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江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造影
  • 1篇等渗
  • 1篇低张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术
  • 1篇小肠
  • 1篇小肠造影
  • 1篇甘露醇
  • 1篇320排CT

机构

  • 2篇克拉玛依市中...

作者

  • 2篇刘新立
  • 2篇于江
  • 1篇蒋元文
  • 1篇陈敏
  • 1篇赵芳
  • 1篇周建玲
  • 1篇姜东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等渗低张MSCTE小肠造影对小肠粘连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价等渗低张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在诊断小肠粘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腹腔术后且反复发作肠梗阻的患者,所有受检者均在肠梗阻缓解期行MSCTE检查,并在一个月后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经过后处理,MSCTE图像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独立阅片,判断有无小肠梗阻,确定梗阻部位及明确梗阻原因。分析并记录小肠粘连的影像特点,包括小肠的分布、位置,管腔外形,粘连带,肠系膜血管走行,腹膜的改变。将MSCTE诊断结果与择期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纳入的44例病例均完成了MSCTE检查。经MSCTE诊断的小肠粘连者44例,以上患者均与腹腔镜手术对照证实,其中肠管间粘连25例(56.8%),小肠与术区瘢痕粘连10例(22.7%),肠管与腹壁粘连9例(20.4%),MSCTE诊断小肠术后粘连的准确率为100%。小肠粘连的典型CT表现为肠管外形及管腔形态的改变44例(100%),小肠位置固定,肠管异常堆积37例(84.1%),小肠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24例(54.5%)。结论:MSCTE技术可以提高小肠结构的显示能力,能更好地显示术后小肠粘连的较具特征的影像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依力亚斯江·塔瓦库力刘新立于江
关键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
320排CT全脑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及扫描方法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320排CT全脑动态血管造影(4DCTA)的应用价值及扫描方法的优化。方法:利用320排CT对56例(A组)病例行4DCTA检查,记录动脉、静脉峰值时间,以此为依据合理减少扫描期相,并以优化后的方法对92例(B组)病例行4DCTA,记录动脉、静脉峰值时间。两组病例进行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重建及减影后处理,采用动态模式读片,评价血管的减影效果及图像质量,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及记录辐射量。结果:4DCTA及优化后4DCTA两组动脉、静脉平均峰值时间分别为(17.92±3.15),(17.12±3.11)及(22.88±4.68),(22.34±3.60)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及0.433,α=0.05)。两组图像的信噪比(SNR)分别为17.44±8.00及16.96±4.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α=0.05)。两组检查成功率为96.4%(54/56)及94.6%(87/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α=0.05)。两组间减影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8,α=0.05)。A组和B组扫描的有效辐射量ED值分别为5.39及2.29mSv。结论:320排CT 4DCTA的检查成功率高,减影效果好,高质量动态显示全脑血管,病灶显示好。优化后4DCTA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并保证图像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刘新立蒋元文陈敏赵芳周建玲姜东于江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