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会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拐卖
  • 5篇拐卖儿童
  • 5篇拐卖儿童犯罪
  • 5篇儿童犯罪
  • 5篇犯罪
  • 3篇地理
  • 3篇药物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判断
  • 2篇灾害
  • 2篇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医学领域
  • 2篇蝗灾
  • 2篇基因
  • 2篇犯罪地
  • 2篇犯罪地理学
  • 2篇分子
  • 2篇复发
  • 2篇复发性
  • 2篇靶向

机构

  • 18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8篇王会娟
  • 10篇李钢
  • 5篇陈超
  • 5篇孔冬艳
  • 5篇谭然
  • 3篇刘倩
  • 3篇付莹
  • 2篇赵宁宁
  • 2篇颜祥
  • 2篇张婷婷
  • 2篇王燕霞
  • 1篇杨新军
  • 1篇郑晓晖
  • 1篇刘金辉
  • 1篇李丰庆
  • 1篇汪宇欣
  • 1篇邵琰

传媒

  • 2篇人文地理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检测HLA-A*24:02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检测HLA‑A*24:02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具体是在使用TaqMan探针检测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两对高特异性扩增HLA‑A*24:02等位基因的引物探针组合:上游引物Fp1:...
王会娟张婷婷王燕霞张利荣康星陈超
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拐卖犯罪主要侵害妇女和儿童,是三大世界性犯罪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有着较长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拐卖犯罪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绝迹。20世纪80年代拐卖犯罪死灰复燃,且日渐猖獗。相对于妇女,儿童更为弱势,更易受到侵害,且...
王会娟
关键词:拐卖儿童犯罪空间分异犯罪地理学
文献传递
1526~1530年我国群聚性灾害的地理特征与气候背景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从地理学视角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关注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及个案复原,相对而言个案复原亟需加强。本文针对1526~1530年间我国重大的旱、蝗、涝等群聚性灾害,以旱灾、蝗灾为主线,复原灾异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联,探讨其社会影响,揭示其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三大灾害所波及的县次随着时间都有所波动,差别在于蝗灾呈现单峰倒勺特征与"缓升速降"的演变态势,峰值年份为1529年;旱灾呈现双峰台阶特征,峰值年份为1528年;而涝灾呈现三峰轻微波动特征,无极端峰值年份;2)旱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且南北分异明显,南方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北方主要位于黄淮海流域,河北、河南受灾最重;蝗灾的发生区域相对集中,核心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受灾最重;涝灾分布则相对分散,以长江中下游为主;3)就灾异的时空联系而言,饥荒、瘟疫与三大灾害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与时间承继性,蝗灾与旱灾具有极大的空间关联性与时间承继性;4)蝗蝻分布区与蝗灾发生区可以良好指示蝗灾的源地与扩散区,且分布与水系格局有关,蝗虫的迁移方向以北方路径为主,且表现出距离衰减特征,存在北部边界,这可能与同期华北地区盛行风向及蝗虫自身喜干恶湿的特性有关;5)三大灾害群聚性地发生于1525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与1531厄尔尼诺年的前年,气候背景冷期内相对温暖。
王会娟李钢孔冬艳汪宇欣
关键词:蝗灾地理特征气候背景
中国地理研究特点与态势——基于“四地”刊物高被引论文的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的原理与方法,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以下简称"四地"或四刊)创刊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数据,选取各刊被引量前500位的论文,从时间特征、位次特征、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所属地区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地理研究的特点与态势。结果表明:1四刊论文贡献量的时间分布存在差异,但高被引论文年代区间集聚特征明显;2高被引论文同位次被引量变化曲线是比较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较好方法,四刊曲线均呈现负幂函数曲线衰减态势;3四刊论文作者个数及关键词个数变化整体上较为同步,论文数量随着作者数的增加而呈现"倒勺"变化,关键词个数总体上呈现"趋多避少"的态势;4关键词大类统计反映了四刊的关注重点与差异,核心词根统计揭示了研究焦点与学术支点,空间、城市、土地、变化、生态、中国、区域、旅游、环境、发展等词根出现频次最高;5入围量排名靠前的作者大多从事人文经济地理研究,一批领军人物和活跃研究者贡献突出且优势明显;6《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在各自层面首位度明显。最后,从研究时效及结果解释力、中外研究数据统筹、学术贡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团队评价及中国地理研究均衡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指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李钢王会娟孔冬艳梁燕均谭然刘倩
