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秋婷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 5篇疫苗
  • 5篇脊髓灰质炎
  • 4篇预防接种
  • 4篇接种
  • 4篇抗体
  • 4篇病例
  • 3篇乙肝
  • 3篇乙肝疫苗
  • 3篇抗体水平
  • 3篇脊灰
  • 3篇HIV/AI...
  • 2篇性行为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和抗体
  • 2篇哨点监测
  • 2篇免疫规划

机构

  • 21篇泉州市疾病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龙岩市疾病预...
  • 1篇泉州海关综合...

作者

  • 21篇陈秋婷
  • 8篇黄亚兰
  • 7篇陈雅红
  • 5篇黄彩虹
  • 5篇龚苍涛
  • 3篇杨秀惠
  • 3篇詹惠春
  • 3篇王增强
  • 2篇陈明春
  • 2篇刘建忠
  • 2篇曾奕民
  • 2篇洪思让
  • 2篇彭艳兰
  • 1篇刘江艺
  • 1篇何爱华
  • 1篇叶培英
  • 1篇杨德林
  • 1篇陈前进
  • 1篇刘月红
  • 1篇王晓云

传媒

  • 15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3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泉州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长效管理办法初探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索泉州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长效管理办法,以提高免疫接种率。[方法]单纯随机抽取丰泽、南安流动儿童较聚集的4个点,对该聚集点入户调查30名,计120名0~6岁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经过1年干预,同法再查4个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前后对照。[结果]干预后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卡痕率、BCG、OPV、DPT、MV和HBV“五苗”全程接种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建立流动儿童月主动搜索制度;开展查漏补种,给予补卡、补证和补种;落实《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家长主动配合;结合日常督导和计划免疫专项检查等措施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有效的。
黄彩虹陈秋婷曾奕民
关键词:计划免疫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长效管理
泉州市HIV/AIDS死亡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泉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频数分布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泉州市1991—2017年艾滋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泉州市1991—2017年HIV/AIDS病死率20.2%(565/2 803);死亡病例生存时间中位数173.46d;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240.69±212.68)个/μL,明显低于存活组(305.86±216.08)个/μ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IV/AIDS病例死亡的因素是:未接受抗病毒治疗(OR=25.06)、感染途径为血液传播(OR=11.63)、病程为艾滋病(OR=4.11)、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就诊检测(OR=2.86)、现住址在山区(OR=2.27)、文盲(OR=2.23)、小学(OR=2.08)、年龄(OR=1.03)、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OR=0.56)。结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经血液传播、病程为艾滋病、经医疗机构就诊检测、文盲/小学文化等,是泉州市HIV/AIDS的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陈秋婷黄亚兰许娟娥龚苍涛
关键词:艾滋病HIV/AIDS影响因素
泉州市2018—2020年MSM人群 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泉州市2018—2020年MSM人群国家级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了解HIV感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MSM人群914人,HIV抗体初筛阳性率为15.8%(144/91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1.7%(107/914)、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3%(3/914);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3.4%(854/914);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未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41.5%(291/701);HIV感染影响因素的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OR=0.27)和近1年接受HIV检测(OR=0.26)是MSM人群HIV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梅毒抗体阳性(OR=3.54)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泉州市2018—2020年MSM人群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应综合社会力量,加强宣传干预和扩大检测力度,推广使用安全套,并将性病与HIV的宣传、干预及治疗相结合,以控制HIV在MSM人群中蔓延。
邓金兰黄亚兰陈秋婷李焕榕许娟娥龚苍涛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哨点监测HIV感染
泉州市2311例HIV/AIDS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AIDS抗病毒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法,在国家疾控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泉州市2009—2018年HIV/AIDS者的治疗和随访信息,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结果2311例患者开始治疗平均(41.2±14.3)岁(15~90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CD4细胞水平高(≥350个/μL,OR≤0.57)、长期坚持治疗(≥12个月,OR≤0.57)、随访前7天无漏服药物(OR=0.35),以及无更换药物/停药(OR=0.56),是病毒完全抑制的保护因素;从发现抗体阳性后越晚治疗(≥6个月,OR≥1.66),是病毒完全抑制的危险因素。结论基线CD4细胞水平与患者依从性,是艾滋病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扩大检测策略,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李焕榕黄亚兰陈秋婷许娟娥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
泉州市2006—2020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前后泉州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的发生与流行特征,为消灭脊灰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泉州市2006—2020年报告的VAP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20年共报告诊断VAPP病例8例,均为首剂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生,免疫儿童VAPP发生率为3.98/100万人,服用OPV者VAPP发生率为0.83/100万剂次,首剂服OPV者VAPP发生率5.83/100万剂次。首剂引入脊灰灭活疫苗(IPV)后,2017—2020年VAPP病例发生数为0。8例VAPP均为男性,为2~5月龄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距发热平均间隔16.9 d,距发生麻痹平均间隔22.0 d,病例均残留麻痹;2例有肛周脓肿史;57.1%(4/7)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疫苗株,其中2例分离到Ⅲ型疫苗株,2例分离到Ⅰ型疫苗株。结论 VAPP病例主要集中在小月龄、首剂OPV接种婴幼儿。2017年以来首剂均接种含3个血清型的脊灰灭活疫苗(IPV)后未再发现VAPP病例,显示脊灰疫苗策略转换成效。
