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2篇室性
  • 1篇电生理
  • 1篇心电图变化
  • 1篇心电图学
  • 1篇心电向量
  • 1篇心电向量图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患者
  • 1篇预激
  • 1篇预激综合征
  • 1篇早搏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室性心律
  • 1篇室性心律失常
  • 1篇室性早搏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曹叶红
  • 2篇沈军辉
  • 2篇张小琴
  • 2篇赵枫萍
  • 2篇侯月梅
  • 1篇徐峰
  • 1篇高洁

传媒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双旁道交替性预激综合征一例
2015年
患者男,33岁。自幼年体检诊断预激综合征,曾经有阵发性心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显示A型与B型交替预激图形。向量图进一步证实,A型预激:额面的QRS预激向量指向左下,横面预激向量指向左前,右侧面向量指向前方;B型预激,额面的预激向量及QRS向量指向左侧,横面的预激向量指向左偏后,右侧面向量指向后侧。动态心电图记录A、B型预激1∶1交替、A型预激、B型预激三种表现形式。
张小琴赵枫萍雷芾华曹叶红沈军辉余亚如侯月梅
关键词:心电图学预激综合征心电向量图
磷酸丙吡胺对重度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心电图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磷酸丙吡胺片对重度室性心律失常(SVA)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心电图变化。方法选取收治的SVA患者96例,观察组48例口服磷酸丙吡胺片,对照组48例给予阿替洛尔片,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心律失常疗效、心功能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心室肌除极至复极时间(QT)、心室激动时间和室内、室间传导延迟指标(QRS)、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B型利钠肽(BNP)、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91.67%)及心功能总有效率(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和66.67%)(P<0.05);治疗前,2组SF-36评分、LVEF、HR、QT、QRS及血清PⅢNP、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评分、LVEF和QT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HR、QRS及血清PⅢNP、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LVEF和Q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HR、QRS及血清PⅢNP、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丙吡胺片能有效改善SVA患者心律失常,促进心功能恢复,使心电图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曹叶红韩晓娟徐峰
关键词:疗效心电图变化
孕妇室性早搏心电图起源与电生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借鉴心内电生理诊断PVCs的12导联心电图起源定位特征,分析探讨孕妇室性早搏起源分布与电生理特征。方法研究组170例孕妇,对照组126例男性青年与159例女性青年非孕妇。按照右室流出道、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根部以及分支来源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类。测量QTC间期,ST-T改变,PR间期。结果 (1)孕妇PVCs起源部位依次二尖瓣(29.6%)、右室流出道(23.1%)、主动脉根部(20.1%)、左室来源共计64.5%;男性青年右室流出道34.4%,分支24.8%,三尖瓣18.4%,左室来源共计46.2%。年轻女性非孕妇右室流出道29.5%,二尖瓣25.2%,主动脉根部20.1%,左室来源共计60.5%;(2)孕妇PVCs起源部位不同电生理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3)孕妇心电图ST-T改变较非孕妇、男性比例高(46.1%vs 12.6%vs 0%,p<0.05),QTc间期延长(21%vs 10.9%vs 1.2%,p<0.05),平均心率(89±11 vs 77±14bpm,p<0.05)。结论孕妇室性早搏起源更多的来源于二尖瓣及左心室起源,伴随ST-T改变、QTc间期延长与静息心率增快。
张小琴沈军辉赵枫萍徐醇芳高洁曹叶红侯月梅
关键词:心电图室性早搏ST-T改变QTC间期妊娠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