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昱晨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艾滋病
  • 1篇督导
  • 1篇督导评估
  • 1篇性行为
  • 1篇宣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别
  • 1篇生活救助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男男性行为
  • 1篇男男性行为人...
  • 1篇救助
  • 1篇活质量
  • 1篇家庭
  • 1篇家庭结构
  • 1篇家庭影响
  • 1篇艾滋病病人
  • 1篇艾滋病流行
  • 1篇MSM

机构

  • 4篇北京信息控制...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4篇邓昱晨
  • 3篇姜思宇
  • 3篇徐熙阳
  • 3篇袁建华
  • 2篇常春
  • 2篇林聃
  • 2篇王强
  • 2篇夏志勇
  • 2篇蒲洪波
  • 2篇刘康迈
  • 2篇姜涛
  • 2篇权晓伟
  • 1篇刘惠
  • 1篇朱言蹊
  • 1篇吴迪
  • 1篇王伟杰
  • 1篇王雷

传媒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科学决策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基于对我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五个省份进行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931户感染者家庭和995户非感染者家庭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艾滋病对感染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导致家庭结构改变、就业机会减少、劳动收入下降、医疗支出明显增大;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性别不平等加剧、贫困家庭儿童教育机会减少及社会歧视扩大。最后提出了缓解艾滋病造成影响的对策建议。
袁建华刘康迈徐熙阳姜思宇Edmund Settle高育华常春姜涛邓昱晨王强林聃夏志勇蒲洪波
关键词:艾滋病
我国5省艾滋病流行对个人和家庭影响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分析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影响的主要表现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我国5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比较分析感染者家庭和非感染者家庭在婚姻、家庭结构、收入、消费等方面的差异特征。结果41.1%的感染者家庭是主干家庭,高于非感染者家庭的这一比例(33.4%);感染者家庭中生活在低收入阶层的比例为49.5%,比非感染者家庭多16.0%;感染者家庭医疗花费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为17.4%,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家庭(7.9%);感染者家庭中60岁以上劳动参与率为55.9%,高于非感染者家庭(41.7%);女性感染者的劳动时间(含家务)比男性感染者多2.2个小时,而非感染者家庭中女性的劳动时间比男性仅多0.7小时;目前只有40.4%的感染者家庭获得了相关的救助。结论艾滋病给感染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功能削弱、贫困加剧、家庭消费结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了性别不平等,普遍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迫切需要持续的关怀和救助。
刘康迈袁建华徐熙阳姜思宇Edmund Settle高育华常春姜涛邓昱晨王强林聃夏志勇蒲洪波
关键词:艾滋病家庭结构社会性别
MSM中艾滋病宣传教育和督导评估工作现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参与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干预工作的人员,对当前MSM宣教和督导工作的看法,从而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22名参与MSM艾滋病干预工作的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调查。结果调查的22人中,多数被访者对目前MSM的艾滋病宣教工作评价为"中等满意",但宣教深度不够;而对督导与评估机制的建设评价为"中等及偏差",反映出评估与督导体系缺乏系统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早期的宣教策略及措施需适当调整。对大众人群宣传教育应分层开展,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适度加强艾滋病危害性及严重性的宣传。结论应增加宣传频次,提高艾滋病咨询检测的可及性;做好顶层设计,在国家级层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评价体系。
王莉莉邓昱晨权晓伟王伟杰王雷石凯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
云南某地和河南某地AIDS病人生活质量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别对云南某地区和河南某地区的艾滋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了解其变化情况。方法采用AIDS病人生活质量量表(MOS-HIV)简体中文版测量生活质量,对既往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云南某地区(简称"A地"),和既往以非法卖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河南某地区(简称"B地")开展问卷调查,分别比较两地2008年和2013年两次调查的结果。结果 A地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从(67.65±4.11)分增加到(70.51±3.19)分,B地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从(50.61±3.20)分增加到(58.29±4.42)分,B地区提升明显(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获得除低保外的其他救助,是影响AIDS病人生活质量的积极因素(P<0.05)。结论两地区AIDS病人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持续的生活救助与生产救助活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
徐熙阳刘惠姜思宇邓昱晨权晓伟吴迪朱言蹊胡靖远袁建华
关键词: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生活救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