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时敏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亚健康
  • 1篇亚健康状况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胰蛋白酶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调查
  • 1篇人子宫
  • 1篇人子宫内膜
  • 1篇膳食
  • 1篇膳食纤维
  • 1篇膳食营养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上皮细胞培养
  • 1篇屈光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朱时敏
  • 3篇秦雯
  • 1篇谢伟
  • 1篇覃爱平
  • 1篇李璐
  • 1篇赵同领
  • 1篇杨坤玲
  • 1篇陈科
  • 1篇蒋凌云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学生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了解其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特点,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真正改善其视觉质量。方法 2015年5~7月以南宁市4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抽中班级的全部近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共837人,其中未进行视力矫正者7人(0.84%),均为单眼屈光不正;采用框架眼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的有748人(89.37%);采用角膜接触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者82人(9.80%);无人采用手术方式进行视力矫正。不同性别对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近视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是理性的。对少数单眼屈光不正又未采用任何视力矫正方法者和少数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不适合自身状况者,应对其加强视力保健教育,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视力矫正方法。
秦雯赵同领陈科朱时敏顾克英
关键词:屈光不正近视屈光参差
炎症指标及SCC-Ag对恩度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使用外周血中的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值(SCC-Ag)对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估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
朱时敏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近期疗效
南宁市某大学1078名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与膳食营养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并探讨膳食营养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食物食用频率问卷对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1 0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48.35%、13.27%和38.11%,女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51.74%、12.56%和35.43%。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为53.43%(576/1 078),且男生亚健康检出构成比[64.69%(262/405)]高于女生[46.66%(314/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健康症状组大学生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脂肪酸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均高于健康组,而对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膳食纤维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P<0.01),而脂肪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亚健康状况和膳食营养存在一定的联系,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膳食营养,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发生。
杨坤玲刘仲汉朱时敏顾克英欧毅镇李璐秦雯
关键词:膳食纤维营养调查问卷调查
优化胰蛋白酶消化强度进行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技术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优化改良的人子宫内膜原代上皮细胞培养技术。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需行诊断性清宫术的患者21例分为0.125%胰蛋白酶组(A组)、0.250%胰蛋白酶组(B组)和1 mg/mL胶原酶组(C组)。同时结合使用100目滤网(150μm)及400目(38μm)滤网进行子宫内膜上皮及间质细胞分离,比较各组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纯度和生长状态。结果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成功19例,A组子宫内膜组织污染1例,C组因细胞量过少接种失败1例。细胞获得后培养进行上皮细胞团百分比计算,A组为(85.71±1.38)%、B组为(75.28±1.50)%和C组为(84.86±2.34)%,其中A组和C组的上皮细胞百分比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3~5 d后待细胞基本铺满培养孔,免疫组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显色(ABC法)进行纯度检测,A组为(90.28±2.13)%、B组为(84.57±2.76)%和C组为(86.14±4.06)%,A组细胞纯度均大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获得数量和纯度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25%胰蛋白酶消化子宫内膜组织结合100目滤网(150μm)及400目(38μm)滤网过滤,可以稳定地获得质量良好的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
谢伟秦雯蒋凌云莫馥华朱时敏顾克英罗远富覃爱平
关键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细胞培养技术胰蛋白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