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倩倩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动机
  • 2篇偏好
  • 2篇风险偏好
  • 2篇成就动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取向
  • 1篇意愿
  • 1篇语义启动
  • 1篇员工创新行为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企业
  • 1篇情绪
  • 1篇情绪色彩
  • 1篇群体决策
  • 1篇中小企业
  • 1篇组织创新气氛
  • 1篇面对面
  • 1篇面对面交流
  • 1篇儿童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苏倩倩
  • 7篇郑全全
  • 4篇钱白云
  • 1篇李庆功
  • 1篇徐琴美
  • 1篇王雅然

传媒

  • 4篇应用心理学
  • 1篇人类工效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试图考察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测查了5岁、7岁、9岁各36名共108名儿童。访谈内容包括四个故事情景,故事的主人公想梦到或不想梦到某事物。其中两个故事情景带有正性或负性情绪色彩,其余两个故事情景带有中性情绪色彩。要求被试判断主人公是否会梦到该事物,并给出自己的理由。研究结果发现:(1)9岁儿童比5岁、7岁儿童更好地理解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心理过程;(2)5岁儿童倾向于认为负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较中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更容易被控制,而7岁、9岁儿童则不这么认为。这些结果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而且5岁儿童认为负性梦更容易控制。
李庆功徐琴美苏倩倩
关键词:意愿
无意识目标对道德取向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已有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该过程是否通过调节心理准备状态实现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无意识目标对个体道德取向的影响。实验1通过语义启动方式激活被试的成就目标,结果发现,与未激活任何目标的被试相比,激活了无意识成就目标的被试更偏向功利主义道德取向。实验2激活被试母亲的概念,结果发现这部分被试比对照组更偏向道义主义道德取向。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取向,使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
苏倩倩王雅然郑全全
关键词:道德取向语义启动
组织创新气氛与中小企业员工创新行为: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以240名企业员工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层级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考察了工作投入在组织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工作投入在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中存在中介的作用。
钱白云苏倩倩郑全全
关键词:组织创新气氛员工创新行为
成就目标启动对风险偏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传统心理学强调有意识的控制在目标导向行为中的作用,然而新近研究发现目标可以被自动激活,并无意识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那么,在自动激活的目标影响行为的内部过程中,哪些中介因素参与了对行为的调节呢?我们认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
苏倩倩郑全全
关键词:成就动机风险偏好
相似任务经验和未来时间充裕感对计划失误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本研究检验了人们一种潜在的认知倾向,即低估任务的完成时间。本研究分为2个实验,从两个角度来研究人们低估任务时间的行为。实验一从不同预测方式的角度,检验了任务的相似性和认知需求因素对任务时间估计的影响。实验二从未来时间知觉的角度,检验了未来时间充裕感对任务的完成时间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预测方式都会引起对任务完成/持续时间的低估;任务的相似性会利于任务时间估计的精确性;认知需求因素会和任务的相似性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影响任务完成时间的估计;未来时间充裕感的程度也会影响人们对当前任务的预测。
钱白云苏倩倩郑全全
基于功能性理论的FTF和CMC群体决策实验研究
本研究把功能性理论运用到基于计算机交流(CMC)的群体决策中,并和面对面交流(FTF)的群体决策加以比较。本研究以决策时间、决策准确性和满意感为因变量,并分析了信息利用、人际影响、社会谈话的影响等过程变量。研究的主要结论...
苏倩倩郑全全
关键词:群体决策
成就目标启动对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新近研究发现,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其内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考察风险偏好是否受无意识目标调节。实验采用问卷作为启动刺激,分别启动被试追求成功的目标与避免失败的目标,并在收益框架下和损失框架下测量被试的风险偏好。结果发现:在收益框架下,受到追求成功目标启动的被试比受到避免失败目标启动的被试更加偏好风险;而在损失框架下,两组被试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成就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风险偏好,使个体面对风险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即对风险偏好的调节是无意识目标自动影响行为的途径之一。
苏倩倩钱白云郑全全
关键词:成就动机风险偏好
相似任务经验和未来时间充裕感对计划失误的影响
本研究检验了人们一种潜在的认知倾向,即低估任务的完成时间。本研究分为2个实验,从两个角度来研究人们低估任务时间的行为。实验一从不同预测方式的角度,检验了任务的相似性和认知需求因素对任务时间估计的影响。实验二从未来时间知觉...
钱白云苏倩倩郑全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