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利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充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动力相似法在一次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ECWMF预报风场和历史降水量资料,分别采用前人提出的相似量和本文改进的相似量进行动力相似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相似量的相似选择效果最好。对于南充2012年7月4日区域大暴雨过程,用改进相似量筛选出与此次过程最相似的历史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最相似个例风场与预报风场在形状、强度和影响系统空间配置都很相似,降水实况接近。表明最相似个例的风场和降水资料对该次大暴雨过程的降水量级、落区预报有较高的参考和指示意义。
- 付世军竹利竹利
- 关键词:大暴雨
- 川北飑线成熟阶段灾害性大风成因个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采用加密探空资料、Himawari-8气象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四川北部一次造成大风灾害的飑线过程进行综合观测分析,着重分析该飑线成熟阶段地面灾害性大风的落区特征;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的高分辨率产品数据,分析此次飑线大风落区与飑线系统后部入流急流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飑线系统后部入流急流的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该飑线成熟阶段,地面大风中心位于后部入流急流的中心轴顶端的强对流云团附近区域;成熟飑线前侧存在一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该辐合线对飑线演变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指示时间约提前1 h;由于成熟飑线系统自身的扰动温度分布不均衡,在对流单体后边界产生的水平涡度对飑线中层后部入流的加速作用下,形成了后部入流急流;在飑线的中层,后部入流急流与水平扰动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正反馈效应,它是成熟飑线产生地面大风的一种重要物理机制,也是弓形回波形成的物理机制;飑线地面大风极值的主要预报着眼点为环境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中高层干冷平流强度;中低层水汽条件对飑线维持发展起重要作用。
- 竹利竹利陈朝平廖文超
- 关键词:飑线中尺度涡旋预报着眼点
- 川东北一次西北气流型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 1°×1°6 h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7年4月29日发生在川东北地区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北气流型冰雹天气是在低能量环境场条件下发生的;冰雹天气发生前12 h内降雹区的对流有效位能激增、午后下垫面强烈加热对大气不稳定性增强的作用显著;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湿对称不稳定、充足的水汽以及干线(露点锋)的存在为此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 竹利王厚伯
- 关键词:对流有效位能湿对称不稳定干线
- 升钟水库流域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升钟水库库区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结合回归和显著性检验理论对统计结果做进一步的一致性检测,最后得出升钟水库截流前后上游流域气候变化分析的诊断性结论。
- 付世军竹利邹红
- 关键词:水库统计学气候诊断流域
- 基于相对风暴径向速度场的辐合区自动识别算法
- 2021年
- 该文提出一种从相对风暴的径向速度图中自动识别中层径向辐合特征的算法,即相对风暴中层径向辐合特征自动识别算法。算法首先识别出单仰角径向速度图上每个径向的正-负速度段,并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配对,形成径向辐合段;然后在二维锥面上做水平相关分析得到二维径向辐合块,再对二维辐合块进行垂直相关分析,形成风暴的三维径向辐合体,计算其强度、厚度、中心高度等重要特征参数。利用2013年8月18日和2018年8月7日两次非典型“正-负速度区域对”径向辐合特征的飑线雷达资料对该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径向辐合特征在相对风暴的径向速度图上的识别效果较原始径向速度场更优。统计分析特征参数与飑线大风的相关性表明:平均径向辐合强度、最大径向辐合强度、厚度与风速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且均为正相关,其中平均径向辐合强度与风速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79。通过算法识别的径向辐合特征可以提前约30 min预警飑线大风。
- 竹利竹利
- 关键词:雷暴大风
- 川东平行岭谷对四川盆地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地面自动站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8月8~9日四川盆地区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利用WRFV4.0模式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模拟结果和实况较为吻合的情况下,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川东平行岭谷对暴雨落区和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被热带气旋切断的形势背景下,由高空槽稳定维持所造成,WRF模式控制试验能够较好的重现此次暴雨过程。川东平行岭谷对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有较大影响,升高的川东平行岭谷使盆地中部到北部的雨带西移,使盆地西部降水量增加、北部降水量减少。进一步研究表明,升高后的川东平行岭谷通过地形辐合和强迫抬升改变四川盆地700hPa环流形势及850hPa的水汽辐合分布,从而影响四川盆地降水落区和强度,其对850hPa环流形势的影响较小。
- 廖文超廖文超竹利高青云
- 关键词:四川暴雨数值模拟地形敏感性试验
- 一次下击暴流风暴的成因和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2017年7月28日四川省东北部出现了一次罕见的湿下击暴流大风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地面自动站、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以及FNL数据、视频资料,对下击暴流风暴的成因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此过程发生前,对流层中低层的环境温度及其直减率均达到同期历史极端值,有利于雷暴大风类型中尺度对流风暴的形成;此次下击暴流,主要由阵风锋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交后触发,阵风锋水平涡度不断输入对流系统内,产生正的相对风暴螺旋度,利于对流风暴持续发展到较高高度,为下击暴流的产生提供条件;下击暴流发生前的对流风暴,在视频截图和反射率因子剖面图上均表现为悬垂倾斜结构,倾斜方向与对流层中层平均风向较一致;对流风暴中层的气旋性涡旋结构特征可作为下击暴流的预警指标之一。
- 竹利康岚王碧波
- 关键词:中尺度辐合线阵风锋下击暴流预警
-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 2022年
- 为提高凉山州致洪暴雨的预报水平,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FY-2G卫星的TBB资料、西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以及NCEP和ECMWF的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20年6月26日夜间发生在凉山州北部的一次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层的短波槽和低层具有气旋性曲度的偏南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低层偏南风与中尺度低涡后部的东北风形成的中尺度切变线支持了MCC的发展,是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动力来源;雷达回波表现出显著的逆风区和“列车效应”特征;低层显著的水汽辐合配合深厚的上升运动,以及降水前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都有利于暴雨的发生。通过对“6·26”暴雨的分析为凉山州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 陈文龙竹利黄欣陈朝平
- 关键词:中尺度气象学致洪暴雨中尺度低涡辐合列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