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斌

作品数:86 被引量:59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经济管理
  • 38篇社会学
  • 22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住房
  • 11篇农民
  • 10篇社会
  • 10篇城市
  • 8篇社会工作
  • 6篇失地
  • 6篇农村
  • 5篇失地农民
  • 5篇乡村
  • 5篇逻辑
  • 4篇农民工
  • 4篇权利
  • 4篇民工
  • 4篇化解
  • 4篇分化
  • 4篇城镇化
  • 3篇中国社会
  • 3篇身份
  • 3篇身份认同
  • 3篇市民

机构

  • 83篇中南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女子学院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83篇李斌
  • 4篇曾东霞
  • 3篇连宏萍
  • 3篇毛鹏飞
  • 3篇王凯
  • 2篇许原原
  • 2篇汤秋芬
  • 1篇田志娟
  • 1篇姚琦
  • 1篇左格尔
  • 1篇黎云
  • 1篇李丽
  • 1篇周红金
  • 1篇李斌
  • 1篇罗赣虹
  • 1篇石兴谊
  • 1篇刘翔英
  • 1篇刘训
  • 1篇曹成文
  • 1篇廖鸿冰

传媒

  • 6篇湖南大学学报...
  • 6篇学习月刊
  • 5篇中国青年研究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石家庄学院学...
  • 3篇理论学刊
  • 3篇社会工作
  • 3篇社会工作与管...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城市问题
  • 2篇湖北行政学院...
  • 2篇长沙民政职业...
  • 2篇大学教育科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求索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征地政策、权利意识与政府工作策略的调整——基于C市QY社区失地农民的调查被引量:4
2008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被征收的农民逐步增多。研究发现,尽管国家的征地补偿政策逐步转向有利于农民利益的方向,但失地农民却日益多地参与到维权活动中,政府工作策略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农民权利意识的勃兴。我们应当重视维权之源头——绝对不公平感和相对不公平感的产生,积极搭建失地农民与政府有效沟通的平台。
李斌连宏萍
关键词:失地农民维权行为征地政策公平观
秩序与宣泄:乡村社区治理中的互动逻辑被引量:8
2019年
中国乡村社区治理既要贯彻国家主流秩序精神,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农村乡土习俗元素与村民利益诉求,并让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如果这一互动逻辑不畅,则会有村民运用其“常备剧目”对抗国家政令,从而大大增加国家秩序的运行成本。以秸秆焚烧政令的推行为例考察国家政令在当前乡村中的运行,结果表明此政令的执行给当地农村社区个别居民“怨气”的集聚与宣泄提供了土壤,村民宣泄“怨气”的途径给禁烧禁令的执行造成困惑;当地乡镇村干部利用“权变理论”吸纳民间习俗,尊重村民利益诉求,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相关难题,理顺了农村社区治理逻辑,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乡村社区治理良性互动逻辑得以形成。
李斌黄改
关键词:国家秩序村民利益宣泄治理逻辑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青年“偏离性”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失地青年群体是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城镇化的现代性发展向青年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转型和青年个体转型的双重叠加下,环境的复杂性、教育的受限性及个体差异性会导致失地青年在选择、适应或创造社会活动中,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与社会发展相冲突的一面,偏离社会发展。这种"偏离性"表现有可能是"滞后",也有可能是"超前",也有可能是被边缘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公平的教育资源与机会,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吸纳能力,是控制失地青年"偏离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李斌曾东霞
关键词:城镇化
城市住房价值结构化:人口迁移的一种筛选机制被引量:66
2008年
文章以城市住房作为主要关注点,研究发现,非个人性的结构因素越来越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差距拉大和社会排斥的主要原因。随着住房改革制度的完成,各城市不同水平的房价及差异巨大的增长速度导致城市住房价值结构性地被多次重新认定。顶端城市和居住区的住房加速升值,而末端城市和居住区的住房的价值上升速度则相对缓慢。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住房甚至还是实现了所谓的自我增长方式。城市住房价值差异的拉大促使住房成为城市排斥外来者和扩大差距的一种有力工具,流动者的迁移成本因此而迅速增加。
李斌
关键词:住房价值迁移
筛选、阻隔与保障: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化抗疫实践——基于河南省L村庄的考察
2022年
社区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则需要以基层社区为基础,发挥基层社区的三大核心机制:筛选、阻隔与保障。与此同时,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在场”与乡土社会里的“地方性知识”实现“对接”和“融合”。
李斌黄改
贞女现象与明清历史——《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1]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卢苇菁所著《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以下简称为《矢志不渝》,英文原著名为True to the Word: 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Late Imperial China),于2008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曾获美国Berkshire女历史学家学会“首部著作奖”。秦立彦所译中译本,201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明清时期特有的贞女现象进行历史描述,展现了赋予贞女现象意义并被贞女现象影响的明清社会和文化。
李斌
关键词:明清时期历史学家LATE历史描述
“寺”“庙”之争:民俗精神符号再造被引量:2
2005年
作者摒弃那种"国家与社会"或"政府与民间"的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注意到在国家或政府内部,以及民间或社会内部也存在着并非铁板一块乃至"分裂"的现象。凭着这一理论路径,作者对湖南省W县的一寺一庙之间的"抗争"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庙宇重建是农村社会组织的关键性领地,其中乡土民俗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们为了维持并张扬当地的民俗理念会积极地与相关各方"抗争","抗争"的过程就是乡土民俗精神符号意义变迁、农民自身容纳力增长、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的过程。
李斌
关键词:寺庙抗争权力
震灾中的青年组织:应急响应与行动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从分析青年组织的类型入手,探讨震灾中青年组织在响应速度、救灾方式及持续性三方面的差异和应急响应的共同特点。认为目前正式青年组织在我国青年组织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非正式青年组织发挥了部分功能,社会自组织功能还受到约束,尚待发掘。就我国青年组织而言,应当视灾难为提高自身应急能力和发展组织的契机,特别需要促进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发展。
李斌曾东霞石兴谊
关键词:震灾青年组织应急响应
效率与分化:中国城市住房改革40年回顾被引量:7
2018年
中国城市住房改革40年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货币化手段让单位福利公房私有化;第二个阶段是商品房市场阶段。40年的住房改革较好地实现了效率目标,解决了城市住房的短缺问题,让住房资源步入富足状态。住房制度改革实践在多个方面实现了中国社会理论的创新,印证了"渐进性改革"在效率上的合适性。不过,由于40年的住房改革过度强调住房的商品化与产权、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追求、银行货币政策变动以及"渐进改革"本身的缺陷,住房改革过程累积了分化。新时代住房改革制度以"人人住有所居"为目标,需要构建各自独立运行的"商品房体系"与"保障房体系",并且重新激发单位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李斌
关键词:住房商品化住房保障体系分化
分化与特色: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对692位老人的调查被引量:19
2010年
文章通过对692位老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呈现多样化特征,有67.8%的老年人独立居住;(2)大多数老年人居住的社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和设施相当欠缺,尤其是针对残疾老人的设施更是奇缺;(3)老年人在使用社区设施上群体性差异较小;(4)老年人居住上获得包括单位在内的机构的帮助已经很少;(5)住房条件和财产权利构成了中国老年人社会分层的基本尺度。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住房安排和选择不一样的特征,这些特征蕴含着中国特色。
李斌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安排分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