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质纳米粒
  • 2篇渗透泵
  • 2篇纳米粒
  • 2篇固体分散体
  • 2篇固体脂质纳米...
  • 2篇白杨素
  • 1篇冬凌草
  • 1篇冬凌草甲素
  • 1篇药动学
  • 1篇英文
  • 1篇渗透泵片
  • 1篇释放度
  • 1篇释药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评价
  • 1篇体外释药
  • 1篇凝胶
  • 1篇凝胶骨架缓释...
  • 1篇青藤碱
  • 1篇磷脂

机构

  • 5篇上海医药工业...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2篇郑州澍青医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艾韦特医...

作者

  • 5篇郝海军
  • 5篇王姣姣
  • 3篇孙文霞
  • 2篇郭留城
  • 2篇杜利月
  • 2篇孟瑾
  • 1篇张永州
  • 1篇王建新
  • 1篇刘瑜新
  • 1篇宋晓勇
  • 1篇吴先闯
  • 1篇崔锋

传媒

  • 2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药材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制备白杨素磷脂复合物,并考察其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复合物。以制备温度、制备时间、白杨素质量浓度、药脂比(白杨素-磷脂)为影响因素,复合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对所得复合物进行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1H-NMR、^(31)P-NMR分析,并考察其溶解性。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白杨素及其磷脂复合物,HPLC法测定白杨素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制备温度40℃、制备时间2 h,白杨素质量浓度20 mg/m L,药脂比1∶2,复合率接近100%。白杨素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复合物中,是一种新物相,而非物理混合物(白杨素-磷脂酰胆碱),并未形成新化学键。磷脂复合物可显著增加白杨素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其C_(max)、AUC_(0-t)、AUC_(0-∞)与原料药相比也均明显提高。结论磷脂复合物可改善白杨素溶解性,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崔晓鸽曹伶俐侯佳威王姣姣郝海军王建新
关键词:白杨素磷脂复合物
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和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高乌甲素水溶性较差,作为本研究模型药,对难溶性药物来说,目前主要采用单层渗透泵和双层渗透泵两种控释技术来制备渗透控释制剂。本研究分别制备了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和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可以近似零级释药速率进行释药(r=0.9931),累积释放度达到95.0%。而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与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相比(r=0.9931)零级释药特征相对较差(r=0.9798),累积释放度为84.69%。因此,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与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相比,在控制药物释放方面更具优势(更高的零级释放拟合度)。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和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相似因子f_2为49.1(<50.0),两种渗透泵控释制剂体外释放特征明显不同。高乌甲素双层渗透泵零级释药效果优于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且累积释放度也较高。因此,双层渗透泵技术在控制难溶性药物释放方面比单层渗透泵更具优势,但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吴先闯王姣姣郝海军宋晓勇张永州刘瑜新张红芹
关键词:高乌甲素固体分散体
冬凌草甲素渗透泵片制备工艺研究及体外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别制备冬凌草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片和冬凌草甲素双层渗透泵片。方法: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冬凌草甲素溶解度。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填充剂、渗透活性剂、增塑剂、致孔剂和包衣增重等因素,确定冬凌草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片的最优处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助悬剂、助推剂和包衣增重对冬凌草甲素双层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确定最优处方。并比较两种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冬凌草甲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片和冬凌草甲素双层渗透泵片最优处方体外释放均符合零级释药模型,释药曲线分别为Y_1=7.0783X_1+3.3654(R_1~2=0.9889),Y_2=7.8982X_2+5.4220(R_2~2=0.9864)。结论:冬凌草甲素两种渗透泵片均可有效控制药物缓慢释放。
杜利月郭留城郝海军孟瑾王姣姣孙文霞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固体分散体累积释放度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药动学行为。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血浆中白杨素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7.15±30.59)nm,PDI为0.224±0.067,Zeta电位为(-34.8±5.9)m V,36 h内累积释放度达84.36%。其Cmax、AUC0~t分别为(9.04±1.52)μg/m L、(33.67±3.47)μg·h/m L,明显高于原料药(P<0.01)。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白杨素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并具有显著缓释特征。
杨金枝孙文霞王姣姣崔锋郝海军
关键词: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药动学HPLC
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因素对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羟丙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单因素考察吸附剂种类、骨架材料比例、PEG种类和骨架材料用量对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处方,并对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骨架材料比例和PEG种类是影响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后的处方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ln(1-Mt/M∞)=-0.187 2 t+0.071 2(r=0.991 1),累积释放度在12 h内可达90.15%。结论:优化后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特征。
郭留城杜利月郝海军孟瑾王姣姣孙文霞
关键词: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