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杏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肾疾病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肾功能
  • 2篇慢性肾功能衰...
  • 2篇慢性肾疾病
  • 2篇慢性肾衰
  • 2篇慢性肾衰竭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功能衰竭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地黄
  • 1篇地黄叶
  • 1篇血管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李娜
  • 4篇冯杏
  • 3篇崔建军
  • 3篇赵丽君
  • 2篇潘晋兵
  • 2篇李秀花
  • 2篇贾晓静
  • 1篇田勇丽
  • 1篇韩艳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腺嘌呤诱导幼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腺嘌呤灌胃法制作幼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效果。方法 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模型组按200 mg/(kg·d)剂量灌胃给予2%腺嘌呤混悬液,诱导幼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含量,取肾组织进行HE、PAS、Masson染色,并用JG12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变化,评价模型的制作效果。结果腺嘌呤灌胃后32 d,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BUN:15.22±4.25 vs 4.52±0.94,P<0.01;SCr:198.22±84.16 vs 42.81±9.07,P<0.01;24 h尿蛋白:73.37±31.08 vs 11.61±1.04,P<0.05]。肾脏病理染色结果发现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坏死、脱落,肾间质纤维化,JG12染色结果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细胞数目减少。结论成功建立幼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血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生理学特点。
李秀花赵丽君李娜冯杏贾晓静崔建军
关键词:腺嘌呤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修复作用。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于体外分离培养并纯化BM-MSCs。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RF组、BM-MSCs移植组,每组12只。采用腺嘌呤200 mg·kg-1·d-1灌胃法制作大鼠CRF模型。造模成功24 h,正常对照组和CRF组经尾静脉注射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BM-MSCs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BM-MSCs。8周后采血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收集肾组织称重,计算大鼠的肾脏系数,并用JG12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毛细血管密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比较三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移植BM-MSCs 8周后,BM-MSCs移植组的肾脏系数较CRF组明显降低(0.99±0.10 vs.1.32±0.20,P=0.019)。BM-MSCs移植组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均较CRF组降低[BUN:(11.23±1.45)mmol/L vs.(14.25±1.23)mmol/L,P=0.033;SCr:(122.45±15.37)μmol/L vs.(183.33±41.66)μmol/L,P=0.028]。CRF组肾小球中JG1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33.85±2.28 vs.66.93±3.98,P<0.001),移植BM-MSCs后肾小球中JG12表达有所增加(50.84±1.29vs.33.85±2.28,P<0.001),血清VEGF的含量升高[(86.55±5.18)pg/ml vs.(55.74±2.74)pg/ml,P<0.001]。结论腺嘌呤所致CRF大鼠移植BM-MSCs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肾功能改善;其作用可能与其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有关。
崔建军贾晓静潘晋兵李娜李秀花韩艳冯杏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慢性肾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新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痛风肾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鼠尾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痛风肾的影响,具体为延缓上皮到间叶组织转化(EMT)、促进肾脏细胞分化和生长,以及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相应的机制。方法幼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腺嘌呤200 mg/(kg·d)灌胃4周制作痛风肾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造模组再次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模型组和BM-MSCs治疗组,BM-MSCs治疗组经鼠尾静脉移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经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在体外分离培养而成),同时磷酸盐缓冲液(PBS)模型组经鼠尾静脉注入相同量的PBS。注射6周后,收集大鼠的血液和尿液标本用来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含量;对大鼠肾石蜡标本切片进行H-E染色、糖原染色和马松染色,观察并半定量评分评价各组肾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肾石蜡标本切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肾组织中P38蛋白、P-P38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 R1)的表达情况。数据经过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后,正常组和造模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3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腺嘌呤诱导制作的痛风肾大鼠相比正常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肾功能降低,大量蛋白尿以及肾间质和肾小管尿酸结晶沉积,肾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硬化等,提示痛风肾模型制造成功,并出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BM-MSCs治疗组较PBS模型组而言,血肌酐水平降低[(88.90±7.89)μmol/Lvs.(117.40±6.13)μmol/L],尿素氮降低[(7.85±0.88)mmol/L vs.(10.97±1.03)mmol/L],24 h尿蛋白减少[(27.72±4.90)mg vs.(54.66±6.72)mg],TGF-β1表达减少[(11.00±2.28)个vs.(20.67±1.63)个],P-P38/P38比值降低[(0.31±0.09)μmol/L vs.(0.50±0.13)μmol/L],Trx R1/β-actin�
李娜贾晓静冯杏韩艳赵丽君崔建军
关键词:痛风肾慢性肾功能衰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指导。方法将60例确诊为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为血尿和蛋白尿型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肌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儿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白蛋白略有增高,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血尿和蛋白尿型紫癜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显著地降低尿蛋白、减轻血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赵丽君潘晋兵贾晓静李娜冯杏田勇丽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贝那普利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