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梓翔

作品数:23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经济波动
  • 6篇中国经济
  • 5篇中国经济波动
  • 5篇经济周期
  • 4篇宏观经济
  • 3篇货币
  • 3篇货币政策
  • 3篇DSGE模型
  • 3篇不确定性
  • 2篇真实经济
  • 2篇真实经济周期
  • 2篇随机增长模型
  • 2篇内生
  • 2篇平坦化
  • 2篇完全信息
  • 2篇金融
  • 2篇宏观经济波动
  • 2篇菲利普斯
  • 2篇菲利普斯曲线
  • 2篇RBC模型

机构

  • 22篇四川大学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3篇祝梓翔
  • 18篇邓翔
  • 2篇程翔
  • 1篇杜海韬
  • 1篇赵绍阳
  • 1篇路征
  • 1篇瞿小松
  • 1篇万春林
  • 1篇徐蒙
  • 1篇李雨佳
  • 1篇郭丽娟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中国西部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经济评论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统计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四川省情
  • 1篇天府新论
  • 1篇金融研究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学(季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价上涨之谜
2011年
2010年以来,大多数人感知到的是价格上涨已从食品领域不断蔓延到其他商品和行业,从房租的持续性上涨,到棉花、服装、被褥的上涨,再到成品油、水、电、气等的上涨,不论生产成品还是生产要素等中间产品都在上涨。
邓翔祝梓翔
关键词:物价上涨价格上涨持续性成品油产成品
货币政策导致经济更稳定吗——基于MS-DSGE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已有研究对货币政策的稳定功能和时变特征的看法存在分歧。本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融合数量型规则的MS-DSGE模型。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来看:货币政策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后危机时期的"低增长、低通胀"源自技术和政策冲击的共同作用。从货币政策的时变特征来看:政策冲击表现出明显的异方差性,经济处于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的时间相当,其中基础冲击的异方差性大于政策冲击;政策冲击的解释力在低波动时期强于高波动时期,其对通胀波动的解释力强于对产出波动的解释力;脉冲响应表明基础冲击的影响出现了更为明显的下降。
祝梓翔郭丽娟
关键词:经济波动货币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典型特征——为什么居民消费和投资呈负相关性?
2018年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年度和季度宏观数据,发现1992年后居民消费和投资呈负相关,这个特征典型而特殊。简单RBC模型能拟合出这个特征,偏好冲击是主要因素,它解释了消费的绝大部分波动。该结论在不同效用函数下依然成立。粘性价格机制不会有助于形成负相关。偏好冲击的本质是投资楔子和不确定性冲击。基于此,本文引入政府消费的外部性,结果表明公共品消费显著提高了模型拟合力。
祝梓翔邓翔万春林
关键词:真实经济周期负相关
房价波动、住房自有率和房地产挤出效应被引量:15
2016年
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驱动房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房地产行业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是怎样的?(3)住房自有率怎样影响房地产行业?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代表性家户、房地产企业、资本品生产者和代表性企业主的多部门模型,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分析发现,驱动中国房价波动的因素短期来自于住房偏好冲击,中长期则取决于房地产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和需求冲击。房价、房地产投资对于非房地产投资和居民消费有微弱的挤出效应,理论和实证显示了一致性。接着文章扩展出一个包含无房家户的异质性主体模型,发现过高的住房自有率会强化这种挤出效应。本文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回落以及住房自有率的下降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平衡发展。
祝梓翔邓翔杜海韬
关键词:住房自有率挤出效应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要重质量
2007年
对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应关注其数量和规模,还要关心其质量和水平。同样1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以不同的形式进入,流入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是很大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巨额外商投资流入的国家,当外资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时,深入分析和认识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对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规避引入外资的不良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祝梓翔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趋势性冲击、政府消费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基于开放经济RBC模型的比较分析
2013年
趋势冲击是指对于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增长率服从一个随机过程。趋势冲击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波动特征更为接近新兴市场,因此趋势冲击可能是驱动中国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经济RBC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波动特征;包含政府消费和趋势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则出现了过度拟合,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冲击存在"叠加效应"。
祝梓翔邓翔
关键词:经济周期随机增长模型
地方债与中国经济波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地方政府债务,揭示了其产生的新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债使房地产价格与公共投资之间形成正反馈,显著放大了中国经济波动。该机制基本遵循了金融加速器的理论范式,然而相较于标准的金融加速器,地方债加速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地方政府以预期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抵押发行地方债,形成独特的信贷约束,房地产价格上涨会通过放松地方政府的信贷约束导致地方债扩张。第二,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行为具有内生性,房地产价格上涨还会导致地方政府以地方债替代土地财政,这使土地供给减少并进一步加剧房地产价格上涨,从而在房地产市场内部产生额外的加速机制。第三,房地产市场波动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主要藉由公共投资而非私人投资,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债加速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风险累积效应,而土地出让成本、隐性担保、影子银行等现实因素进一步增强了地方债加速器的波动放大作用。利用中国城投债发行数据,本文从实证上验证了地方债加速器的核心传导机制。本文认为地方债加速器对于理解中国经济波动至关重要,并对地方债治理与改革以及地方政府融资模式转型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高然祝梓翔陈忱
关键词:地方债金融加速器经济波动
通胀—增长权衡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
2022年
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出现了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现象,但有关中国的研究尚缺乏共识。本文基于实证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问题。首先,结合货币政策冲击和月度SVAR框架,发现通胀的响应程度在2010年后大幅下降。由于证据显示总需求曲线并未平坦化,因此通胀响应弱化可解读为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数据显示,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与生产率增长放缓同时发生,因此,本文在标准DSGE模型中引入纵向内生增长渠道,该渠道基于研发投入和知识资本积累,从而使生产率内生于经济周期。研究发现:(1)内生增长渠道放大了需求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但缩小了需求冲击对通胀的影响;(2)内生增长渠道改变通胀和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但不改变边际成本向通胀的传导。分段估计显示,2010年后,通胀和增长的关系弱化是边际成本传导变弱和内生增长渠道变强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由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中央银行应继续坚持稳增长和就业优先战略,关注但不必过于担心由此引发的通胀压力。
祝梓翔高然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内生增长货币政策DSGE模型
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内生于经济波动吗?被引量:6
2021年
现有研究假设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外生,本文尝试分析这种假设的合理性。本文分别采用冲击约束和异方差约束两种新的识别方式,研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基于冲击约束的结果表明:经济波动不是形成逆周期政策不确定性的原因,因为正向产出冲击不会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反之,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显著为负,形成负向"驼峰状"效应,能解释产出长期变化的13%。基于异方差约束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冲击约束的结论,并表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产出的负向影响主要发生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危机前对产出的影响有限。本文认为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为经济波动的外生因素较为合理,但不能忽视其时变特征。
祝梓翔车明邓翔
关键词:经济波动
外国产出波动、通货膨胀与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被引量:1
2023年
根据全球通胀假说,随着经济开放度下降,外国经济对本国通胀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国经济,这一假说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间接分析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果表明,外国产出冲击对本国通胀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10年后弱化,近年来外国产出与本国通胀出现“脱钩”迹象。反事实分析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输入型通胀不足以解释中国通胀的弱周期性。为解释经验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数值分析表明,本国通胀对外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随着贸易开放度下降而弱化,但本国通胀对本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不会因贸易开放度下降而显著改变。
祝梓翔邓翔
关键词: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