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内固定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2篇复位
  • 1篇压缩骨折
  • 1篇有限切开
  • 1篇有限切开复位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入路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髓内钉治疗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转子间

机构

  • 5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5篇杨占辉
  • 5篇郭恒
  • 3篇石明国
  • 3篇王伟
  • 3篇王军辉
  • 3篇张金明
  • 1篇赵继刚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C臂机在高龄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双C臂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的优势。方法对79例高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术中应用双c臂机47例(A组),单c臂机32例(B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及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15~55(21±10)min,B组26~90(4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A组7~35(10.5±6.3)次,B组11~41(21.5±11.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穿刺次数:A组2~9(3.2±1.7)次,B组2~12(5.6±2.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满意度:A组3~9(6.6±2.4)分,B组手为2~5(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椎体压缩骨折PKP中,应用双C臂机可缩短手术时间,定位准确。
石明国张金明杨占辉王军辉王伟郭恒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C臂X线机
有限切开复位钛缆环扎联合加长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
2023年
股骨转子下骨折,特别是长螺旋型骨折和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困难,复位后不易维持。因此,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之一[1]。2018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环扎联合加长型髓内钉治疗1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18例,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36~85岁。左侧骨折10例,右侧骨折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2例、摔伤11例。按照Seinsheimer分型包括ⅡB型3例、ⅢA型6例、ⅢB型2例、Ⅳ型4例、Ⅴ型3例。入院后尽快完善术前检查,给予胫骨结节骨牵引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例患者术前发生腘静脉血栓形成,术前给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 d。
王伟张金明杨占辉郭恒王军辉
关键词: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钛缆
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对比三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EvansⅢ-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CP)组34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组34例及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 Tan)组33例,按照各自的分组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三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卧床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的优良率高于PF-LCP组及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PF-LCP组(20.59%)及PFNA组(23.5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LCP组及PFN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 Tan系统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郭恒石明国杨占辉赵继刚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系统
俯卧位下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
2023年
目的:评价俯卧位下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2月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采用俯卧位下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资料。骨折根据Klammer分型,其中Ⅱ型11例,Ⅲ型6例,均合并外踝骨折。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通过踝关节X线、CT扫描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随访评估患肢功能。结果:17例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20 w,平均16 w,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出现。1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切口愈合。2例出现轻度踇长屈肌挛缩。术后踝关节X线、CT扫描示:16例解剖复位,1例后踝关节面移位约2 mm。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获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3%。结论:俯卧位下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其显露清晰,可对后踝骨块精确复位并牢固固定,满意度高。
王伟张金明郭恒王军辉杨占辉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入路
锁定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采用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24~87岁,平均67岁。高能量损伤4例,摔伤12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3~54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中采用的评估措施包括术后颈干角、Neer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肱骨头塌陷、肱骨头坏死或螺钉穿入关节内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临床及影像学愈合。末次随访患者平均Constant评分为(83.2±7.9)分;术后颈干角为(129.1±7.6)°(109°~146°),Neer评分为(92.2±8.4)分(81~100分),平均主动屈曲活动度为(149.5±8.9)°,伸直活动度为(47.3±3.7)°,内旋活动度为(40.7±2.9)°,外旋活动度为(65.8±5.3)°,外展活动度为(135.6±5.9)°;VAS疼痛评分为1分。结论 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当有骨质疏松或粉碎骨折合并很大骨缺损时单纯应用LCP并不能提供稳定的固定。在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是一种安全的技术方法,可维持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的有效支撑。
石明国郭恒杨占辉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植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