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广辉

作品数:160 被引量:3,095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6篇经济管理
  • 18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6篇农村
  • 42篇土地利用
  • 41篇农村居民
  • 41篇农村居民点
  • 41篇居民点
  • 41篇村居
  • 21篇耕地
  • 18篇整治
  • 14篇建设用地
  • 13篇城市
  • 12篇生态
  • 10篇居民点用地
  • 9篇农村居民点用...
  • 9篇耕地保护
  • 8篇土地利用总体
  • 8篇土地利用总体...
  • 8篇土壤
  • 8篇居民点整理
  • 7篇土地管理
  • 7篇农村居民点整...

机构

  • 1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8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篇山东财经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山东省水利科...
  • 5篇国土资源
  • 4篇北京城市学院
  • 4篇山东农业工程...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天津工业大学
  • 3篇中央广播电视...
  • 3篇郑州轻工业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临沂市国土资...
  • 3篇东营市国土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60篇姜广辉
  • 65篇张凤荣
  • 21篇曲衍波
  • 16篇孔祥斌
  • 11篇赵婷婷
  • 9篇孟媛
  • 9篇何新
  • 9篇赵华甫
  • 8篇张瑞娟
  • 8篇苏子友
  • 7篇周丁扬
  • 7篇吴建寨
  • 6篇霍荟阁
  • 6篇陈军伟
  • 6篇周涛
  • 6篇徐艳
  • 6篇颜国强
  • 6篇关小克
  • 6篇宋伟
  • 6篇王新盼

