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程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加筋
  • 5篇土工
  • 5篇加筋土
  • 3篇土工合成
  • 3篇土工合成材料
  • 3篇稳定性
  • 3篇复合体
  • 2篇挡墙
  • 2篇土工格室
  • 2篇破坏模式
  • 2篇路堤
  • 2篇加筋土挡墙
  • 1篇地基
  • 1篇垫层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土地基
  • 1篇土路
  • 1篇桥台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徐超
  • 7篇梁程
  • 1篇叶敏

传媒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第五届全国土...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是短加筋土挡墙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工作性状还没有被清晰地认识。文章在离心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FLAC软件建立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的二维数值模型,讨论了加筋间距、加筋长度以及墙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对挡墙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墙后有限填土情况下主动土压力约为库伦主动土压力的1/2~1/3;(2)在稳定地基工况下,挡墙均为复合破坏模式,滑动面呈折线型,在挡墙中下部,滑动面同时穿过了加筋区和填土区,从墙趾处滑出;在挡墙上部,滑动面基本沿着填土与稳定墙面的接触面向上发展;(3)潜在滑动面是自下向上逐渐形成的,体现为下部剪切、上部拉张的特征;(4)在墙后有限填土情况下,加筋长度减小到0.4H时,挡墙仍能保持稳定,加筋间距在控制挡墙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徐超梁程罗玉珊
关键词:加筋土挡墙
筋-土剪切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7年
在加筋土挡墙等加筋土结构设计中,竖向加筋层间距的取值是很重要的参数,但在现有规范中对此值要求并不明确。根据对加筋机理的分析,加筋剪切带不仅关系到层间距的取值,而且与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论述了加筋土剪切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形成过程,然后分别从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3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加筋土剪切带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已有成果中剪切带厚度显著地受试验仪器和试验条件等的影响,并且指出了现阶段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对加筋剪切带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认为对剪切带的判别、剪切带内土体的应力应变状态以及加筋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将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梁程徐超
关键词:土工合成材料剪切带力学特性
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复合体极限承载能力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可以有效减小桥梁与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为了计算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复合体在设计中承受荷载的安全冗余度,对其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首先讨论了评价加筋土复合体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该公式是否适用于评价加筋细颗粒土复合体承载性能的问题。然后在平面应变的条件下,进行了5组土工格栅加筋砂土模型试验和1组无加筋模型试验,考虑了加筋间距和筋材强度对加筋砂土复合体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公式低估了加筋砂土的承载能力。基于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并假定加筋土的破坏面符合朗肯破坏面,提出了预测加筋砂土极限承载能力的分析模型,并将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基本吻合。
徐超梁程
关键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极限承载能力
加筋土挡墙关键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采用FLAC2D软件,在特定条件下,模拟分析加筋层间距、筋材刚度以及填土强度对加筋土挡墙的临界高度、位移、筋材轴力以及破坏模式等性状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揭示:(1)挡墙的临界高度、位移、筋材轴力随加筋层间距、填土强度或者...
梁程徐超
关键词:加筋土挡墙破坏模式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测试标准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材料测试是土工合成材料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其测试结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十分重要。而当前国内外测试规范(标准)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产土工合成材料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文中对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范(标准)进行了归纳,并就国内外标准在组成、内容和技术指标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针对我国测试标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徐超叶敏叶敏
关键词: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室加筋土垫层路堤临界高度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土工格室能有效减少软土地基上路堤的变形,并增强其稳定性,但对于土工格室加筋土垫层路堤的临界高度还少有研究。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假定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呈圆弧滑动破坏模式,将格室及其内的填土视为复合体,考虑格室复合体的应力扩散作用和侧向限制作用,提出了路堤临界高度的计算模型,并将该模型值与建立的有限差分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然后讨论了格室高度、应力扩散角及格室复合体与地基接触面摩擦系数对路堤临界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加筋路堤的临界高度明显大于未加筋路堤的临界高度,并且增加此3种影响因素的取值均能提高路堤的临界高度;同时增强格室的侧向限制作用比提高格室高度和应力扩散角更有利于路堤的稳定。
梁程徐超
关键词:加筋土路堤土工格室复合体稳定性
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路堤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评价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土工格室加筋垫层提高软土地基上填方路堤的稳定性已得到认可,但其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仍未取得共识。作者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识别软土地基上无筋垫层路堤、土工格栅加筋垫层路堤和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路堤的失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路堤的稳定性和临界填筑高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地基上无筋垫层路堤和土工格栅加筋垫层路堤发生穿过垫层的圆弧滑动破坏;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路堤呈整体破坏模式,滑动面虽呈似圆弧状但未穿过加筋垫层,破裂面在软土地基中形成和发展,而且位置更深。在识别破坏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的工作机理分析,提出了软土地基上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路堤稳定性和临界填筑高度分析方法。
金家庆徐超梁程刘若桐
关键词:软土地基破坏模式土工格室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