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良
-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海洋磁力资料整理技术与软件实现
- 2010年
- 针对海洋磁力测量成果规范化整理与磁力异常计算软件开发问题,重点讨论了测线文件获取和畸变点剔除的可视化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动快速求取测线交点的方法,采用半系统差调差法进行测网平差和精度评定。在此基础上,依据海洋磁力调查规范,基于图形可视化技术开发了一套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海洋磁力资料整理软件。
- 白永良刘展张志珣杨慧良张刚史增园杜润林
- 基于插入法构建油藏剖面图中的多边形图元
- 2012年
- 为了获取指定剖面上油藏内部参数场的空间分布情况,需要依据剖面与油藏模型间的交点集构建多边形,进而根据不同油藏参数得到相应的剖面图.在研究常用多边形构建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交点数据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插入法的多边形构建算法:利用矢量叉积性质,根据点与射线位置关系,确定待排序点在有序顶点集合中的位置,对有序顶点依次连接构成多边形.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油藏模型剖面可视化中多边形的构建问题.
- 刘展刘兰法白永良申龙斌苏卫
- 基于剖面的三维断层建模方法被引量:6
- 2015年
- 结合地震解释剖面图与地质构造平面图上的断层信息,采用数字化技术提取断层建模所需的相关数据,以剖面为建模基础,采用空间线性插值技术构建了三维断层模型。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平面图和剖面图特征,从整体上把握断层,提高断层建模的准确性。通过开发相应软件实现了地质体模型断层的添加和修改。
- 王诏刘展安聪荣白永良
- 基于CA模型模拟黄河口海岸线演变被引量:4
- 2011年
- 以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汊河的入海口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展开研究。利用ERDAS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配准、裁减、分类等操作,再通过ArcGIS进行编辑,进而提取海岸线。通过分析影响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CA模型),基于这个模型,CJHJ结合ArcEngine9.2开发海岸线演变模拟系统。在该系统上结合黄河来沙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一组参数,利用这组参数模拟海岸线的演变过程,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
- 白永良刘展厉梅
-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模型黄河口
- 基于三维建模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初探
- <正>1.引言针对地质体具有不规则、不连续、地质资料有限的特点,可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将地下各类地质体对象真实的再现,描述地质构造和各种属性特征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在实现地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便于更加真实、直...
- 刘兰法刘展李连伟白永良许明明
- 文献传递
- 海洋重力资料整理技术与软件实现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海洋重力测量成果规范化整理与重力异常计算软件开发问题,重点讨论了重力掉格校正与测线文件获取的可视化方法;引入贝塞尔方法计算船速和航向,并进行厄特渥斯校正。在此基础上,依据海洋重力调查规范,基于图形可视化技术开发了一套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海洋重力资料整理软件。
- 刘展白永良张志珣杨慧良杜润林史增园张刚
- 关键词:海洋重力
- 海洋重磁资料整理软件开发与应用
- 为了有效提高海洋重磁资料整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并保证整理成果满足国家标准,本文依据2007版《海洋地质调查规范》,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具有图形可视化和人机交互功能的资料整理软件。本文利用GDI+技术实现图形可视化与人机交互功能...
- 白永良刘展张志珣杨慧良
- 关键词:海洋地质重磁资料软件开发
- 海洋地质数据挖掘系统研发及在海山年龄预测中的应用
- 2023年
-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海洋地质调查数据,以获取其中隐藏信息,对推进海洋地质数据的科学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模块化设计原则下,利用Python语言开发海洋地质数据挖掘相关的核心功能,利用WinForm搭建人机交互界面,并通过参数交互的方式实现了界面和后台功能间的互动。基于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利用软件预测了太平洋海山年龄。预测结果精度高于利用传统克里金插值方法所得结果的精度。应用结果表明,所开发软件的数据预处理、指标分析、综合评价等功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任梦姣孙记红王晓宇容伊霖白永良
- 关键词:海洋地质数据挖掘
- 中国海-西太平洋地区典型剖面的重-磁-震联合反演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重-磁-震联合反演是获取地壳结构的重要方法.此次研究,我们主要基于全球最新的水深、重磁异常、沉积物厚度等数据,结合实测地震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海—西太平洋地区的莫霍面展布特征,并利用重磁震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跨越中国海-西太平洋典型剖面的地壳结构和异常体分布,揭示了陆壳到洋壳的典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浙江地区到马里亚纳俯冲带,地壳结构大致呈现由厚到薄、由老到新、由复杂到简单的特征.浙江地区(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地壳结构复杂,三层结构明显,地壳内断裂带发育,并伴有广泛的岩浆侵入;东海地区莫霍面起伏剧烈,地壳厚度变化较大,冲绳海槽地壳明显减薄,是其过渡壳性质的体现;西菲律宾海盆、九州—帕劳海脊、帕里西维拉海盆、马里亚纳俯冲带等构造单元地壳结构相对简单,二层结构明显.其中,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地壳内部磁异常变化较为剧烈,海盆扩张过程中形成的磁异常体分布广泛,地壳厚度(5~8km)明显小于陆壳;九州—帕劳海脊地壳厚度可达~20km,缺失中地壳,表现为岛弧地壳结构;同源的西马里亚纳岛弧和东马里亚纳火山弧地壳结构相似,浅层磁异常体分布广泛,西马里亚纳岛弧地壳厚度(~17km)略小于东马里亚纳火山弧(~20km),体现了裂离的不对称性;马里亚纳海槽具有正常的洋壳结构(~7km),但扩张中心未发生明显破裂.对比各构造单元地壳结构的异同点,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陆壳与洋壳之间不是孤立的,陆壳可能会演化出洋壳的结构或组分,板块的演化总是处于动态循环过程中.此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中国海—西太平洋深部构造特征的整体理解,促进了我们对大陆边缘演化与板块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化了我国管辖海域及邻近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
- 张正一范建柯范建柯董冬冬
- 关键词:地壳结构
- 基于AHP-CVI技术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生态环境脆弱。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进行环境脆弱性评价,可为该地区减灾防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该研究构建了包括自然固有脆弱性因素和人类特殊脆弱性因素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含国家标准、专家评定、观测计算数据评定的脆弱性评价指标量化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海岸带脆弱性指数法作为评价模型,基于GIS软件平台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进行环境脆弱性评价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表现为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41.2%)、中度(19.7%)、微度脆弱和轻度脆弱(39.1%);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陆地部分脆弱性高,海洋部分脆弱性低;受植被、围垦面积等因素的制约,陆地部分的脆弱性表现为由陆地向岸线加强,陆地部分为重度脆弱,海岸线一带呈极度脆弱;海洋大部分为微度脆弱和轻度脆弱,但黄河入海口处由于受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因素制约呈现中度脆弱。为保持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可持续发展,应在充分保护已有自然固有因素的基础上,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 李连伟刘展白永良盛洁
- 关键词:海岸带环境脆弱性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