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评价依托眯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选择3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药物。采用双盲法,单次给药,术中不再追加。给药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行胃镜检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记录给药前(TO)、给药后1min时(T1)、苏醒时(T2)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记录手术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依托咪酯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于丙泊酚组[(7.3±1.3)min比(9.1±2.0)min,P〈0.05]。丙泊酚组患者T1时的SBP、DBP、心率、呼吸频率均较,ID时降低[(94±16)mmHg(1mmHg=0.133kPa)比(115±17)mmHg;(51±14)mmHg比(63±16)mmHg;(68±9)0(/min比(78±11)次/min;(9.6±2.4)次/min比(18.5±3.1)次/min,均P〈0.05];患者1、2时的DBP、心率、呼吸频率与T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12)mmHg比(51±14)mmHg;(75±7)次/min比(68±9)移Vmin;(13.9±2.6)次/min比(9.6±2.4)次/min,均P〈0.05]。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患者T1时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比,T0时降低[(72±8)次/min比(79±9)次/min;(14.9±2.7)次/min比(18.6±2.1)次/min,均P〈0.05];12时的心率较T1时升高、较T0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8)次/min比(72±8)次/min;(76±8)次/min比(79±9)次/min,均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哟、T1、T2时SBP、DBP、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患者T1时SBP与们时SBP的差值(SBP T1-T0)要小于丙泊酚组患者的SBP T1-T0[(17±9)mmHg比�
- 李翔张擎朱俊杰陈惠裕潘学勤范志宁
- 关键词:胃镜依托咪酯丙泊酚
- 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在强制性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特殊人群强制性全身麻醉下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拒绝建立静脉通路的上消化道异物的特殊人群患者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记录麻醉前、静脉给药时、静脉给药后30 s、治疗结束时和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各时间点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9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胃镜治疗,1例转开腹取出。与麻醉前相比,静脉给药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而RR与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中仅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结论对特殊人群的上消化道异物,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翔范志宁陈惠裕吴明浩
- 关键词:上消化道异物丙泊酚七氟醚
- 可疑全身麻醉下头孢唑肟致过敏性休克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男,65岁,体质量67k,主诉为“反复吞咽困难3个月,进行性加重10d”于2012年4月入院,无痛胃镜下发现食管中段3cm×2.5cm×2cm溃疡病灶。病理活检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病史,神智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各实验室检查无麻醉相关异常,术前头孢唑肟皮试阴性。
- 李翔戎娟陈惠裕
- 关键词:头孢唑肟全身麻醉过敏性休克生命体征稳定进行性加重药物过敏史
- 利多卡因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人无痛肠镜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0例:利多卡因联合依托咪酯组( LE组)、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组( FE组)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 FP组)。采用双盲法分别给予相应麻醉药物,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行肠镜检查术。持续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检查开始时(T1)、肠镜至回盲瓣时(T2)、术毕时(T3)、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 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肠镜检查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情况;记录术中呼吸暂停、心动过缓、低氧血症、肌阵挛、注射痛、低血压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LE组比较,FP组T1时MAP、HR 及 T1~T2时 RR 明显降低[(69.7±11.1) mmHg vs.(88.6±11.2) mmHg;(61.3±10.3)次/min vs.(73.4±7.7)次/min;(8.4±2.6)次/min vs.(17.5±4.1)次/min;(10.1±3.2)次/min vs.(18.0±2.5)次/min,P均〈0.05];与 FE 组相比,FP 组 T1时 HR、RR 及 T2时 RR 均明显降低[(61.3±10.3)次/min vs.(70.2±9.8)次/min;(8.4±2.6)次/min vs.(16.1±2.4)次/min;(10.1±3.2)次/min vs.(16.6±3.1)次/min,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张擎李翔陈惠裕王爱
- 关键词:依托咪酯利多卡因老年患者无痛肠镜
- 麻醉喉镜联合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临床上采用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但当异物通过环咽肌时易发生嵌顿滑脱,因为口腔空间狭小且结构复杂,所以在内镜寻找滑脱的异物比较困难。而滑脱的异物很容易掉进气管内,造成患者窒息。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对3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麻醉喉镜辅助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李翔彭慧陈惠裕
-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麻醉喉镜上消化道异物胃镜滑脱
- 侏儒患者1例气道阻塞紧急处理分析
- 2012年
- 对侏儒患者1例气道阻塞紧急处理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年龄38岁,身高131cm,体重26kg,胸围60cm,既往体健。因摔倒致左胫骨平台及肱骨外科颈骨折入院。入院检查电解质、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心电图(ECG)和心脏彩超均未见异常,拟在全麻下行胫骨及肱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李翔胡斌陈惠裕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父母陪伴对小儿无痛肠镜检查焦虑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门诊小儿无痛肠镜检查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而小儿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及门诊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当其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时,会难以避免的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肠镜检查前麻醉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检查过程的安全。而关于如何减轻其在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相关报道尚少。本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对25例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儿进行父母陪同,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李翔彭慧陈惠裕
- 关键词:无痛肠镜检查焦虑状态小儿焦虑心理
- “一对一”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 2013年
- 手术室是一个环境特殊的科室,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高风险等特点。随着近年来全国医院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快速更新的形势下,手术室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体现。而护生的教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各医院的实习护生多来源于不同地区(或院校),知识的领悟能力及储备情况参差不齐,从而给手术室的实习带教带来了一定难度。我院自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护生进行临床教学,总结如下。
- 孔婷曹琳李翔张淑芬
- 关键词:手术室护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人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在老年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0例(年龄≥65岁)接受治疗性ERCP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尼组175例采用瑞芬太尼清醒镇痛麻醉技术,利多卡因组215例采用传统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持续监测并定时记录患者在治疗性ERCP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随访患者术中记忆和疼痛感觉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和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波动差异不明显。瑞芬太尼组165例(94.3%)麻醉效果满意,10例(5.7%)患者术中有轻度痛感,能忍受;7例(6.7%)术中出现循环及呼吸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利多卡因组25例(8.6%)术中出现循环及呼吸等不良反应,2例因剧烈呃逆、呕吐而终止手术。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技术用于老年治疗性ERCP患者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丽华王敏范志宁陈惠裕李翔鲁翔
- 关键词:麻醉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 氯胺酮-丙泊酚联合骶丛阻滞在小儿腹部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腹部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300例需行腹部手术的1-6岁患儿,分为3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丛神经阻滞组(B组)、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组(C组),连续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观察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术中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术后苏醒迅速,并且术后烦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氯胺酮一丙泊酚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安全性高,是一种更加理想的麻醉方法。
- 李翔朱俊杰陈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