关键词:地理研究高被引论文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海潮灾害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明清时期是我国的小冰期,也被称为方志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且记录丰富。基于明清文献资料,重建了1368-1911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潮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了潮灾的发生原因及其社会影响和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潮灾年份上的分布清代较明代更为频繁,月份上的分布较为集中于5-9月,且以7月为最,长期趋势总体上呈现缓慢波动上升,小波分析指出潮灾存在长短不一的周期;(2)在空间上,潮灾发生频次和热点区域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主要发生在苏浙沪一带;(3)潮灾发生与El Nino、太阳活动和蝗灾暴发有较为密切的关联:El Nino和太阳黑子通过影响台风在我国的登陆最终影响潮灾发生,潮灾通过影响水系格局及水文变迁进而影响蝗灾发生,与蝗灾在年份上对应良好;(4)潮灾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沿海经济的发展,民间大多采用筑堤及筑闸坝、防潮墩和围堰等方法来阻挡海潮灾害的侵袭。
孔冬艳李钢王会娟
关键词:明清时期海潮台风
lncRNA分子在GBM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检测样本中lncRNA分子NONHSAT079852.2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如下任一方面的应用:1)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GBM的制剂;2)制备预测或辅助预测GBM复发的制剂;3)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
王会娟赵宁宁张家杰陈超
文献传递
地理学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贩运研究最新进展--以拐卖儿童犯罪为例
人口贩运或称拐卖犯罪(主要针对妇女和儿童)是继贩卖毒品、走私军火之后位列第三的世界性犯罪现象。虽经公安机关多次打击,我国拐卖犯罪活动仍然十分猖獗。相对于妇女,儿童辨别、抵抗能力较弱,易受侵害。通常拐卖儿童犯罪具有空间距离...
李钢王会娟谭然付莹颜祥
关键词:人口贩运拐卖儿童犯罪人口地理
lncRNA分子在GBM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检测样本中lncRNA分子NONHSAT079852.2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如下任一方面的应用:1)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GBM的制剂;2)制备预测或辅助预测GBM复发的制剂;3)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
王会娟赵宁宁张家杰陈超
文献传递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成功案例”的管窥被引量:30
2017年
拐卖儿童犯罪对社会和家庭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相关实证研究较少,整体认识不足。基于公益平台的成功案例库,借助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从犯罪地理学的视角管窥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被拐年龄与性别关系密切,易拐儿童低龄化,被拐几率与找回几率随年龄波动明显;拐出地与拐入地均乡村多于城镇,拐卖迁移主要发生在乡—乡之间;被拐人数年变化呈现"倒勺状",可分为四个阶段;年内变化受气温及空气质量影响,也与人口迁移流动频率和范围等有关;平均被拐时长为21.82年,年龄与被拐时长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识别了拐出拐入的主体省(市)域及其路径组对,揭示了拐卖的"回流"与地理邻近效应;地区间各要素的"梯度"差异有利于"推—拉"作用产生拐卖迁移。同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防控建议。
李钢王会娟王会娟付莹
关键词:拐卖儿童犯罪
抗肿瘤药物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表型与相关药物代谢酶基因型的关联性研究
研究背景: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的多样性是临床癌症化疗的一个常见问题,这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治疗窗很窄和广泛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密切相关。由于药物代谢是导致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药物代谢酶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王会娟
关键词:替加氟CYP2A6代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