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作品数:10 被引量:14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针刺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EGF、TGF-α及TFF3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中脘、足三里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胃黏膜中三叶因子家族-3(TFF3)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非穴组。针刺预处理8 d采用无水乙醇灌胃的方法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组织中EGF、TGF-α及TFF3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胃黏膜损伤指数、EGF、TGF-α及TFF3的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针刺非穴组相比,针刺穴位组TGF-α、EGF的表达升高(P<0.01),而TFF3、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中脘穴能够降低无水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指数,可通过调节EGF、TGF-α及TFF3的含量,来提高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程度,且针刺穴位组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穴位特异性。 王园园 张国山 李菲 刘霞 刘密 郁洁关键词:急性胃黏膜损伤 针刺预处理 中脘 基于炎症反应的中医药干预支架内再狭窄的思考 被引量:6 2015年 中医药对PCI术后再狭窄炎症反应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作用机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一归纳总结。 邹国辉 黄小燕 曹浪 李菲 邓常清关键词:中医药 支架内再狭窄 炎症反应 黄芪和当归配伍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芪和当归不同比例配伍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分析二者配伍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CTX ip复制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模型,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G-CSF)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药物组分别ig给予当归、黄芪、当归一黄芪不同比例(10:1、5:1、2.5:1、1:1、1:2.5、1:5、1:10)配伍的提取物。测定外周血象,血清造血生长因子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的量,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测定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及脾指数(SI)。以综合指数法整合所有检测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黄芪、当归2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连续注射CTX后的5~7d,小鼠外周血象显著降低,同时伴有血清GM-CSF、TPO量降低,骨髓BMNC减少,SI升高,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减少。单用黄芪对外周血象、血清造血生长因子(HGF)量、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和BMNC均无显著影响。单用当归可升高外周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增加骨髓造血组织面积,但能不增加血清HGF的量和BMNC。黄芪-当归(5:1、2.5:1、1:1、1:2.5、1:5、1:10)配伍可升高外周血WBC、RBC、PLT数量,增加HGF的量、BMNC数量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降低SI。综合效应分析表明,黄芪-当归1:1、1:2.5、1:5比例配伍时发挥促造血的作用最强。相互作用分析表明,黄芪-当归配伍后,当归发挥促造血作用的重要性大于黄芪,黄芪和当归配伍时其交互作用对药物效应的发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二者配伍对促进造血具有增效作用。结论黄芪-当归配伍具有促进造血的作用,当归的促造血作用大于黄芪,黄芪配伍当归后对促进造血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芪与当归以1:1、1:2.5、1:5比例配伍时的促造血作用为佳。 黄小平 李菲 陈凌波 张柯胜 邓常清关键词:配伍 骨髓抑制 造血 血细胞 造血生长因子 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期刊)以来至2017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肥胖型PCOS的文献,运用固定或随机模型对各个因素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443例肥胖型PCO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肥胖型PCOS的总体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RR合并=1.40,其95%CI为[1.26,1.56],Z=6.18,P<0.05;痊愈率:I^2=0%<50%,P=0.98。RR合并=1.97,其95%CI为[1.38,2.83],Z=3.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或针灸联合其他疗法对肥胖型PCOS有确切疗效,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低、数量少,还需要更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对本实验结果作支撑。 戴丽雯 秦妍萍 王园园 李菲 雷晓明 郁洁关键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灸疗法 META分析 血府逐瘀汤调控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研究 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指导下,将中医治疗和细胞疗法相结合,探讨血府逐瘀汤调控内皮祖细胞(EPC)修复大鼠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并阐释其机制。方法以内皮损伤大鼠为受试对象,灌胃血府逐瘀汤并静脉输注EPC,探讨该方联合EPC输注后,对大鼠内皮损伤模型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从细胞分子环节阐释其机制。结果与单用EPC组和单用药物组比较,血府逐瘀汤联合EPC组内膜厚度明显减少(P<0.05),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血钙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管e 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血管SDF-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EPC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EPC的归巢有关。 张伟 刘晓丹 李菲 曹浪 邓常清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血管内皮 ENOS 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和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以及COX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对比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上选择更便捷、有效的治... 李菲关键词:针刺 艾灸 原发性痛经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补阳还五汤促进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促进内皮祖细胞(EPCs)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补阳还五汤灌胃及EPCs尾静脉输注作用于内皮损伤的模型大鼠,从血管内皮的形态、功能和EPCs归巢等方面评价内皮损伤修复情况;从血管内环境改善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相关蛋白表达了解该方促进EPCs修复受损血管的机制。结果:与单用EPCs组和单用BYHWD组比较,BYHWD联合EPCs组内膜厚度明显减少,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钙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此外,BYHWD联合EPCs组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血管SDF-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EPCs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内环境以及促进EPCs的归巢有关。 张伟 贺冰 李亮 李菲 曹浪 刘晓丹 邓常清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4 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综合评价近年来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调神通督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近10年来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或描述性系统评价,并对其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43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Meta分析显示: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偏倚。结论:本研究提示调神通督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明确的疗效,但由于样本量过小,且纳入文献整体质量不高,使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尚需更大样本、更高质量数据的支持。 李菲 王园园 袁宜勤 郁洁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评价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评估。方法: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为检索词,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维普、万方数据库近5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纳入所有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Meta分析评价方法,由两名研究人员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内容包括Meta分析中的偏倚风险、Jadad质量评估和纳入文献的经络穴位使用情况。结果:共10篇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共1032例中风偏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风偏瘫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但由于本次研究所纳入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样本量比较小,并且试验未采用盲法,因此还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有关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行验证。 王园园 戴丽雯 秦妍萍 李菲 郁洁关键词:中风偏瘫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 META分析 基于“毒瘀互结”防治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思考 被引量:13 2014年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SR的问题。但DES广泛应用于复杂性病变的治疗,ISR发生率仍高达25%左右,再狭窄的防治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机制是ISR形成的主要核心机制之一。因此,抗炎治疗可能是PCI术后ISR治疗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毒瘀互结"与ISR炎症机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提出了从"毒瘀互结于内"角度来防治ISR的科学假说。这一假说的提出和验证有可能为冠心病支架植入后ISR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邹国辉 李菲 曹浪 邓常清关键词: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