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康迈

作品数:70 被引量:65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2篇艾滋病
  • 14篇病毒
  • 10篇感染者
  • 9篇艾滋病防治
  • 8篇艾滋病病毒
  • 7篇HIV感染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艾滋病病人
  • 6篇艾滋病预防
  • 6篇艾滋病预防控...
  • 5篇住院
  • 5篇干预
  • 5篇艾滋病流行
  • 5篇HIV感染者
  • 5篇病人
  • 4篇社会
  • 4篇抗病毒
  • 4篇艾滋病患者
  • 4篇HIV

机构

  • 57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卫生部
  • 5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湖南省疾病预...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信息控制...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潍坊医学院附...
  • 3篇东莞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深圳市慢性病...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作者

  • 69篇刘康迈
  • 34篇吕繁
  • 30篇徐鹏
  • 22篇曾刚
  • 7篇吴尊友
  • 5篇袁建华
  • 5篇闪雷华
  • 5篇王桂英
  • 5篇马福昌
  • 5篇陈曦
  • 4篇常春
  • 4篇韩琳
  • 4篇何慧婧
  • 4篇韩孟杰
  • 4篇姜涛
  • 4篇李杰
  • 3篇姜思宇
  • 3篇徐熙阳
  • 3篇林聃
  • 3篇林鹏

传媒

  • 17篇中国艾滋病性...
  • 8篇中国卫生政策...
  • 4篇中国卫生经济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性病艾滋...
  • 3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2011年中...
  • 2篇第一届中国艾...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科技月报
  • 1篇科学决策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学海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8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国艾滋病日/运动预防宣传材料发放及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国家防治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信息工作网络办公室,对网络成员单位(各省市区联络员)和各省市区健康教育所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报告其结果.
刘康迈蒋洪林白玥王新伦
关键词:艾滋病统计调查
文献传递
关于当前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若干关系(一)被引量:1
2000年
艾滋病的控制已远远超出了卫生的范畴,它涉及到卫生、行为、心理、法律和行为等各个领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艾滋病的控制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同时也关系到开展工作的效率。下面就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各个层面的关系做一概要分析,希望能对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人员有所启示。 1 现行的政策。
刘康迈戴志澄
关键词:艾滋病
内蒙某地汽车司机与HIV传播有关的危险行为调查被引量:4
2000年
刘康迈王桂英蔺权德冯玉龙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
艾滋病流行对宏观和微观社会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1
2002年
王凌云刘康迈闪雷华白月
关键词:流行病学艾滋病
男性包皮环切预防HIV传播的有关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表明,男性包皮环切能减少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危险。该文分别从生物学机制、观察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等方面概述男性包皮环切预防HV传播的有关研究情况,并简要介绍国际社会对此关注态度,以及可能提供的相关技术支持和合作。
汤后林曾刚吕繁刘康迈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了解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4009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相关部门147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结果多部门参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局面初步形成,但与政策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干部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对职责履行不够;防治工作经费缺乏;工作人员数量和能力存在不足;宣传教育薄弱;工作督导和考核机制存在缺陷。结论加强防艾部门的领导和协调;统筹经费安排;整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网络和优势;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探索精神文化教育的作用等。
徐鹏陈曦林鹏栾荣生刘伟冯铁建张巧利曾刚刘康迈吕繁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
新疆艾滋病高发区维汉民族干部教师和医生婚姻及性态度性行为和艾滋病知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新疆艾滋病高发区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干部、教师和医生,对婚姻及性的态度、性行为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情况及差异,为该地区的艾滋病预防和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疆伊犁州和乌鲁木齐市艾滋病高流行区街道/社区机关、中小学和医院中,18~60岁已婚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干部、教师、医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69人(维吾尔族491人、汉族278人),平均年龄为36.98岁。对待婚姻的态度,64.9%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姻是神圣的;91.7%不同意或很不同意女性为了生活而卖淫的说法;80%认为女性保持贞操很重要或重要;60.6%认为多次结婚、多次离婚是件丢人的事情;对婚前性行为,58.2%持抵制态度;对"一夜情",72.5%持抵制态度;对同性恋,88.3%持抵制态度;对以上7个问题维汉族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5%的调查对象结过一次婚;对待男人找暗娼行为,80.6%认为是不光彩的行为;对待与多人有性关系,82.5%认为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以上3个问题维汉族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婚前性行为(32.6%)、婚外性行为(11.6%)、每周性行为次数(34.2%的1次、31.5%的2次)和有婚外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原因(防病占53.4%),以上4个问题维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性行为的年龄(平均为25.22岁)、发生婚外性行为的场所主要是宾馆(占63.4%)、发生婚外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每次都用占55.7%)和不使用安全套原因(主要是没有快感占41.8%),此4个问题维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4%,汉族为93.6%,维汉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婚外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83%,有时用的知晓率为91.84%,从不使用的知晓率为92.08%,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艾滋病高发区维汉民族干部、教师和
刘世亮谢慧玲刘恩武刘康迈郑玉建
关键词:性态度性行为
我国取消外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入境限制的影响分析
允许外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入境的规定是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的必然,同时,也给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监测、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管理等)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调整,外籍人员的就医、入学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也需要完善。文...
徐鹏刘康迈曾刚吕繁
关键词:艾滋病外籍
1988年我国“红眼病”流行特点及预防对策探讨
1989年
本文及时总结了1988年“红眼病”流行特点并提出了今后的估计及预防的对策,对本病防治工作有指导意义。为了基层搞好流行前的预防宣传工作,我们还请作者专门写一篇供板报、口头宣传用的小稿,现一并刊出,欢迎利用。
刘康迈曾光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地区发病率医院报告卫生知识水平
20个城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者特征分析——基于社交网络预约检测平台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描述项目地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者特征,探索影响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2月1日―2020年12月30日,在我国6省20个城市,借助MSM人群社交软件平台,建立HIV检测预约机制,开展匿名在线问卷调查、HIV检测及随访服务、HIV风险自我评估,组建开放队列,在线收集数据。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运用Cox回归模型探索20个城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06名HIV初筛阴性且参与重复HIV检测的受试对象,共开展了17488人次HIV检测,其中162人由阴性转为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为18~<25岁(HR=2.01,95%CI:1.11~3.64)、当地居住时间≤12个月(HR=2.00,95%CI:1.25~3.19)、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HR=1.91,95%CI:1.17~3.13)、不清楚性伴HIV感染状态(HR=1.91,95%CI:1.35~2.69)、与同性发生性行为从不使用安全套(HR=2.33,95%CI:1.63~3.32)、性角色为“0”(HR=2.09,95%CI:2.19~5.80)、非本年首次HIV检测(HR=1.63,95%CI:1.08~2.25)是项目地区MSM感染HIV的高危因素。结论影响HIV新发感染的因素复杂,需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且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
董婷丽江震操召兵张德川赵天明解祯米国栋刘康迈徐杰吴尊友
关键词:MSM人群队列研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