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耿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血站
  • 2篇细胞
  • 2篇献血
  • 2篇献血者
  • 2篇检出
  • 2篇NAT
  • 1篇蛋白
  • 1篇调度
  • 1篇调度指令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指尖血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杀伤

机构

  • 9篇深圳市血液中...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科诺医学...

作者

  • 9篇张耿
  • 4篇曾劲峰
  • 3篇孙革
  • 2篇邬林枫
  • 2篇傅平
  • 2篇许晓绚
  • 2篇郑欣
  • 2篇王立林
  • 1篇喻琼
  • 1篇赵方
  • 1篇叶贤林
  • 1篇熊文
  • 1篇曾健强
  • 1篇邓志辉
  • 1篇甄建新
  • 1篇邬旭群
  • 1篇杨峥嵘
  • 1篇卢亮
  • 1篇马兰
  • 1篇杨红

传媒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两种检测策略在细胞库病原体污染的检出分析
2021年
目的比较临床检测策略(CDS)与血筛检测策略(BSS)在综合细胞库供体病原体检测中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深圳综合细胞库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共计7 981例细胞供者的血浆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类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与梅毒螺旋体(TP)四类。实验采用CDS和BSS两种检测策略进行。分析两者在病原体总体检测结果及各单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测策略的差异性。同时分析BSS中血清学ELISA与核酸检测(NAT)方法对HBV、HCV、HIV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 BSS与CDS两种检测策略的一致性一般(K=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策略中,HBV的一致性一般(K=0.528),HCV的一致性很差(K=0.105),HIV1/2的一致性很差(K=0);比较BSS中血清学检测方法与核酸检测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0.651),但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V的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非常好(K=0.833),而HCV与HIV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0.4)。结论 BSS在细胞供者病原体检测种类上更全面,检测灵敏度更高;在细胞库病原体污染风险防控中应同时重视两种检测方法试剂的选择,整体上降低任何单一检测方法不准确导致的病原体漏检风险,避免病原体交叉污染,保证细胞库储存样本安全。
曾劲峰梅秋红张耿邬林枫李然许晓绚赵钰熊文刘沐芸王立林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NATELISA
RFID技术在血站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血站固定资产管理是血站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血站业务工作正常运转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血站固定资产因种类多样、用途复杂,具有其特殊性,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我中心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采用“RFID标签+智能硬件+中间件/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构建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应用到血站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中,实现对血站固定资产的线上申购、维护审批、档案保管、位置控制和动态查找、资产的折旧计算等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创新了血站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资产数据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账物不符、闲置流失等问题,维护费用和提前报废率逐年下降,初步实现了全面感知、全程控制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确保了血站固定资产完整、保值、可溯。目前,系统运行可靠、工作便捷,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相比较,更加“精准、高效、可靠”。本研究拟就RFID技术在我中心血站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做一阐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孙革洪文旭张耿傅平
关键词:血站RFID技术信息化管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血筛实验室关键设备报废优先级评定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血液筛查实验室关键设备的报废优先级评定模型,量化评估关键设备的可使用状态,为设备的报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从设备的应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3个方面建立血液筛查实验室关键设备的报废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指标的权重,根据设立的指标建立设备报废优先级的量化评定模型。提取检验科2020年1-12月设备运行数据使用模型进行分析,结合经验判断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共建立13项二级报废评定指标,层次分析后应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582,0.114和0.306。共计30台关键仪器设备中,4台设备的模型评分<0.5,人工核验这些设备运行状况后同意其报废。结论通过建立血液筛查实验室关键设备的报废优先级评定模型,可准确地评定关键仪器的报废优先级,便于提前进行报废鉴定和采购预算编排,既可避免资源浪费又可保障检测工作的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宁理曾劲峰孙革邬林枫张耿黄力勤
