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站
  • 3篇计算机
  • 3篇放行
  • 2篇血小板
  • 2篇输血
  • 2篇采血
  • 1篇蛋白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血袋
  • 1篇血小板生成
  • 1篇血小板生成素
  • 1篇血液产品
  • 1篇血液质量
  • 1篇血站管理
  • 1篇血站质量
  • 1篇血站质量管理
  • 1篇质量管理

机构

  • 10篇深圳市血液中...

作者

  • 10篇傅平
  • 6篇杨爱莲
  • 4篇熊姣梅
  • 4篇刘碧芳
  • 4篇卢亮
  • 3篇辛春倩
  • 2篇孙革
  • 2篇张宏
  • 2篇魏天莉
  • 2篇张耿
  • 1篇叶小演
  • 1篇熊文
  • 1篇邬旭群
  • 1篇黄漪
  • 1篇伍秀英
  • 1篇李雪梅
  • 1篇杨宝成
  • 1篇陈悦康
  • 1篇章昊
  • 1篇田怡

传媒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FID技术在血站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血站固定资产管理是血站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血站业务工作正常运转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血站固定资产因种类多样、用途复杂,具有其特殊性,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我中心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采用“RFID标签+智能硬件+中间件/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构建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应用到血站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中,实现对血站固定资产的线上申购、维护审批、档案保管、位置控制和动态查找、资产的折旧计算等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创新了血站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资产数据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账物不符、闲置流失等问题,维护费用和提前报废率逐年下降,初步实现了全面感知、全程控制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确保了血站固定资产完整、保值、可溯。目前,系统运行可靠、工作便捷,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相比较,更加“精准、高效、可靠”。本研究拟就RFID技术在我中心血站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做一阐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孙革洪文旭张耿傅平
关键词:血站RFID技术信息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血站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血站后勤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该血站后勤部实施传统常规管理的管理情况设为对照组,另将2019年1—11月该血站后勤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情况设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每月紧急采购次数、设备维护保养达标情况以及后勤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每月紧急采购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经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需更换主要部件才可恢复使用的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站工作人员对试验组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后勤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相关设备运行正常,仓库物品管理得当,节约成本,对于保障血站工作正常、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革傅平张耿
关键词:血站后勤部门
血小板膜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细胞因子的作用研究
2005年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蛋白GMP-140的实验方法,分析血小板生成素(TPO)与GM-CSF因子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生理盐水、TPO溶液及GM-CSF溶液为对照和实验条件与血小板孵育,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蛋白GMP-140的表达率。结果125ng/mlTPO实验组GMP-140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01);100ng/mlGM-CSF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5)。结论成功建立了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蛋白GMP-140的实验方法。TPO在一定浓度下对血小板有刺激激活作用,100ng/ml浓度的GM-CSF在体外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对其无明显刺激作用。
李雪梅伍秀英章昊傅平叶小演熊文
关键词:颗粒膜蛋白-140血小板生成素流式细胞术
冷沉淀在治疗大量失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冷沉淀治疗大量失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大量失血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时适量补充冷沉淀,对照组未应用冷沉淀,观察治疗后患者PT、TT、APT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输血后12~24h患者的PT、TT、APTT均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大量失血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发的凝血异常,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
傅平杨爱莲张宏
关键词:冷沉淀大量失血输血治疗凝血异常
采供血机构避免留样差错新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杜绝人为错误的采血留样及标识的新方法,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方法通过对现有采输血器进行重新设计与改进,建立带有留样管的一体化留样旁路系统,在血袋及留样管中预先印制唯一性条形码标签,通过血站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读取和核对,并与血站献血码实现一一对应的关联。结果建立更为安全、科学和实用的采血、留样和标识方法,并研发了一体化新型采输血器。结论采血留样及标识新方法和新型采输血器可确保留样管、血液与献血记录3者的一致性和同源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采血留样及标识错误的发生,有效保障血液检测质量和输血安全。
杨爱莲杨宝成熊姣梅邬旭群魏天莉傅平刘碧芳
关键词:采血袋采供血机构
待检科独立设置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
随着国家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一办两规)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对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识别采供血业务过程.并加以控制。待检在多数血站中归属于供血科或成分科。在深圳市血液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采供血业务流程的情况.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单独设置了待检科.对血液从入库到最终的批放行、血液标本从与血液的同步接收到再次交接及到检测报告的接收进行控制和管理.在血站整个质量控制运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过滤”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并取得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
杨爱莲卢亮傅平辛春倩
关键词:《血站管理办法》血液质量国家卫生部输血安全
实施计算机血液批放行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血液隔离与放行的管理程序,进一步减少潜在差错,防止不合格产品的误发放,从而保证临床供血的安全。方法设计严密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血液批放行的管理。结果真正实现了血液信息、标本信息、...
杨爱莲卢亮傅平熊姣梅辛春倩刘碧芳
实施计算机血液批放行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2010年
杨爱莲卢亮傅平熊姣梅辛春倩刘碧芳
关键词:误发管理程序过程控制
高甘油三脂对机采血小板保存期间活化及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脂(TG)对机采血小板保存的影响。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MCS+)采集浓缩血小板(PC)24份,用高浓度TG贫血小板同种异体血浆(PPP)制备血小板悬浮于高TG血浆的模型,调整每份PC的TG终浓度分别为正常人群中值(2.3 mmol/L)的1倍、2倍和3倍,用低浓度PPP调整PC的TG使其终浓度为正常人群中值的0.7倍作为对照。样本于22℃保存,并分别于d 0、1、2、3、4、5测定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膜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各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呈下趋势;相同保存时间内,TG含量越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越明显;在保存的d 1—5,高T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在保存的d 0—5,高TG组的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对照组。结论悬浮于高甘油三脂血浆的血小板体外保存研究表明,高含量TG不利血小板的保存质量,可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和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
陈悦康张宏傅平刘衡程曦田怡
关键词:甘油三脂CD62P
实施计算机血液批放行管理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国家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对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血液"批放行"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首次被提出并要求。自GMP管理理念被引入到采供血过程,
熊姣梅杨爱莲卢亮傅平魏天莉刘碧芳黄漪
关键词:血液产品计算机质量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