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风波

作品数:4 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电离层
  • 2篇TEC
  • 1篇电离层TEC
  • 1篇电离层异常
  • 1篇电离层预报
  • 1篇电离层总电子...
  • 1篇电子含量
  • 1篇震前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法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频谱
  • 1篇频谱分析
  • 1篇总电子含量
  • 1篇北斗
  • 1篇VTEC
  • 1篇ARIMA模...
  • 1篇GEO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吴风波
  • 3篇张小红
  • 3篇任晓东
  • 1篇陈玉阳
  • 1篇芦琪

传媒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新方法被引量:34
2013年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时间序列法(ARIMA模型)进行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的新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探测方法(四分位距法、滑动时窗法)预测TEC背景值的精度.结果表明,时间序列法预测背景值的精度要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且预报背景值的平均偏差要比传统方法小2倍左右,说明传统探测方法预测的背景值具有较大系统偏差.为更准确地探测震前电离层扰动,除了得到准确的参考背景值,还需得到更加合理的探测限值,由此本文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限差确定策略.最后,以2012年1月10日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为例,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其震前电离层的异常扰动情况,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震前第13天、第8~9天、第1~2天和地震当天电离层均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异常.而且,其正异常(观测值高于正常值)一般发生在震中以北,距发震时间相对较远;负异常(观测值低于正常值)则在震中各方向均会出现,且距发震时间较近.同时,通过对异常结果分时段统计,发现在发震时刻前,距发震时刻越近的时段发生异常的频率越高,此规律将会对未来更为准确的预报发震时段提供重要参考.
张小红任晓东吴风波陈玉阳
关键词:时间序列法TEC电离层异常ARIMA模型
利用澳洲北斗GEO数据改进Klobuchar模型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双频北斗GEO数据,分析了2013、2014年该地电离层VTEC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Klobuchar模型在计算穿刺点VTEC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模型。最后利用1a的数据对改进模型计算VTEC的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VTEC的精度明显高于原模型,绝大部分月份精度提高超过10%,总体精度达到64%以上。
吴风波张小红
关键词:VTECGEOKLOBUCHAR模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短期预报被引量:53
2014年
在充分考虑乘积性季节模型的情况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对TEC值序列进行预报分析。以欧洲定轨道中心(CODE)提供的2008—2012年电离层TEC值为样本数据,重点分析该方法在不同电离层环境(电离层平静期和活跃期)和不同纬度下的预报性能以及影响该方法预报精度的因素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在预报精度方面,电离层平静期和活跃期预报6d的平均相对精度可达83.3%和86.6%;而平均预报残差分别为0.18±1.9TECU和0.69±2.6TECU,其中预报残差小于3TECU分别达到90%和81%以上;而且两个时期都具有纬度越高相对精度越低而绝对精度越高的规律。在影响因素方面,预报精度会随TEC样本序列长度增加而提高,但随着样本序列增加到一定值(约30d左右)后,其相对精度提高不大;而相同样本数据的预报精度则会随预报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初期并不明显,但超过30d其相对精度将随时间明显降低。
张小红任晓东吴风波芦琪
关键词:电离层预报时间序列总电子含量
综合多种方法分析中国区域TEC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时序分析、频谱分析和小波分解方法,利用1999~2013年IGS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对中国区域TEC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及空间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EC随空间分布白天差异大而夜间较小;总体上在低纬地区高于中纬地区,在冬季存在异常;一天中,其峰值一般出现在LT12:00~16:00,谷值在LT04:00~06:00,其中峰值时刻随纬度的增大而向前推移;平静期TEC在春季出现一年中的峰值,而活跃期则在秋季;TEC存在明显的183 d的半年周期。另外,中国区域除2001年外不存在"冬季异常"现象。
吴风波吴仁攀任晓东
关键词:IGSTEC频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