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龙飞

作品数:11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城市
  • 5篇城市化
  • 4篇水系
  • 3篇太湖
  • 3篇太湖流域
  • 3篇流域
  • 3篇湖流
  • 2篇ESDA
  • 1篇调蓄
  • 1篇调蓄能力
  • 1篇东南
  • 1篇虚拟水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市中心
  • 1篇市中心区
  • 1篇水库
  • 1篇水库下游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韩龙飞
  • 9篇许有鹏
  • 9篇邓晓军
  • 5篇杨柳
  • 3篇杨明楠
  • 3篇王跃峰
  • 2篇李广
  • 2篇张倩玉
  • 2篇徐光来
  • 1篇于志慧
  • 1篇石怡
  • 1篇邵玉龙
  • 1篇谢炳庚
  • 1篇胡春生
  • 1篇张媛
  • 1篇项捷
  • 1篇张寒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2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中心区河流水系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1960s,1980s和2009年水系数据,从数量、结构和连通特征方面分别选取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河网稳定度、河网连接率和实际结合度这6个指标,对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区近50a水系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除Ⅱ级河道长度和面积在1960s—1980s有小幅度增加外,河道总体长度和面积均呈减少趋势;河网密度和水面率自1960s以来一直呈减小趋势。(2)1980s较1960sⅡ级河道发育系数增大,Ⅲ级河道发育系数减小。2009年河道发育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河网稳定性也呈下降趋势。(3)1960s—1980s河网连接率与实际结合度呈小幅度减小趋势,连通性略有下降;而到2009年,两个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河道连通性下降趋势明显。这种水系特征变化会使得流域洪涝风险也随之加大。
杨明楠许有鹏邓晓军韩龙飞
关键词:平原河网城市中心区
太湖平原区河网结构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河网水系萎缩,连通性受阻,河网调蓄能力降低,加大了区域洪灾风险和洪涝损失。基于1960s、1980s、2010s的1:5万地形图水系及三个控制站的水位数据,选取河网密度(Rd)、水面率(WP)、盒维数(D)、水位Hurst指数(H),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地区的水系演变与河网调蓄能力变化;并借助代表性单元流域概念,以水位Hurst指数来表征河网调蓄能力,从河网调蓄的物理机理出发,探讨了河网调蓄与河网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快速城镇化影响,1960s-2010s武澄锡虞地区河网密度、水面率及盒维数分别下降了18.87%、24.59%、7.60%,且1980s至2010s各水系指标的衰减率均高于1960s-1980s;2 1960-2010年,研究区年均及汛期的水位Hurst指数呈下降趋势,其所反映的河网调蓄能力与该地区河网水系各指标变化同步,这表明城镇化引起的河流水系衰减导致河网调蓄能力发生明显下降,非汛期水位Hurst指数先增加后降低,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3基于REW概念与水位Hurst指数值,初步构建了河网结构参数与调蓄能力的关系式,并对关系式进行了验证,基本可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城镇化下水系变化对河网调蓄能力的影响,从而为评价平原水网区河网调蓄能力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王跃峰许有鹏张倩玉李广雷超桂杨柳韩龙飞邓晓军
关键词:调蓄能力城市化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分布格局时空演变
基于1960s、1980s和2000s三期水系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重心模型对近50年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系的数量逐渐减少,形态趋...
邓晓军许有鹏韩龙飞杨柳
关键词:ESDA
城市化对水系结构及其连通性的影响——以秦淮河中、下游为例被引量:24
2013年
针对当前城市化所引起水系衰减、河流连通受阻以及由此所引起洪涝与水环境的问题,以秦淮河中、下游为例,选取1979和2006年两期流域遥感影像,分析了城市化影响下的下垫面变化特征;选取1980s和2009年的地形图对河流水系进行提取,借鉴景观生态学中河流廊道空间结构分析方法,通过不同时期水系分级,探讨了城市化对水系结构及其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化使得2006年城镇用地面积相比1979年增加84.54 km2,增加了9倍多,大量林草地、耕地以及水域转变成城镇用地;(2)河流长度在过去的30年里减少了41%,河道主干化趋势明显;河流发育呈现由多元到单一、由复杂到简单的趋势;(3)连通性参数连接率、实际结合度分别由原来的1.28、0.43下降到0.79、0.26,河流的连通性呈下降趋势.该研究将为城市化地区河流水系保护提供支持与参考.
