模型拟合脉冲响应与实证结果基本一致。CPI和PPI的价格分化主要源于组成效应,而与整体进口占比的关系不大。输入型通胀向CPI的传导不畅主要源于衰退效应弱化了国内边际成本的上涨。最优货币政策分析表明,当受到进口价格冲击影响时,放任输入型通胀、忽视稳增长和政策的持续性都会带来更低的福利水平,央行需要更加积极的应对输入型通胀,以此降低PPI和投资受到的不利影响。
祝梓翔车明李雨佳
关键词:进口价格货币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