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5篇手术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全身麻醉
  • 3篇芬太尼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眼内
  • 2篇眼内压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患者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老年
  • 2篇骨科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手术
  • 2篇肠癌
  • 1篇蛋白

机构

  • 1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1篇高斌
  • 4篇王钱荣
  • 3篇余亮
  • 3篇何焕钟
  • 3篇刘洋
  • 3篇徐恒艺
  • 2篇孙玲玲
  • 1篇周大春
  • 1篇单汉民
  • 1篇张国强
  • 1篇沈敏强

传媒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长骨闭合性骨折以及急性踝关节、肩关节等脱位患者,分析患者麻醉有效率、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 丙泊酚追加量及总用量,并检测其给药前3min、给药后1min、3min、5min以及清醒时的SpO2、HR、MAP、RR的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给药后1min、3min、5min的体征均低于药前3min体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清醒后的体征与给药前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追加量、丙泊酚总用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于采取骨科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
王钱荣徐恒艺何唤钟高斌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骨科手法复位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定在胃癌根治术全凭静脉麻醉用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胃癌根治术全凭静脉麻醉用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术中麻醉方式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指标、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插管前相比,2组患者插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未发现明显变化;插管后,2组患者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在手术后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MMSE、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术后4,8,12 h,观察组在静息、咳嗽时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胃癌根治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确保术中麻醉效果良好,还可减少不良反应,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姚博炜高斌穆婧
关键词:胃癌根治手术麻醉全凭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IL-8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拟行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麻醉,研究组81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2组间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IL-8、IL-10、IL-6、CRP、TNF-α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组IL-8、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寒战、躁动、呛咳、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血清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镇痛效果好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王钱荣徐恒艺何唤钟高斌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IL-8氧化应激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结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结肠癌患者全身麻醉下行结肠癌根治术血小板活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A、B和C三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以15 ml/kg的剂量和30 ml·kg^-1·h^-1速率分别输注复方乳酸钠、羟乙基淀粉200/0.5(HES200/0.5)和HES130/0.4溶液。分别在AHH前即刻(T0)、AHH后即刻(T1)、AHH后1 h(T2)和3 h(T3)检测CD62p、CD63、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和血小板,记录AHH期间HR和MAP变化。结果B组T2时CD62p水平低于T0、T1时(P<0.05),T3时CD62p水平低于T0时(P<0.05);B组T1~T3时CD62p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T1、T2时CD63水平低于C组(P<0.05);A组T1时CD63水平较T0时升高(P<0.05),B组T2时CD63水平较T0、T1时均降低(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现象;围手术期应用HES200/0.5行AHH可降低CD62p及CD63表达,有效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从而降低围手术期肿瘤血行转移的潜在风险。
单汉民王钱荣高斌何焕钟祁涛
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结肠癌血小板活化
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改良效果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评价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60例,年龄33~64岁,BMI 18~27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全身麻醉组(GA组)和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QLB+GA组)。QLB+GA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腰方肌前路阻滞,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术毕行PCIA,配方:舒芬太尼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维持疼痛数字评分≤3分;当疼痛数字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氟比诺芬酯50 mg行镇痛补救。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PACU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和嗜睡)的发生情况、术后48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情况、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GA组比较,QLB+GA组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48 h内镇痛补救率、PCIA舒芬太尼用量和PCA有效按压次数降低,PACU内躁动、呼吸抑制和嗜睡发生率降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而言,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有助于实现低阿片类药物麻醉模式,更有利于抑制术后痛敏反应和促进术后恢复。
余亮沈敏强高斌张国强张郑铎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腰肌