韩龙飞许有鹏邵玉龙石怡
关键词:连通性城市化
城市化背景下嘉兴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9
2016年
基于1960s、1980s和2010s的三期水系数据,通过构建定量描述河流水系变化特征的指标体系,对嘉兴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嘉兴市的河流水系呈现出剧烈衰减的趋势,其中河流发育系数、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减少了58.91%、28.49%和14.09%,但在城市化不同阶段,河流水系衰减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2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河流发育系数和干流面积长度比变化的空间差异非常大,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变化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而盒维数和河流曲度变化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小。3河流发育系数、盒维数和河网密度的衰减趋势为城区>近郊>远郊,水面率的衰减趋势为远郊>近郊>城区,河流曲度的衰减趋势为近郊>城区>远郊,但干流面积长度比的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4城市化对河流水系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且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河流水系的变化越剧烈,而城市化对干流面积长度比与河流曲度的影响大于其对河流发育系数与河网密度的影响。
邓晓军许有鹏韩龙飞李广王跃峰项捷徐光来
关键词:城市化
东南沿海水库下游地区基于动态模拟的洪涝风险评估被引量:7
2016年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多为一些中小流域,这些流域上游多建有水库工程,下游则为人口稠密的平原区,流域调蓄能力小,汇流时间短.同时,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洪涝风险不断加大.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水库下游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的洪涝风险评估研究,以便为防洪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本文利用遥感、GIS、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等相关技术方法,建立洪涝动态模拟模型来评估洪涝危险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从洪涝危险性和洪涝易损性两方面开展洪涝风险综合评估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多学科与多技术手段相结合方法,来模拟预测不同暴雨重现期洪水动态淹没过程,再结合相关社会经济属性,可以有效地评估研究区洪涝灾害的风险,从而为水库调度及流域防洪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张倩玉许有鹏雷超桂王跃峰韩龙飞
关键词:水库下游洪涝风险评估
城镇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修正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长株潭地区2000年和201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城镇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过去10年,城镇用地增加了14.27%,林地面积大量减少;②生态服务价值减少29.8亿元,减少超过5%,林地的锐减是其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因素;③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中废物处理与食物生产服务价值在增加,其他各单项价值均减少;④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空间上呈东南-西北带状分布,生态服务价值剧烈减少的区域包括长沙市辖区以及株洲市辖区,增加的区域仅有株洲的炎陵县;⑤城镇化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张寒谢炳庚韩龙飞邓晓军杨明楠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近50年长三角地区水系时空变化
基于1960s、1980s以及2000s水系数据,选取三类(数量、结构性、复杂性)五个(河网密度、水面率、干流面积长度比、支流发育系数、盒维数)指标,以长三角五个典型水利分区(武澄锡虞、阳澄淀泖、杭嘉湖、秦淮河流域、甬曹...
韩龙飞许有鹏邓晓军杨柳
关键词:城市化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分布格局时空演变
基于1960s、1980s和2000s三期水系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重心模型对近50年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系的数量逐渐减少,形态趋...
邓晓军许有鹏韩龙飞杨柳
关键词:ESDA
文献传递
近50年长三角地区水系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44
2015年
基于1960s、1980s以及2010s三期1:5万地形图中水系数据,选取河网密度(Dd)、水面率(WSR)、干流面积长度比(R)、支流发育系数(K)和盒维数(D),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近50年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0年来,长三角水系河网密度、水面率数量特征呈下降趋势,其中武澄锡虞、杭嘉湖和鄞东南地区河网密度减少近20%;结构特征发生变化,秦淮河流域干流面积长度比增加显著,杭嘉湖地区支流发育系数衰减达46.8%;河网复杂度衰退,武澄锡虞和杭嘉湖地区的盒维数衰减分别达7.8%和6.5%。2城市化影响水系的空间分布,高度城市化地区河网密度、水面率、支流发育系数以及盒维数最低。3城市化深刻改变着水系的演化过程。1960s-2010s期间,高度城市化地区的河网密度、水面率衰减剧烈达27.2%和19.3%,河网主干化趋势加剧,河网复杂度下降4.91%。1980s-2010s期间,低度城市化地区支流衰减达53.3%,河网密度大幅下降14.6%。4城镇用地的扩张、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田水利活动是改变长三角水系的主要方式。
韩龙飞许有鹏杨柳邓晓军胡春生徐光来
关键词:城市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