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仁和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康涅狄格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能干细胞
  • 2篇诱导多能干细...
  • 2篇重编程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神经上皮
  • 1篇神经上皮细胞
  • 1篇滋养层
  • 1篇滋养层细胞

机构

  • 2篇康涅狄格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刘慧霞
  • 2篇袁小瑜
  • 2篇陈方平
  • 2篇王光平
  • 2篇曾辉
  • 2篇郭敏
  • 2篇林戈
  • 2篇柳林欣
  • 2篇李学君
  • 2篇徐仁和

传媒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特异性诱导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滋养层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反转录病毒转染技术成功建立了人诱导分化多能干细胞系(induced pluripotency stem cell,iPSC),并诱导它们向滋养层细胞定向分化,为研究人早期滋养层细胞的发育建立一种新的模型。方法:采用反转录病毒将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性别决定Y区域转录因子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SRY)-box2,SOX2]、原癌基因c-Myc和Kruppel样因子4(Kruppel-like factor 4,KLF4)转染到人肺部成纤维细胞中,经过筛选得到重编程后的人iPSC,然后用骨成型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将其诱导成为滋养层细胞。结果:通过该病毒转染体系成功获得iPSC,具有与人胚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相似的形态学及多向分化潜能,并成功将其诱导分化成为滋养层细胞。结论:通过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人iPSC细胞系,并具备与hESC相似的干细胞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胚胎早期滋养层细胞发育以及滋养层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郭敏曾辉柳林欣袁小瑜林戈王光平李学君徐仁和陈方平刘慧霞
关键词:重编程滋养层细胞
特异性诱导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上皮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成功建立了人诱导分化多能干细胞系(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并诱导它们向神经上皮细胞(neuroepithelial cells,NECs)定向分化,为研究人胚胎早期神经发育建立一种新的模型,并有望为临床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移植选择。方法:采用慢病毒将转录因子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性别决定Y区域转录因子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SRY)-box 2,SOX2]、Nanog同源盒(Nanog homebox,NANOG)、Lin-28同源因子(Lin-28 homolog,LIN28)、原癌基因c-Myc和Kruppel样因子4(Kruppel-like factor 4,KLF4)导入到人胎肺成纤维细胞中,经过筛选得到重编程后的人iPSC,并在体外通过加入数种生长因子将其诱导成为NECs。结果:成功获得与成纤维细胞相同遗传背景的iPSC,具有与人胚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相似的形态学及多向分化潜能,且能在体外被诱导分化成为NECs,分化效率与hESC相似。结论:通过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人iPSC并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NECs,为iPSC在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遗传性或退行性神经病变的治疗和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实验基础。
郭敏曾辉柳林欣袁小瑜林戈王光平李学君徐仁和陈方平刘慧霞
关键词:重编程神经上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