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娟

作品数:1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可蚀性
  • 1篇可蚀性
  • 1篇空间分异
  • 1篇空间分异特征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上游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刘斌涛
  • 1篇史展
  • 1篇陶和平
  • 1篇郭兵
  • 1篇华娟
  • 1篇宋春风

传媒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长江上游地区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25
2012年
研究土壤可蚀性K值有助于宏观判断和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了长江上游土壤的理化性质数据库,通过三次样条插值对土壤质地进行转换,采用EPIC模型计算出各土种的可蚀性K值,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求得各亚类的可蚀性K值,将其链接至长江上游土壤图的属性表,得到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布图,进而探讨土壤可蚀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土壤可蚀性以较低可蚀性、中等可蚀性和较高可蚀性为主,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三峡库区区域土壤可蚀性明显高于四川盆地地区;高可蚀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上游和横断山区的低海拔谷地;平均K值为0.239 0,最大值0.41,最小值0.07土壤可蚀性高低与土壤侵蚀强度、海拔高度和坡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宋春风陶和平刘斌涛史展郭兵华娟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地理信息系统长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