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凤荣

作品数:452 被引量:8,811H指数:5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7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7篇经济管理
  • 98篇农业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建筑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0篇土地利用
  • 98篇耕地
  • 72篇农村
  • 58篇土壤
  • 56篇居民点
  • 54篇农村居民
  • 54篇农村居民点
  • 54篇村居
  • 33篇城市
  • 31篇生态
  • 30篇农田
  • 28篇整治
  • 27篇农用
  • 27篇农用地
  • 25篇农户
  • 24篇农业
  • 24篇耕地保护
  • 23篇土地管理
  • 21篇建设用地
  • 15篇土地资源

机构

  • 441篇中国农业大学
  • 3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8篇国土资源部
  • 17篇国土资源部土...
  • 15篇山东农业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华南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天津工业大学
  • 10篇山东财经大学
  • 9篇新疆农业大学
  • 9篇国土资源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国土资源部信...
  • 6篇宁夏大学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 5篇天津农学院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48篇张凤荣
  • 65篇姜广辉
  • 46篇徐艳
  • 42篇孔祥斌
  • 27篇李灿
  • 26篇曲衍波
  • 24篇朱凤凯
  • 23篇关小克
  • 23篇张佰林
  • 23篇郭力娜
  • 22篇赵婷婷
  • 21篇赵华甫
  • 18篇周建
  • 17篇齐伟
  • 17篇王秀丽
  • 16篇高阳
  • 15篇孟媛
  • 15篇朱泰峰
  • 15篇李乐
  • 14篇张军连

传媒

  • 51篇农业工程学报
  • 49篇资源科学
  • 30篇中国土地科学
  • 29篇中国土地
  • 22篇土壤通报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地域研究与开...
  • 11篇土壤
  • 9篇自然资源学报
  • 8篇土壤学报
  • 8篇国土资源
  • 8篇广东土地科学
  • 7篇地理学报
  • 7篇地理科学进展
  • 7篇国土资源科技...
  • 7篇农村经济
  • 5篇地理研究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地理学与国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19篇2014
  • 26篇2013
  • 19篇2012
  • 26篇2011
  • 27篇2010
  • 34篇2009
  • 35篇2008
  • 28篇2007
  • 33篇2006
  • 32篇2005
  • 35篇2004
  • 32篇2003
  • 24篇2002
  • 12篇2001
4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退耕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关系初探被引量:17
2000年
张凤荣张军连张迪徐艳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生态退耕耕地总量
基于规划公平的耕地保护补偿测算方法研究
研究目的: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中造成的耕地保护区发展机会的不公平性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北京平谷西南平原区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户的收益变化,推析耕地保护区农户的机会损失,以此推导耕地保护补偿额测算公式.研究结果:通过实证测算,...
奉婷张凤荣郭俊梅李灿曲衍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保护
加强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的产权管理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被引量:2
2004年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既要注重新增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也应重视补充耕地的后续管理工作。补充耕地的产权管理是耕地后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的产权有利于新补充耕地的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将以土地整理方式补充的耕地交当地农民集体使用,而将通过土地开发补充的耕地集中使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增耕地也可用于生态移民,发挥社会和生态效益。
张凤荣颜国强姜广辉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生态效益
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被引量:72
2009年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忽视生态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构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结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不断出现耕地退化问题,说明目前中国耕地已开发过度,若忽视生态安全问题继续开发,新增耕地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退化威胁。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不能只注重对耕作可行性的评价,还应考虑开发的生态可行性。因此,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应该增加生态安全准则,确保开垦后不发生土地退化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将生态用地作为限制性因素,不列入耕地后备资源。
张凤荣郭力娜关小克史娟徐艳张杰磊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生态安全可持续利用
回顾中国土壤分类历史,缅怀一代宗师李连捷教授被引量:1
2002年
李连捷先生是著名的土壤学家。因为有地质学的背景 ,他的土壤发生与分类研究特别注重地学因素 ,其中包括成土母质的影响。 1 93 2年他在燕京大学毕业后 ,跟随J.Thorp开始了他的土壤学专业生涯。J.Thorp 1 93 6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即基于李连捷与他的同事们累积的土壤调查资料。李先生毕生从事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研究 ,走遍中国许多地区 ,对揭示中国土壤的特性、发生和分布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放前 ,李先生的土壤调查工作主要是建立土类和土系。解放后 ,他参加和领导了许多重大的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土壤综合考察工作。通过土壤调查和教学活动 ,他为我国的土壤分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总是追求土壤分类的革新。他在晚年引入和介绍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支持建立“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张凤荣
关键词:土壤成土母质土地资源
基于GIS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格局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被引量:35
2003年
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增加了 ,而速效钾含量因为作物产量增加而施用钾肥不足 ,含量却下降了。各肥力因素情况如下 :1 982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61 .2 3%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5 .1 7% ;1 2~ 1 5 g/kg,占总面积的3.6% ;2 0 0 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4.35 % ;1 0~ 1 2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3% ;1 2~ 1 5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2 .43% ;1 5~ 2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2 .91 % ;2 0 g/kg以上 ,占总面积的 7.31 %。 1 982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小于 0 .5 g/kg的 ,占总面积的 2 8.72 % ;0 .5~ 0 .8g/kg的 ,占总面积的 60 .81 % ;2 0 0 0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在 0 .8~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48.5 7% ;含量在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8.87% ;含量在 0 .5~ 0 .8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0 .
孔祥斌张凤荣王茹徐艳
关键词:土壤养分城乡交错带GIS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区域差异研究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顺义区和平谷区三个处于不同城市功能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区,采用单因素目标比较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用地强度、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三个方面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测算,然后比较分析了研究区之间农村居民...
曲衍波张凤荣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
文献传递
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被引量:32
2009年
为探讨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1986年~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68.07%;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且必然带动数量的急剧增加,而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非农化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非农化资源消耗量的上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为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既保经济又保耕地的目标,必须从城市土地内部挖潜,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先补后占"等系列耕地保护政策作为主要途径。
刘庆陈利根张凤荣
关键词:耕地非农化经济发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族划分的典型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选择我国北亚热带地区归属湿润淋溶土的22个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族的划分依据和指标。指出,土族的划分应以土壤本身的性质为依据;反映土壤理化性质并影响土壤利用管理的颗粒大小级别、矿物学类型和土壤温度级别是理想的土族分类标准;土族命名要以这些属性名称加亚类名称连续命名,以准确地反映土壤的性质和分类地位。
吴克宁张凤荣
关键词:土壤系统分类
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中心村空间布局分析——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被引量:45
2014年
对中心村空间布局方法的探讨和创新,不仅能丰富中心村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中心村合理布局和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在构建村镇"质量"表达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县域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点影响的引力值。然后从人口结构、村庄规模、经济条件、基础设施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治县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进行评价。与此同时,以综合的视角定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并划分成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3个适宜性等级。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居民点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区分与组合,确定了21个空间位置适宜、发展实力强、生态环境适宜性等级高的农村居民点作为长治县中心村建设方案,随后降低对发展实力的要求,另择13个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心村备选方案。研究结果符合当地实际,为长治县中心村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焦鹏飞张凤荣李灿朱凤凯朱泰峰高阳
关键词:引力模型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