传媒

  • 26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资源科学
  • 8篇中国土地科学
  • 7篇中国土地
  • 6篇2015’全...
  • 5篇国土资源科技...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广东土地科学
  • 4篇农村经济
  • 4篇国土资源情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山东国土资源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0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14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12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各区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现状及整理进程,明确各待整理区的类型与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整理模式和时序,可为土地整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多因素综合评价及K均值聚类法,对泰安市农村居民整理分区的整理模式及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市可供整理的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共10875hm2;紧靠城市边缘的农村居民点可通过城市化过程最先整理;城市控制区内的整理相对容易且潜力大,重点应通过拓宽整理资金的融资渠道加速其进程;城市内部村庄整理难度最大;地处农村腹地和经济状况较差的村庄,应以培育为主、整理为辅。本文分区及潜力测算基于实地调查,突出了测算城市区域内部空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分区结果具有现实可行性,所划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内居民点空间结构调整方向明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周丁扬安萍莉姜广辉付海英洪磊薛翠翠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加强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的产权管理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被引量:2
2004年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既要注重新增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也应重视补充耕地的后续管理工作。补充耕地的产权管理是耕地后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的产权有利于新补充耕地的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将以土地整理方式补充的耕地交当地农民集体使用,而将通过土地开发补充的耕地集中使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增耕地也可用于生态移民,发挥社会和生态效益。
张凤荣颜国强姜广辉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生态效益
产业聚集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模拟模型研究——以宁波市5个村为例
2022年
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聚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具有产业发展基础,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产业聚集型乡村聚落变化更为显著。本研究提出了衡量产业聚集型乡村聚落空间要素与其空间演变影响因素量化关系的方法,并以浙江省宁波市5个典型产业聚集型乡村聚落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样本空间模拟结果与实际空间格局较为吻合,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与应用性,从而建立了产业聚集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模拟模型。模型显示:道路通达性因素对居住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等建设用地影响程度显著,地形地貌因素与非建设用地变化更为相关,而生产环境因素并非是产业聚集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导因素。
李阳张晓彤宇林军姜广辉
关键词:乡村聚落
北京国土空间结构与未来空间秩序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框架被引量:15
2011年
分析国土空间结构现状,规范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编制的角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信息熵等方法,刻画北京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结构间均衡和稳定程度,并运用空间转换矩阵分析了国土空间结构变化,揭示了国土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和规范空间秩序的原则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以及"三多三少"的特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日渐萎缩,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偏移,国土开发趋于无序。未来北京市国土利用应充分体现首都的功能和特色,严格管制生态人文关键区域、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开发东南、控制西北、保护西部,严控城市发展边缘,按照生活、生态、生产的顺序进行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而四类功能区则应分别按照疏解、控制、集聚、保护的原则发展,共同构建北京市城乡协调、疏密有度、协调清晰的国土利用总格局。
姜广辉付晶谭雪晶宫攀张瑞娟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秩序人居环境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被引量:123
2010年
对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寻找存在的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①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主要有农村宅基地转型理论、空心村理论以及农村居民点演变规律等,这些理论可以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和挖潜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多被界定为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的潜力,其主要测算方法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三种;③整理增加耕地系数是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级的主要依据;④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挖潜政策措施主要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和城乡统筹政策三个。今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理论研究亟需多学科理论的融合以搭建新的框架,加强理论框架对潜力测算方法的指导;②潜力内涵应更加注重整理增加土地面积的表述,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的修正需更加系统,潜力分级指标需更加有针对性;③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三个政策与农村居民点挖潜关系的梳理,为潜力挖掘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方法保障。
宋伟陈百明姜广辉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的景观表现被引量:6
2006年
在描述山区景观镶嵌体水平景观格局的前提下,立足建设用地扩展的景观表现,重点测算了山区建设用地景观镶嵌体以及单一景观要素2个水平下的景观形状和分布指数变化,以系统地分析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山区的城市化进程中,山区生态建设的开展引发绿色空间不断增加,景观有向单一化、均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建设用地总体连通性变强,空间分布上呈现集中、密集的趋势,但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建设用地景观的碎裂化特征也很显著,独立工矿用地则更趋不规则和破碎。应结合山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规划措施引导建设用地的扩展。
姜广辉张凤荣王玮孟媛苏子友
关键词:建设用地景观
市域休闲农业分布与交通条件的空间耦合度评价——以唐山市为例被引量:5
2019年
为分析中小尺度区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与交通条件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河北唐山市为案例区,选取交通网密度、加权平均时间距离、最短距离模型三个指标测算各县级行政单位交通差异性及综合交通优势度,进而对休闲农业园区分布现状与交通条件的空间耦合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唐山市休闲农业园区数量分布与各单因素交通条件有较明显相关性,但与综合交通优势度相关性不明显;各区县交通优势度与园区分布现状耦合度与协调度一般,仅丰润区两者耦合协调度较高,达到高度协调水平;说明目前休闲农业和交通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力度较差,交通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足。建议在休闲农业园区分布密集地区加快交通建设,着重开发交通便利地区及辐射带附近优质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进一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王奉林郭力娜姜广辉曲衍波
关键词:休闲农业耦合度协调度
北京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张凤荣孔祥斌段增强姜广辉赵华甫马庆绥刘盛和张超孙丹峰宇振荣安萍莉朱启臻
《北京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是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承担。针对当前山区功能定位不清、发展方向不明、土地资源利用模式不合理的现状,以创新山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模式,促进山区土地资源协调发...
关键词:
关键词: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在阐述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土地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其配置效率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形势下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孔祥斌聂铭新姜广辉
关键词:宏观调控
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39
2013年
以北京市为例,在全面探讨生态用地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理论,分析生态用地空间的演变规律,通过对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景观空间结构和生态敏感性的全面分析,构建生态用地空间重要性的评价模型,并以重要生态用地空间为刚性框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40%,50%,60%作为重点生态用地的情景,提出北京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的布局模式。结果表明:基于保护重点生态用地的城镇发展格局,既能够不以牺牲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为代价,又能够保障城市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是实现"效率"与"安全"双赢的良性空间布局。
关小克张凤荣王秀丽赵华甫姜广辉
关键词:生态用地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