陈秋婷陈雅红曾珊珊黄彩虹
关键词:预防接种
泉州市2015—2020年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泉州市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HepB-AEFI)的分布特征,评价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信息管理系统运转状况。方法从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获取AEFI报告数和接种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泉州市2015—2020年报告HepB的AEFI共81例,发生率3.80/10万剂;以一般反应为多(2.63/10万剂),异常反应发生率0.89/10万剂;男女性别比为1.1:1,多以散居儿童为主,病例年龄多在<1岁儿童中;反应发生时间间隔多<1d(72.8%);酿酒酵母生产工艺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46/10万剂);接种第1、3剂次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χ^(2)=23.32,P<0.05)。结论泉州市2015—2020年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AEFI监测敏感性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泉州市的乙肝疫苗接种安全性值得信赖。
陈秋婷黄彩虹曾珊珊颜雅婷陈文同叶振飞
关键词: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免疫规划
泉州市2015年1~59岁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2015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水平,为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及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基础上进一步分层随机抽取调查对象,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对泉州市健康人群进行血清脊灰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共检测1~59岁健康人群779人,抗体阳性率Ⅰ型(96.0%)和Ⅱ型(95.9%)高于Ⅲ型(89.7%);不同年龄组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各型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几何均数(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抗体阳性率市区较高(97.1%),Ⅰ型抗体阳性率本地(96.9%)高于外地(91.3%)。结论泉州市健康人群3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及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良好免疫屏障,可有效应对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并防止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循环。15岁后各型抗体GMT明显下降应引起重视;此外,要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
詹惠春陈雅红陈秋婷杨秀惠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
泉州市2018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情况、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泉州市2018年MSM人群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402人,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7%、13.7%和0.2%;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2.0%;防治服务覆盖率96.0%;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的调查对象,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8.0%。多因素分析显示,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有时未使用安全套(OR=5.41)、感染梅毒(OR=2.21)是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泉州市MSM人群中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推广100.0%使用安全套、倡导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性病等行为干预,是防控艾滋病在MSM人群中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黄亚兰陈秋婷贺兴增许娟娥王增强邓金兰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
福建省泉州市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失败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泉州市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对118对HepB免疫失败和236对免疫成功的新生儿及母亲进行调查。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失败与新生儿接种HepB的种类、剂量、母亲HBeAg状态和HBV DNA载量等因素有关,而与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质重、孕周、HBIG剂量、喂养方式、胎次和母亲年龄、ALT水平、职业等因素无关联。新生儿接种20μg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风险是接种10μg乙肝疫苗的0.147倍(OR=0.147,P<0.01);接种20μg乙肝啤酒酵母疫苗的免疫成功率最高,其次为20μg汉逊酵母疫苗;母亲HBeAg阳性新生儿HepB免疫失败的风险是母亲HBeAg阴性新生儿的4.701倍(OR=4.701,P<0.01),母亲HBV DNA阳性新生儿HepB免疫失败的风险是母亲HBV DNA阴性新生儿的21.410倍(OR=21.410,P<0.01),且母亲HBV DNA病毒载量增高新生儿免疫失败的风险越高(趋势χ_(趋势)^(2)趋势=108.922,P<0.01)。结论母亲HBeAg阳性和高病毒载量是HepB免疫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在孕期对高HBV DNA病毒载量母亲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为其新生儿全程接种20μg HepB,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
黄彩虹陈秋婷陈雅红张扬曾珊珊叶振飞
关键词:乙肝乙肝疫苗HBSAG阳性母亲免疫失败病例对照
2017~2019年泉州市脊灰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2016年5月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泉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监测质量,分析外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的流行情况,为脊灰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19年泉州市AFP病例个案和外环境监测点采集的污水标本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共报告149例AFP病例,平均报告发病率均为3.58/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方案指标要求。采集148例共296份粪便标本,PV分离率为0.68%(2/296),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为3.38%(10/296)。在13例粪便标本不合格AFP病例的密接者中发现1例Ⅲ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携带者,经应急处置后未发生病毒循环。共采集外环境污水标本62份,PV阳性率为27.42%(17/62),均为疫苗株,且以Ⅲ型为优势株,NPEV阳性率为66.13%(41/62)。结论泉州市AFP病例监测质量和敏感度高,发现Ⅲ型VDPV后处置快速科学,成功有效。外环境监测作为脊灰病毒监测的重要补充,能为脊灰流行提供预警。
曾珊珊陈秋婷陈雅红彭艳兰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环境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