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疫情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聚集性
  • 4篇聚集性疫情
  • 4篇菌病
  • 4篇布鲁氏菌
  • 4篇布鲁氏菌病
  • 3篇症状
  • 3篇无症状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感染者
  • 3篇病毒
  • 2篇人间布鲁氏菌...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家庭
  • 2篇家庭聚集

机构

  • 18篇郴州市疾病预...
  • 4篇湘南学院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刘卫
  • 9篇谭徽
  • 8篇朱韩武
  • 6篇陈伟华
  • 6篇李成华
  • 5篇刘勋
  • 4篇刘晓峰
  • 3篇郑文
  • 3篇刘爱平
  • 3篇陈柏塘
  • 3篇欧社祥
  • 2篇谢群
  • 2篇周虹
  • 1篇段良松
  • 1篇苏小可
  • 1篇唐曼贞
  • 1篇付敏
  • 1篇谭晓罗
  • 1篇袁红霞
  • 1篇阳慧

传媒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郴州市某戒毒所一起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郴州市某戒毒所流感疫情特征和暴发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描述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索暴发原因及流感疫苗保护效力。结果此次疫情共63例病例,其中可能病例55例,确诊病例8例,罹患率为13.46%(63/468)。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7日;6月22日—25日出现高峰,报告病例52例,占总病例数的82.5%(52/63)。对15例病例的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其中8例为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学员接种流感疫苗相对危险度(RR)为0.887(95%CI:0.56~1.43),流感疫苗保护率为11.3%。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疫情初期未对病例进行及时有效的隔离,是导致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胡琳刘卫刘晓峰李成华
关键词:流感戒毒所
2013年湖南省L县W中学发芽马铃薯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湖南省L县W中学学生'五·一'长假返校后陆续有学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为查明本次疑似食物中毒发生的范围、危险因素和毒物来源,制定此类事件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开诊本次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可能病例为2013年5...
刘爱平刘卫刘晓峰谭徽
郴州市2010-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了解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的基本信息,并采集鼻、咽拭子,以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分型鉴定。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流感样病例18 265例,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于0~14岁组,占71.7%,男女性别比为1.54:1,采集咽拭子样本3 859份,经病毒分离和分型鉴定的流感病毒242株,总分离率6.3%,其3年的分离率分别为4.8%、7.4%、7.8%,分离到了BV、BY、H3、新甲H1N1四种亚型,但3年均以BV亚型为主。发现2株BY型毒株与疫苗株相比,存在7个突变位点。流感暴发疫情病毒分离率42.6%,BV亚型3年分别占88.2%、61.9%、87.5%。结论郴州市流感的防控重点是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重点人群是0~14岁儿童,特别是中小学生;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及时掌握变异动态。
李成华谢群谭徽刘爱平陈伟华朱韩武刘卫阳慧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病毒病毒分离
湖南省郴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遏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2020年1月23日-3月10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无死亡病例。共发生8起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家庭内。不同类型疫情的病例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6,P<0.001),本地病例均由聚集性疫情引起;随着疫情的发展,病例由输入为主转变为以本地为主;疫情覆盖全市81.81%的县市区,报告地区首例病例均为输入性。【结论】郴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现阶段防控重点为加强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防止境外输入性疫情的发生。
李映霞谭文艳刘勋肖俊苏小可刘卫谭徽
关键词:流行病学确诊病例
郴州市2015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掌握郴州市布鲁氏菌病的分布情况,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郴州市2015年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病例9例及其病例发生地职业人群1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途径。结果 2015年郴州市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9例,发病率为0.193/10万;男7例,女2例;年龄分布在24~60岁;职业以牲畜宰杀、销售为主;职业人群防护意识较差,知晓率低;死胎处置、接羔和宰杀接触途径受感染的风险较高。结论应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提高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胡琳刘卫刘晓峰李成华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郴州市一起畜牧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调查一起郴州市R县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布病暴发过程,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止类似疫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此次疫情开展调查。结果郴州市R县畜牧水产局14名工作人员在参与了该县一起动物布病疫情的处置后相继共有5名畜牧工作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其中3名为临聘人员,罹患率为35.7%(5/14);5例均有发热, 2例有多汗,2例有乏力,2例有肌肉关节酸痛;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1例布鲁氏菌培养阳性,4例布病试管凝集实验阳性;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中途有抽烟进食行为的人员罹患率最高(57.1%),其次是参与捆绑搬运羊人员罹患率(45.5%)和抽血人员罹患率(40.0%)。结论改进扑杀方式,强化规范岗前培训和职业人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卫陈伟华胡雅梦欧社祥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湖南省郴州市2008-2013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郴州市成蚊携带登革热病毒状况、伊蚊密度与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为预测登革热流行趋势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郴州市登革热媒介监测和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检测789名健康人员,登革热病毒Ig G阳性率为5.32%;共捕获伊蚊842只,均为白纹伊蚊,其成蚊密度为0.22只/h,不同生境成蚊密度以公园最高,达0.31只/h;伊蚊幼虫容器指数为10.33,以6月(12.70)及废品收购站(18.50)最高;诱蚊诱卵指数为6.92%,以公园最高(10.82%);18份白纹伊蚊标本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结论郴州市虽未在伊蚊成蚊中检出登革热病毒,但是传播媒介自然存在,且在健康人群中已检出登革热病毒抗体,因此应持续加强登革热的监测与防控。
段良松刘卫吴红卫朱韩武李成华
关键词:登革热媒介调查
2021年郴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分离菌株种型鉴定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菌株种型,为科学防控布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郴州市布病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对分离菌株采用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方法进行种型鉴定。结果2021年郴州市共报告布病32例,发病率为0.68/10万,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为(51.13±13.33)岁。临武县(3.72/10万)、桂阳县(0.99/10万)、嘉禾县(0.87/10万)的发病率居前三位。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9月,共29例;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布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多汗、乏力、腰腿痛为主。14例布病患者血培养分离布鲁氏菌,AMOS-PCR进行种型鉴定结果均为羊种。结论2021年郴州市人间布病发病时间集中在春夏季,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分离菌株主要为羊种,对与羊牛等接触后出现发热伴有腰腿关节痛的患者,应考虑布病的可能性。
谢群胡琳袁红霞刘卫曾汇文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流行病学特征
郴州市某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控制类似疫情的发生和扩散提供经验。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聚集性疫情传染来源、发生及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RT-PCR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聚集性疫情由在深圳感染后返乡的病例引发,继而引起其他3位家庭成员感染发病,另2位儿童家庭成员未感染。除家庭密切接触者有发病外,其他1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传染源是经检测密切接触者才发现。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形成家庭内传播,主要经人际间密切接触而传播;及早筛查密切接触者和发现轻型病例传染源,有利于防止疫情蔓延和流行。
刘卫周虹陈伟华胡雅梦何德彪黄军校陈柏塘郑文谭徽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湖南省郴州市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郴州地区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追溯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制定COVID-19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发病与诊疗经过、病例家庭及周边环境情况、暴露史进行调查。采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果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现确诊病例3例,首发病例B因与该县另一家庭的确诊病例有近距离接触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进而通过家庭共同暴露传染给病例A、C。结论防止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是控制疫情蔓延和流行的关键,建议强化病例的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尽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避免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和传播。
刘勋朱韩武刘卫郑文谭徽
关键词:家庭聚集流行病学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