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气腹期间眼内压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气腹期间眼内压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8):低剂量芬太尼组(F1组)、高剂量芬太尼组(F2组)、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中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3组)。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前即刻F1和F2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4μg/kg,R1组、R2组和R3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1μg/kg瑞芬太尼后微泵以0.1、0.2和0.4μg·kg-1·min-1速度持续输注。记录气腹前即刻(T0)、气腹和头低脚高位后10(T1)、30(T2)、60(T3)、90 min(T4)、结束气腹和恢复平卧位后10 min(T5)时的眼内压(IO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各组术毕拔管时间。结果:与T0比较,F1、F2和R1组T1~T5时IOP显著增高(P<0.01),F1组T1~T4、R1组T1~T5时MAP明显升高(P<0.01),F2、R3组T1~T5时HR明显降低(P<0.01);与R2、R3组比较,F1、F2和R1组T1~T4时IOP,F1、R1组T1~T5时MAP、HR均明显增高(P<0.05)。术中高眼内压发生率F1、F2和R1组高于R2、R3组(P<0.05);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F1、R1组高于F2、R2和R3组(P<0.05)。R3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F2组术毕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能够降低妇科腹腔镜气腹期间升高的IOP,且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苏醒迅速,适合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维持。
余亮余亮周大春刘洋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眼内压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C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各30例。气管插管侧卧位后,C组不行神经阻滞,S组在B超引导下行单次前锯肌平面阻滞,注入0.3%罗哌卡因20mL。所有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欠佳时辅用吲哚美辛栓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3d的认知功能;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T0)、苏醒后2h(T1)、苏醒后6h(T2)、苏醒后12h(T3)、苏醒后24h(T4)、苏醒后48h(T5),静息及活动时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总用量,术后3d统计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辅助镇痛药使用情况;通过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判断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3d,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且C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各时点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舒芬太尼用量、舒芬太尼总用量及PCIA有效按压次数降低(P<0.05),两组均未辅用其他镇痛药;S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显著高于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C组减少。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能显著降低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刘洋高斌孙玲玲穆婧唐亚文何焕钟
关键词: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认知功能障碍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手术之后认知功能的障碍,主要和患者术后的中枢神经系统问题有关,主要病症表现为患者神经错乱、焦虑以及情绪混乱,认知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1]。目前临床仍未明确麻醉对机体认知功能的确切影响机制,分析可能与麻醉后激活机体半胱天冬酶,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神经变性、沉积β-淀粉样蛋白等密切相关[2]。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伴发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其他骨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其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风险、
泮月仙王钱荣徐恒艺何唤钟高斌
关键词:联合麻醉Β-淀粉样蛋白神经变性骨科疾病
羟考酮预处理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诱发患者眼内压升高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伤害刺激程度大约为手术切皮时的1.5倍,不仅引起血压心率升高[1],而且可以导致眼内压升高[2-3],眼内压升高及其导致的眼球和视网膜灌注的降低压是术后视觉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4],全麻后视觉功能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0.026%[5]。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是阿片滋和资受体双重激动剂,其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焦虑、止咳、降低平滑肌张力等。研究[6]发现,羟考酮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而对气管插管导致的应激性高眼内压的影响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羟考酮预处理对气管插管时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余亮刘洋高斌
关键词:气管插管羟考酮眼内压
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及麻醉清醒前是否拔除导尿管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以及麻醉清醒前是否拔除导尿管的影响。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胸科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150例患者,根据麻醉苏醒期是否发生躁动分为躁动组与无躁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是否在麻醉清醒前拔除导尿管将患者分为麻醉清醒前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和麻醉清醒前未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道刺激发生率、躁动发生率、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术后麻醉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150例胸科手术患者中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23例,躁动发生率为15.3%。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术后无镇痛、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肌松药物残留、麻醉清醒后拔除导尿管是导致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150例患者中观察组93例,对照组57例,观察组尿道刺激发生率、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 d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均明显更短(均P<0.05)。结论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术后无镇痛、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肌松药物残留、麻醉清醒后拔除导尿管是导致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麻醉清醒前拔除导尿管可减少术后躁动、减轻尿道刺激,提升患者躯体舒适度,有利于加快患者苏醒。
姚博炜高斌楼能
关键词:胸科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