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怡

作品数:3 被引量:17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耕地
  • 1篇有机质
  • 1篇质量监测体系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农田
  • 1篇农用
  • 1篇农用地
  • 1篇农用地利用
  • 1篇基本农田
  • 1篇耕地生产
  • 1篇耕地生产能力
  • 1篇耕地质量
  • 1篇边缘区
  • 1篇大都市
  • 1篇大都市边缘区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作者

  • 3篇孔祥斌
  • 3篇刘怡
  • 2篇李翠珍
  • 2篇秦静
  • 1篇刘灵伟
  • 1篇姜广辉
  • 1篇林晶
  • 1篇姚兰
  • 1篇靳京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被引量:120
2008年
基本农田划定应以科学的土地质量分级为基础,而农用地分等工作是从耕地生产能力出发划定出区域的耕地质量的差异。所以,该文以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成果,借助聚类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提出了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房山区现有的基本农田布局中的耕地质量差异大,涵盖了从7等到21等的各等别的耕地,部分等别高的耕地划到一般农田;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平原区耕地利用等别集中在18到21等,山区集中在10到18等,基本农田总面积数增加3520.52hm2,按照各等别对应的标准粮计算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提高44749t,而且平原区和山区的耕地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可见,利用农用地利用等别的成果进行基本农田划定,以优先划定高等别的耕地资源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与耕地生产能力保护紧密结合,为区县尺度的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孔祥斌靳京刘怡李翠珍秦静
关键词:基本农田耕地生产能力
北京典型边缘区25年来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52
2008年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典型边缘区25 a来两个阶段(1981~2000年,2000~200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SOM)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重要影响。1981~2000年,荒草地向耕地的转换以及因灌溉设施的完善而引起水浇地面积的增加使得整个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从9.64 g/kg增加到12.35 g/kg,增加了28%;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户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不再向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追加投入,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由12.35 g/kg降低到11.46 g/kg(2000~2006年)。空间上,1981年土壤有机质含量自北向南逐渐降低;与1981年相比,2000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一个级别,增加最多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域的中部,这些区域也是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的地方,主要是荒草地向其他农用地的转换;与2000年相比,2006年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只有3个地区,并且大部分增加不显著,增幅不到1 g/kg。
秦静孔祥斌姜广辉刘怡李翠珍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方式
国外经验对建立我国国家级标准样地质量监测体系的启示被引量:7
2006年
标准样地是今后实现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管理的重要依据。采用文献综述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国外土地质量监测系统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级标准样地的监测目标、监测内容和监测密度的控制方法,同时指出我国应尽快建立国家级标准样地质量监测体系,为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监测提供依据。
刘灵伟孔祥斌姚兰刘怡林晶
关键词:耕地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