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诚

作品数:14 被引量:35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乡村
  • 3篇乡村环境
  • 3篇环境治理
  • 2篇社会治理
  • 2篇视域
  • 2篇乡村治理
  • 2篇村治
  • 1篇行政
  • 1篇行政管理
  • 1篇行政管理学
  • 1篇整体性
  • 1篇整体性治理
  • 1篇治党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碎片化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环境
  • 1篇农村环境治理

机构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张诚
  • 6篇刘祖云
  • 3篇姚志友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海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 1篇党政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被引量:28
2019年
目前,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复兴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和挖掘其内在功能和价值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以及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张诚
个体化进程中乡村重建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乡村衰败成为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象,如何重建乡村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此,从个体化理论出发,指出乡村社会的个体化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过度个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乡村发展的社会基础,使乡村面临着矛盾凸显、治理弱化、公共精神消解等诸多治理困境。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推进法治建设和培育社区文化等途径,增强个体对乡村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应是个体化进程中乡村重建和复兴的目标和方向。
张诚
关键词:个体化乡村治理
失落与再造:后乡土社会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被引量:49
2018年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场所,其形态与功能的有效发挥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乡村正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变,流动性、异质性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在此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供给短缺、功能弱化、公共性流失、过度市场化等问题,对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产生不利影响。在后乡土社会,再造乡村公共空间应以构建乡村合作共同体为目标,走多元合作道路,从空间建设和公共性建设两方面共同推进。
张诚刘祖云
关键词:后乡土社会
培植社会资本:乡村环境治理的一个理论视角被引量:41
2016年
我国乡村环境正面临着治理困境,因为,现行的由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乡村环境发展的需要。乡村环境治理需要强化公众参与和协同合作,这就要求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环境治理正面临着社会资本式微的境况,一方面表现为乡村传统社会资本的衰减,另一方面表现为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微弱。因此,乡村环境治理必须强化培植乡村社会资本。
姚志友张诚
关键词:乡村环境环境治理社会资本
行为视角下官员腐败特征及其治理策略--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
2018年
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反腐败斗争逐渐进入常态化。研究发现,官员腐败行为呈现出多样化和阶梯状发展态势,以权谋利、受贿、滥用职权、违反"八项规定"等腐败行为比较突出。需要通过实施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制、加强思想教育、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等途径推进反腐败斗争。
张诚刘祖云刘彦武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腐败行为从严治党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路径被引量:40
2018年
整体性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强调对民众需求的整体回应,主张通过政府机构间和公私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其中,协调、整合与信任是实现整体性治理的关键。整体性治理理论对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新时代应对乡村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着碎片化问题,集中表现在治理主体、权责、内容和过程等方面。实现农村环境整体性治理,需要动员多主体参与合作,构建农村环境治理的协调机制;按照"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的整合机制;搭建沟通平台,重塑农村环境治理的信任机制。
张诚刘祖云
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治理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中国行政管理》(2012-2017)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党的十八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与时俱进,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2—2017年所刊发的2015篇论文为样本,以CiteSpace软件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样本的发文作者、发文单位、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关,但在学术合作、研究深度、学科借鉴、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未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应加强学术合作,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协调发展,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张诚李婷威
关键词:行政管理CITESPACE
农民环境权与乡村环境善治被引量:9
2018年
环境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农民环境权是农民维护环境权益的重要载体和依据。保障农民环境权、推动乡村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实现乡村环境善治的关键在于农民的广泛参与,落实农民环境权是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乡村环境正面临着治理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环境权的缺失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乡村环境立法缺失、环境权内容不完善、农民环境权意识不足、环境维权渠道不畅通等。对此,要从宪法上明确环境权,从教育上宣扬农民环境权,从政策上体现农民环境权,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环境权,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文化、组织、财政、税收、技术等配套措施的实施,推动农民环境权从理想走向实践。
张诚姚志友
关键词:乡村环境农民环境权环境治理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被引量:74
2019年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张诚刘祖云
关键词:公共性乡村治理
重构乡村共同体: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被引量:92
2018年
共同体一词意味着美好、温馨、和谐的社会状态,建设乡村共同体,既是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望,也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追求。历史地看,我国乡村自古以来就具有共同体的属性,并经历了自然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共同体呈现出萎缩态势,维系乡村共同体的物质基础、社会关系、边界认同和社会组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新型乡村共同体以合作共同体为目标追求,以多元合作为构建模式,建设路径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乡村服务体系;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重塑乡村权威;培育乡村公共精神,增强乡村凝聚力;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构建新型乡村信任关系。
刘祖云张诚
关键词:共同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