关键词:层次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血站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血站后勤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该血站后勤部实施传统常规管理的管理情况设为对照组,另将2019年1—11月该血站后勤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情况设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每月紧急采购次数、设备维护保养达标情况以及后勤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每月紧急采购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经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需更换主要部件才可恢复使用的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站工作人员对试验组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后勤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相关设备运行正常,仓库物品管理得当,节约成本,对于保障血站工作正常、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革傅平张耿
关键词:血站后勤部门
取指尖血进行转氨酶快速检测的探讨
目的 探讨取外周指尖血代替静脉血进行转氨酶初筛。方法 任取男、女共103名无偿献血者的指尖血和静脉血进行转氨酶的检测,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对照的两组转氨酶数据中不存在的差异性。结论 取指尖血进行转氨酶初筛...
杨红张耿梁爽
关键词:指尖血静脉血转氨酶
全自动流水线传输系统及其流水线搭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流水线传输系统的流水线搭建方法,全自动流水线传输系统包括多个具有可移动底盘和位于可移动底盘上方的输送模块的功能机器人,输送模块包括直线传输、旋转方向、平移、升降、翻转以及抓取中的至少一个,方法包括:...
黄力勤张耿左佳慧魏俊豪刘聪聪杨舒苇
1例HIV/梅毒双窗口期共感染献血者的系统追踪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系统追踪分析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窗口期合并感染献血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一名HIV和梅毒窗口期合并感染并在早期接受青霉素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42岁献血者进行11次系统追踪研究,比较分析免疫学方法和核酸检测(NAT)方法检测结果,临床疗效。结果献血者经单人份核酸筛查(ID-NAT)检出HIV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梅毒抗体试剂1(抗-TP1)检出抗-TP阳性。献血后第6天,4代抗-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试剂检测结果阳性;献血后第117天,除6人份混合(6-MP)NAT外,所有NAT检测HIVRNA均呈阳性反应;献血后3个月内,HIV RNA病毒载量急剧下降,献血后246天降至检出限以下;献血后403天,外周血中仍可检测到HIV-1 DNA。献血后80天,甲苯胺红未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呈阴性。结论梅毒和HIV窗口期共感染时,HIV感染的窗口期相对延长,检测试剂敏感性无显著改变,对两种病原体的治疗效果也无显著影响。
王立林邬旭群张耿宁理卢亮刘晋洪许晓绚郑欣左佳蕙杨峥嵘赵方曾劲峰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共感染窗口期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深圳地区2003-2012年献血者HBsAg/NAT检测结果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2003-2012年期间献血者HBV感染的流行走势情况。方法所有献血者血样均使用进口与国产酶联免疫试剂,以及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方法筛查HBsAg和HBV DNA,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献血者感染HBV的流行趋势。结果深圳地区2003-2012年采血量稳步增长,HBsAg阳性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HBsAg+/NAT+与HBsAg+/NAT-检出率结果相当(1.2∶1);献血者中HBsAg-/HBV DNA+阳性率呈升高趋势。不同年龄组献血者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与NAT方法为重要的互补检测手段,能进一步确保输血安全,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升高态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曾健强郑欣曾劲峰叶贤林马兰张耿
关键词:献血者酶联免疫NATHBSAG检出率
同步扩增和鉴定中国人群KIR基因有无的PCR-SSP方法的建立
2023年
目的探讨建立同步扩增中国人群全部KIR基因和鉴定KIR基因有无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132份健康受试者的血样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人群精细水平KIR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参考IPD-KIR数据库,设计KIR基因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16种KIR基因及2DS4-Normal、2DS4-Deleted 2种亚型;并采用KIR基因型已知样本,对每对PCR引物的特异性进行验证。在KIR基因的PCR扩增反应中,复合扩增人体生长激素(HGH)基因片段作为内对照,以防止PCR扩增出现假阴性结果。随机选取132份KIR基因型已知的健康受试者DNA样本进行盲检,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本研究设计和筛选出的KIR特异性引物,可鉴定相应的KIR基因,而且内对照条带和特异性扩增条带均清晰、明亮;采用本研究建立的鉴定KIR基因有无的PCR-SSP方法检测纳入研究的132份样本的盲检结果,与已知KIR基因型完全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KIR PCR-SSP方法,鉴定中国人群KIR基因的有无可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邓志辉甄建新张耿杨智超喻琼陈浩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